白癜风治疗微信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倾向性和心理特征。

人格也是人们常说的“性格”。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既然是本性,那便是一种相对稳定不易变的特性。

但是,边缘型人格(BorderlinePersonality)却是一种“情绪不稳定人格”,它的最大特征就是不稳定。具有边缘性人格的人常会因生活小事而暴怒,遇事易冲动,常常感觉空虚,生起厌世心理,心情飘忽不定,缺乏理性思维,生活中经常与人发生摩擦。

边缘型人格是人格障碍的一种。这种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简称为BPD,因介于健康、抑郁症、精神官能症、精神病这四者的边缘,故谓之此名。

年的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便是典型的边缘性人格。松子的一生跌宕崎岖,悲催落寞,一辈子在数位男人之间纠缠游离,爱恨交织,最终抑郁孤独终老。

影片回顾了松子的从7岁到53岁的坎坷历程,松子一生充满了极端的变化无常,她的情感生活始终在邂逅、生爱、同居、背叛、抛弃、伤害的闭环中轮回,每一段感情带给她的都是短暂热烈的身心欢愉,而遗留的累累伤痕与致命悲痛却使人终生难忘。

松子至死也没能收获幸福圆满的爱情,没能实现与自我生命的和解。滚滚红尘,如梭岁月,她的人生以无尽的悲哀与唏嘘而落幕。

人格障碍背景下的凄凉人生

松子自小与父亲有心理隔阂,被家庭忽视。长大后从事教师工作,因为替学生龙洋一偿还失主被偷的现金,被学校误会为偷窃者,最后被校方开除。

之后,松子便不停地变换工作,与不同男人交往,杀过人,坐过牢,从事过社会灰色行业,也自杀过,流浪过,总之是颠沛流离,悲苦凄惨。

①情感方面:

年轻时的松子容颜靓丽,充满生气。对于遇到的比较认可的男人都会发展为男女朋友,然后同居。

松子认为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他对松子忽冷忽热,情绪暴躁,举止荒诞,而且经常拳打脚踢,松子在他的面前没有丝毫尊严。为了金钱他甚至要求松子去当“浴池女人”,以此赚钱养活他。

深夜,天降大雨,松子留下纸条:“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正准备离开时他亲眼见到作家被车撞死。那一瞬间,她觉得她的人生完了。

半年后,松子遇到了有妇之夫冈野健夫。松子与他一度沉浸在柔情蜜意之中。由于松子暗中跟踪到对方,得知了他的家庭住址并被其爱人发现。冈野健夫勃然大怒,愤然离开了松子。松子以为的真爱又一次破灭了。她不停地自问:“为什么?为什么?”愤怒至极、惊慌无措、焦虑与自责将她推向了茫茫苦海。

松子河边散步时偶遇小野寺,他们决定一起投资做生意。后来因为小野寺出轨且不想归还松子的投资款项,松子一气之下杀了他。自己随后跳楼自尽未遂。

她无处可去,无家可回。为怀念“爱”自己的作家,松子决定去一条传说是“太宰治”转世投胎的河流自尽,谁知水不够深,此时她遇到路过的理发师,结果她与理发师产生了感情,她觉得理发师眼含柔情。共同生活一个月后,警方找到了她,她被捕入狱8年。

出狱后她去找理发师时,发现理发师早已成婚,育有一子。松子转身默默离开了。

后来龙洋一碰到了松子,他告诉她自己偷钱和冤枉她的实情,松子选择原谅了他。龙洋一开始追求她,松子没有拒绝,很快他们生活在一起了。

不久龙洋一因挪用黑社会老大的钱,被追杀,然后被判入狱。出狱后,松子在大门外满怀期待地迎接他,而他却甩开了松子。他俩的感情也是无一而终。

松子每段深刻炽烈的情感故事里面都蕴含着相同的背叛、逃离、伤害的情节。与不同的男人相处,松子总是爱得疯狂,又受伤最重。她在爱情的河流里纷纷扰扰、沉沉浮浮,没有一个男人是她终生的依靠。

多数边缘性人格的人,情感状态很不稳定。松子十分渴望被爱、被呵护、被认同,但一旦真爱真的出现时,她又深感恐惧、自卑、不安。她害怕被抛弃、被疏远,却又在潜意识中默默规划着被抛弃、被疏远的结局。这就造成了她总是寄希望于下一段亲密关系能为她带来安全感,却一次又一次地承受着虐待、背叛、抛弃和失望的命运。松子的情感世界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死循环,怎么也跳脱不出来。

爱,是她要的;不被爱,也是她要的。她的人生是外境与内在相互对峙与撕扯的产物。

松子遇见的作家也属于边缘性人格,他的情绪忽高忽低,一会儿风和日丽,一会儿狂风暴雨。

②行为方面:

餐桌上父亲责问松子:

你为什么要跟久美谈论和男朋友约会的事情?那个孩子的身体连门都出不了,更别说恋爱什么的了。你考虑过久美的心情吗?难道你不觉得那孩子很可怜吗?!

久美是松子的妹妹。松子听了非常气愤,立即摔下筷子,奔出家门,疯狂地骑上单车,向远方驶去。她不顾一切地使劲朝前骑着,深夜的乡间小路留下她斑驳孤寂的身影。

龙洋一之前不承认偷窃行为时,松子一时兴起,自己拿钱补偿给失主。这是她被校方误会及被开除的导火索。

与小野寺发生冲突时,她气愤地拿出匕首指向对方,然后扭打起来,最终将小野寺狠狠地杀了。

40岁以后的松子愈发放纵、放任,她懒得打理房间、懒得管理身体,挥霍时间,自暴自弃,对生活没有一点信心。她贪食、贪睡,导致体弱多病,日趋衰老。

从这些行为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松子性情怪异,行事比较冲动。当情绪爆发,她便瞬间失去理智,乃至神志不清,根本不顾及行为的后果。在实施行为获得转瞬的快慰之后又会表现的非常地懊恼、慌乱、焦虑、抑郁。

第二,情感经历反复受挫,她不但不吸取教训,及时改变行为模式,反而继续重蹈覆辙,毫不自察。

第三,遭遇重大打击后,容易自暴自弃,自伤自残,一蹶不振,萎靡堕落,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③人际关系方面:

边缘性人格障碍者的人际关系比较糟糕。一方面他们善于理想化,比如,松子对待每个男人开始时几乎都是全身心地爱着对方,她迫切想从对方身上得到同等的爱,并且她一直认为那些男人都深爱着自己的。可是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作家和她在一起,很可能是因为发泄情绪;冈野健夫和她在一起,是为了虚荣;小野寺是为了利益。从希望到失望,与每个男人的相处都使她“剥了一层皮”。

另一方面,他们又会自我贬低。为什么松子在作家面前会卑躬屈膝,为什么她能够忍受小野寺的粗暴豪横?为什么狱中老友来寻找她时,她又不肯见面?这是因为她骨子里觉得自己非常不值得被人爱、被人关心,是应该被忽视的对象,自己一无是处,庸碌病态。所以她才会写出:“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悲凉言词。

④自我认知方面:

边缘性人格在自我价值感、职业选择、择友类型等方面明显缺乏确定的判断。

松子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需要寻找怎样的爱人,应该如何进行生活规划,所以她的生活充满不确定性,飘摇无着。

松子从事过很多工作,但是都时间短,而且毫无成就;她的伴侣也是换了又换,没有一个人和她白头偕老;她对自己存在的价值开始是模糊的,最后是彻底否定的,因此她经常会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完全是一幅生无可恋的处世姿态。

松子就像在醉酒的状态下生活,也像在酒醉的生活里颠簸。那么松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呢?

边缘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心理学家MarshaLinehan这样形容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就像一个身上90%的面积被重度烧伤的人,他们的情绪没有皮肤保护,轻轻的一个触碰就会引发极大的痛苦。”

①家庭关爱缺失

松子的家庭中,家人对她缺乏足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jc/290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