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网上关于精神障碍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有关精神障碍的错误信息和污名也随之增加。在社交媒体上,精神障碍有时会被大众曲解甚至美化,人格特征也有可能被误认为是精神障碍。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哪9种精神障碍的症状,常常被误读为普遍的人格特质吧。9种有可能被误读为“人格特质”的精神障碍1.拖延症vs重度抑郁症虽然拖延症是一种常见的人格特征,但它也可能是重度抑郁症或临床抑郁症(clinicaldepression)的症状之一。研究表明,总是陷入沉思和较低水平的自我同情与拖延症有关,这两个迹象也是抑郁症的常见表现。抑郁症的其他症状也可能会导致拖延症,包括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在空虚或绝望的感受中感到不安。患有抑郁症的人很难高效工作,因为即使是起床这样的小事也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才能完成。那些不理解抑郁症是什么感觉的人可能会把重度抑郁症患者贴上“懒惰”或“时间管理水平较差”的标签,但他们的拖延症可能源于他们的病症本身,而不是他们的性格。2.冲动vs双相情感障碍冲动通常被视为一种有趣的,甚至是可取的特质,因为我们总是需要打破常规,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他们常常在冲动行事后后悔。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冲动通常发生在躁狂发作期间,他们情绪高涨,同时伴随着易怒、能量增加,危险或有害行为的风险增加。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会做出的冲动行为包括赌博、疯狂消费、鲁莽驾驶、暴饮暴食、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等,随之而来的后果常常包括经济损失、关系冲突、财产损失、危害健康,甚至死亡。.以自我为中心vs自恋型人格障碍
提到“以自我为中心”,你可能会想到总是在吹嘘自己成功的那个人。
但如果这个人总是夸大自己的成就,觉得自己很难与他人感同身受,并且要求每个人都给予其特殊待遇,包括资历比TA更深的人,那么TA可能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而不是仅仅以自我为中心。
4.敏感多疑vs偏执型人格障碍当一个人持续存在“他人监视着自己”的怀疑时,这可能是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征兆。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包括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害怕身边的人突然伤害自己,极度不信任和怀疑他人,或从别人对自己的善意中解读出恶意,并予以回击。此外,偏执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或边缘型人格障碍等精神障碍的症状。5.热衷寻求他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ofks.com//mjccyy/3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