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人生答疑馆」精华回答By壹心理答主来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问:这算回避型依恋人格吗?该怎么办?从小到大每次都是先暗恋后在一起,但是每一次在一起后就不再喜欢对方,甚至感到恶心。这算回避型依恋人格吗?我们这样的人只能孤独终老吗?人格障碍的诊断是非常严谨的。切忌对号入座,乱贴标签。壹心理精华回答者王明灿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咨询师我这里来解释一下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定义吧。所谓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指患者对于他人的意见极为敏感,而且尽管他们渴望社会关系,但是焦虑会促使他们避免与别人产生任何关联。他们的自尊水平极低,并非常害怕别人拒绝,导致他们没有什么朋友。已有证据表明,回避型人格障碍与其他和精神分裂症相关的障碍存在联系,在精神分裂症的亲属中患病率较高,有一些理论家认为,生物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回避型人格障碍。在DSM-5中,精神疾病与统计手册里面规定,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是这样的,具有一种社会抑制,无能感和对负面评价过度敏感的普遍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情境中,表现为以下至少4种情况:1、因为害怕被批评、反对或拒绝,而回避那些明显需要进行人际接触的职业活动。2、不愿意和人打交道,除非能确保别人会喜欢自己。3、因为害怕被羞辱或嘲笑,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束。4、头脑中充斥着在社交情境中被人批评或拒绝的念头。5、在新的人际情境中,因为感觉无能而表现出行为抑制。6、把自己视为社交无能的、无个人魅力或低人一等的。7、极为不愿意自己去冒风险或从事任何新的活动,因为它们会让自己感到尴尬。人格障碍的诊断是比较严谨的,绝非上述所说的七个表现就直接下定义,你就是回避型人格障碍,而是要多方面排除,你的躯体化方面疾病的情况、你的社会功能是否正常,有没有自知力,多方面角度得出结果以后才能下诊断。因此从你的情况来说,不属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情况,要是人格障碍,基本无法正常地跟社会生活,还会出现许多社会功能受损的状态。只能说是在亲密关系中,有些害怕的事项,让你无法去进行深入地沟通和保持联系。这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需要在心理咨询中具体去了解。所以说,千万别因为看到自己有什么症状,就代入自己是“回避型人格障碍”,真正地回避型人格障碍,治疗异常麻烦,说起来也是一言难尽啊~可能你更喜欢的是暗恋的感觉壹心理回答者大道之心从你的描述里可以分析出来。你更喜欢的是暗恋的感觉!因为那是属于你一个人的爱恋。你更多的是去享受这种爱他的过程。也许,向他表白,让他接受,这对你来说就像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样,会让你很有成就感。但你要的并不是这个人。所以,当他答应并且与你在一起之后,你会觉得乏味和没有意思。尤其是在一起之后,你会看到他更多的方面,以及了解到他更多的细节,与在暗恋的时候,你所了解的有一些差异。也许这些差异是让你无法接受的。就像我们心目中间的神走下了神坛,足会让我们感到失望的一样。壹心理精华回答者ZHUQIANG关爱一直都在你的情况更像是『性单恋心理障碍』而不是回避型依恋人格。对某人产生爱恋,却不希望获得情感回应,这类人的恋爱情节可能会因对方的情感回应而消失。性单恋者会抵触浪漫的关系,他们会更喜欢对方对自己冷淡或是无感,自己单方面的爱恋,而不是接收到对方回应的爱慕与明显的好感。回避型依恋人格是指在恋爱关系中被动并且拒绝亲密举动的,他们渴望爱情却不能接受过度亲密的动作,这会让他们的伴侣很头疼,显然你不是这样的依恋模式!性单恋的依据:①第一次是你暗恋了他两年,他跟你表白,在一起后却不再喜欢他,甚至感到恶心,不想在一起暗恋时间长,不希望对方的回应,回应后觉得对方恶心反胃。②一开始没有意识到问题,再经历了一次,这次你暗恋了他三年,你先表白,他接受了,他接受之前你还很喜欢他,你甚至认为是爱他,一生都可以继续的那种,可他一接受你就又想分手了。你的单方面恋情可能会因为对方的接受而迅速终止。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心理描述:①自觉自卑完全没有价值感,缺爱心理善变伪装;②不惜付出一切来追你,追到了就放弃,幻想中断,亲密可耻;③幼儿时期回避型依恋模式的羞耻感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当内心需要对方的时候,会在幻想中加入很多美好的想象;④当对方想跟自己发生联结的时候,对这种现实联结关系有潜意识的反感、厌恶或羞耻;⑤这种持续而真实的联结,破坏了在幻想中自己随时联结、随时抽离的自由和权力。解决方法:拥抱成长,自我提升,拒绝伪装,接纳自己缺爱的事实,也可以找一个安全的,让你感受到舒适的人一起面对问题。人生答疑馆你的心理学互助·成长社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ofks.com//mjccyy/30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