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Wei心理关注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的方式。
表现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真正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并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去,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和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其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怀疑自身价值,敏感,特别是遭到拒绝和反对时。日常生活中对一些小事的不如意,或被拒绝即表现得很委屈,感觉受到了较深的伤害。逃避型人格障碍者从一开始就回避人际关系,要不就是无条件地接受他人意见。他们在生活中尽管有交往的需要,但大多数人仍与周围人保持一定距离。在丰富的情感世界中,他们很难同别人进行深入的感情交流。
患者有很大的社会不安感,在那些需要大量接触他人的工作面前常常因羞怯而逃避。在家庭之外他们很少有亲密朋友和知己。患者的典型症状是他们很不愿意出风头,害怕暴露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出羞愧,哭泣或不能回答问题。他们对熟人很亲热,而对生活中习惯常规的任何改变会感到害怕。为了回避引起焦虑的情况,他们常寻找一些借口。有时他们对一些事物表现出恐惧,而且他们经常有抑郁症,焦虑和对自己生气的感觉
形成原因生物学因素:具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出生时就表现了难以抚慰的脾气或人格特征;对社会中的负面情感刺激高度敏感的儿童易于患上这种障碍。家庭教养环境因素: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认为其父母对自己更加厌恶,使自己有更多的罪恶感,对自己缺乏适当的感情。
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
自卑感的产生主要有低估自己、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等方面的原因。
治疗方法消除自卑感:(1)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须从改变认识入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会有不足之处。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2)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种有弊无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观绝望,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它不仅不利于自卑心理的消除,反而会加重。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长,而且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一般人都较相信他们,并乐于与他们相处。指出自卑者的这些优点,不是要他们保持自卑,而是要使他们明白,自卑感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不要因自卑感而绝望,认识这些优点可以增强生活的信心,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
(3)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或者不妨自问:“人人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我不也是人吗?”如果怀着“豁出去了”的心理去从事自己的活动,事先不过多地体验失败后的情绪,就会产生自信心。
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回避型人格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因此必须按梯级任务作业的要求给自己定一个交朋友的计划。起始的级别比较低,任务比较简单,以后逐步加深难度。例如:
第一星期,每天与同事(或邻居、亲戚、室友等)聊天十分钟。
第二星期,每天与他人聊天二十分钟,同时与其中某一位多聊十分钟。
第三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一位朋友作不计时的随意谈心。
第四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几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随意聊天,或家宴,或郊游。
第五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积极参加各种思想交流、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等。
第六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尝试去与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交往。
一般说来,上述梯级任务看似轻松,但认真做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最好找一个监督员,让他来评定执行情况,并督促坚持下去。
其实,第六星期的任务已超出常人的生活习惯,但作为治疗手段,以在强度上超出常规生活是适宜的。
在开始进行梯级任务时,你可能会觉得很困难,也可能觉得毫无趣味,这些都要尽量设法克服,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1·害怕与人交流和回避型人格障碍之间并没有决定性的联系。回避型人格更多的指对亲密关系和感情的一种回避,并且由此引发对社会交往活动的一个回避。而听你的叙述,你是愿意并且希望和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亲密感情的,所以你有可能是社交障碍,比如社交恐惧。不要将自己的问题想的过于严重。2·人的气质在出生时就已经有了分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个性。如果你从小就比较内向害羞,不太敢于与人交流,那么可以说在你的个性里就存在这种潜质,你需要的进行一系列的社交训练。从与一个朋友顺利交流开始,等你不再紧张与一个朋友交流时,增加到与两个朋友交流,以此类推。市面上有不少教导呼吸放松方法的书籍,你可以通过这些书籍的教导来放松自己在与人交谈时的紧张情绪。慢慢进行一个转化。
3·如果你的社交回避非常严重的话,那么仅凭自己调整是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效果的。因为在你害怕与多人交谈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原因所在,或许是曾经有在社交场合受挫,或许是童年时有其他亲密关系上创伤经历,或许是曾受过性方面的猥亵,这些都有可能。目前不清楚你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因为这些心理原因诱发的一个社交回避,那么你就必须要求助心理咨询师来进行一个有效调整了。
欢迎大家继续咨询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大家找资料解答的,希望有所帮助,欢迎指正。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看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