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4603802.html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或者自恋者像是"学人精"一样,经常模仿其他人。在他们身上能看到多个人的影子,却难以窥见他们真实的自我。他们如同变色龙般,随环境变化而变换自己的色彩,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的性格。

自恋者为什么经常模仿其他人?

没有稳定的自我认知

自恋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都属于B类人格障碍,这些人格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稳定的自我认知,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一个人在年龄比较小的时候,没有稳定的自我认知是正常的,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自我认知应该慢慢趋于稳定。

自恋者渴望成为高价值的人,遇见卓越的人,便控制不住地想要模仿。但自恋者,尤其是低功能的自恋者,只能模仿到表面。他们看到一个人很受大家欢迎,便希望自己也能如此。然而,由于自恋者只看到事物的表面,他们以为这个人受欢迎的原因仅在于一些外在的行为。于是,他们开始模仿对方的穿衣风格、走路姿态、社交动态,甚至说话的腔调。由于缺乏共情能力,他们无法理解这个人受欢迎的原因源自于待人真诚、善良和温暖。在自恋者眼中,这些肤浅、琐碎的表面行为,便是受欢迎的全部原因。

2.模仿是一种控制的手段

在理想化的阶段,自恋者会运用模仿的手段来实现对于对方的进一步控制,这种手段就像镜子一样反映对方,因此被称为“镜像”。镜像并非煤气灯效应那种恶意操控,镜像是一种心理上的技巧,通过模仿对方的表达或行为,使对方更容易产生好感,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理想化的阶段,自恋者让你像在照镜子一样,模仿你的言谈举止,甚至表现出与你有相同的爱好和观点,让你误以为在灵魂深处与他们产生了共鸣。在这个阶段,你并不是真正地对自恋者产生了好感,只是看到了熟悉的自己。自恋者通过这种镜像模仿,不仅试图获取你的信任,更在过程中深入了解你过去的创伤和弱点。他们用这种方式触发你的负面情绪,为日后的操控铺平道路。

然而,模仿始终只是模仿,自恋者的镜像终会露出破绽。比如,你很喜欢一项运动,自恋者也表现出同样热爱这项运动。但实际上,这项运动并非他们的真实所爱,再加上自恋者普遍存在的述情障碍,当他们试图描述这项运动时,他们的言语会显得生硬而机械,无法传递出真正的情感。另外,自恋者在你提及这项运动时的附和是无意识的,这导致他们对这方面的记忆并不深刻。可能你们在前一天十分热络地讨论过这项运动。但到了第二天,自恋者却仿佛对此一无所知。部分自恋者因同时寻找多个“血包”,也会出现记忆上的混乱。

在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对方偶尔忘记自己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同样一件事,你们总是要反复按照相似的模式进行讨论,而且对方对同一件事情的态度大相径庭,从极度喜爱到毫不关心,这就需要我们警惕了。这可能意味着对方在模仿我们,我们需要保持警觉,仔细观察对方的行为,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任何潜在的问题。

#百度秋冬打卡挑战赛#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wh/307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