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电视或者网络上

看到一些犯罪x疑人

被诊断为反社会型人格

但是你知道吗?

成人多动症有很大一部分病例

合并有反社会型人格

这个情况怎么得来的?

今天我们来好好聊一聊

多动症的孩子不干预

会怎么过完这一生

学前:家长眼里的“聪明宝”

多动症在小时候其实已经表现出来,但大多数家长不以为意,甚至认为孩子“活泼好动”是好事。特别是男孩,调皮一点好,长大省得太老实受欺负。

其实,“多”动并非“好”动。“好”动是有目的的动,能分清场合,能接受爸妈的教育并有所改善。“多”动是没有目的,不分场合、不受自我控制的动,无法通过父母单纯的教育来改变。表现就是从小调皮捣蛋,屡教不改。

幼儿园:容易和小朋友起冲突

多动症孩子手脚无意识性小动作多,容易与同学发生摩擦,加上性格易激惹,冲动、任性、做事不考虑后果,导致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不合群,老师厌烦、小朋友躲避。

小学:班级里的差学生

多动症本名就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好分心,孩子智力正常甚至很聪明,但成绩却很差。老师有时会说,你家孩子很聪明,就是上课不好好听讲,爱搞小动作。家长还以为是管教问题,动不动责骂导致孩子精神紧张,又加重了整个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三年级是多动症的“高发期”。因为随着病程拉长,孩子每天的学习成绩都在落后,越落越远直到差距太大再也赶不上,往往此时会引起家长的重视,医院求治。

中学以后:老师头疼的重点对象

也有部分孩子多动症情况不明显,加上智力优秀,小学的时候勉强可以跟上。但进入中学以后学习任务重,课程量和授课老师都增加,很多孩子此时开始出现明显的断档,跟不上学习。

但你不知道的是,孩子此时正经历人生“至暗时刻”。叛逆期到了,学习成绩又差,父母经常批评、责骂,易激惹的脾气加重了其病情。导致很大一部分孩子具有明显的对抗和品行问题。表现为主动违抗大人要求,对别人的指责怀恨在心、报复心强、敌对、不满甚至偷窃、逃学、说谎、放火、虐待动物、欺负别人等,为日后反社会型人格埋下了祸根。

成人:社会中的“loser”

可喜的是,最新临床研究发现,部分多动症病例到了青春期获得了缓解,多动情况好转,但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性行为依旧存在。可还有30%的病例,所有的症状一直持续到成年。

面对成年人的社会法则,多动症的“孩子”极难生存。突出表现为做事有头无尾,导致无法维持固定的工作。易激惹的性格也很难与他人和谐相对。社会关系紧张,工作不稳定带来的就是收入低下、家庭婚姻关系不良。有部分多动症“孩子”由于种种想不开,并发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部分甚至走上了违法犯Z的道路。

你以为的一个小毛病,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医学界部分专家已经在呼吁,多动症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可是由于我国整体人口素质以及社会舆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jc/309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