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症状 >> 回避型依恋和隐型NPD的关系是什么
从心理学专业角度分析,其实回避型依恋和隐型NPD并不是很相近的概念。回避型依恋,指的是一种依恋类型,亲密关系相处中的模式,其说法是来自安斯沃斯的婴儿依恋类型的研究。
如果个体从小没有得到很好的陪伴,加上生理以及环境方面的影响,那么人就有可能形成回避型依恋的情感相处模式。
隐型NPD,它主要是指人格障碍。也就是人的认知、情绪以及行为方面出现了与社会功能不适的状态,有异常的举动发生,明显偏离正常人群相处时的状态。
患有人格障碍的群体,其功能症状是很差的。人际关系经常破裂,无法保持长期稳定;工作、情感等关系也很难坚持长久,无法和正常的群体进行交流。
从性质来讲,隐型NPD要更严重一些,甚至会达到自知力缺陷以及现实检验能力出问题的地步。
但是有一个现象,可能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就是回避型依恋是否会是隐型NPD的表现?如果一个人是NPD,他会不会有回避型依恋的状态。
客观来说这是会存在的,的确会存在隐型NPD会有剥削人的情况发生,还有回避的依恋状态。
比如会很情绪化,经常会诋毁和评价伴侣,指责对方的不是。“你真烂,差到离谱,我看你就是没用,你就是一个毫无用处的低级货!”类似这样的评价,可能会在NPD的身上出现。
还有就是控制欲,隐型NPD最大的特点就是那种很隐匿的控制感,做错事情拒不承认,一旦指出问题以后还要诋毁你的过程。
曾经我举过一个例子,就是做饭的事情。丈夫要做饭,准备要炒鸡蛋;妻子过来发现了这个鸡蛋是坏的,已经发臭了,明显也有异味能够闻得出来,也觉得从表面看出不新鲜,要表示这鸡蛋需要扔掉。
但是丈夫坚决不同意,表示这鸡蛋哪里坏了?明明是好的,然后就会针对这个问题一直和妻子吵。
即使妻子把臭鸡蛋端在他面前,让他闻这东西已经坏了,他还拒不承认,并且还要固执己见地拿鸡蛋炒西红柿来吃。
做出来以后,妻子不吃,丈夫还责怪妻子不尊重他的劳动成果,明明我都这么努力了,做饭给你吃你还不领情?
类似这种情况,就是典型NPD的特质。如果生活中发现这种事情太多了,不止一次两次,那么你就要小心,大概率可能会是人格障碍的几率比较大。
因为正常人不可能做出这种“明知问题错了,证据摆在眼前还要继续否认”的态度,而且像臭鸡蛋这种东西坏了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都能明白这东西吃了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再是感到委屈,也应该理解这东西应该扔掉才是,不会固执已见的错了还要错到底的状态。
回到回避型依恋的话题来看,如果一个人是隐型NPD,他会做出什么行为呢?就是比较自私地“强烈回避”,而且毫无理由地只顾自己的感受,不会搞其他人到底痛不痛苦。
比较典型的是约会牵手。从正常情侣的交往来说,要是感情好的,交往三四个月就应该可以有进一步的接触了,牵手、相互肢体接触是可以理解的事。可是有些回避型依恋,人格还不太稳定的人呢,这时可能就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一方面他会拒绝你的亲近,另一方面又会无限度地对你进行索取。买东西要让你买,礼物也要让你送,但就是不让你更进一步。还有就是回复很敷衍,什么事都是嗯,哦简短地回复,毫无感情,根本做不到彼此的尊重和情感互动。
你说他们不能这么做,他们反而还要指责你,老子就是这样的,习惯一个人了,你要么接受,要么滚蛋,别影响我的生活。
要是存在这样的态度,就不用再继续接触了,一看就是不好招惹的类型。
对于回避型依恋还有隐型NPD如何区分,我有个好的方法可以给大家,就是看回避型依恋所形成的原因。如果个体的回避型依恋情绪,它是有理由的,而且也是合理客观的范围内,就不会是人格障碍。
打个比方,疾病。身体有重疾的人,很容易会有回避依恋的行为,对于伴侣的靠近不会轻易靠近。有的人得病之后,怕继续亲密关系接触会影响对方,造成对方不适,从而做出不愿交往的态度,像这种就不是隐型NPD。
因为这属于“客观原因导致的感情破裂”,它是有原因的,回避型依恋的行为也有理由,不是那种故意我要害你的画面。
什么情况下,回避型依恋可能会是NPD呢?就是剥削。毫无理由地剥削旁边的人,缺乏同理心,也不愿意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还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这样的类型,就会是人格障碍的倾向多一些。具有回避型依恋的同时,可能人格上也存在较大程度的缺陷。
反正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没必要太纠结是不是NPD的问题。只要人际关系感觉不舒服,和这个人相处觉得不行,很难受,那就可以离开,接纳自己的感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