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型人格障碍

一种因微小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而又难以控制的愤怒情绪并伴有冲动行为的人格障碍,主要特征为情绪不稳定及缺乏冲动控制能力,暴力或威胁性行为的突然爆发也很常见。

冲动型人格障碍也称爆发型人格障碍,也称攻击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因微小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而又难以控制的愤怒情绪并伴有冲动行为的人格障碍,主要特征为情绪不稳定及缺乏冲动控制能力,暴力或威胁性行为的突然爆发也很常见,这种人常常因微小的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自己常常不能控制,同时可出现爆发的冲动行为,这种突然出现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和平时不一样的。再不发作时是正常的,他们常常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懊恼,但这并不能阻滞、防止再次发生。

ICD-10将此类人格障碍作为不稳定型人格障碍的一个类型,而在DSM-IV中则没有单独分出这一类型,尽管他有几个特征被作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ICD-10描述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有一个突出的倾向,即行为冲动,不计后果,伴有情感不稳定。事先进行计划的能力很差,强烈的愤怒暴发常导致暴力或“行为爆炸”;当冲动行为被人批评或阻止时,极易会诱发上述表现

生理原因

大量动物实验与临床资料表明,攻击行为有其生理基础。一些生理学家提出,小脑成熟延迟,传递快感的神经道路发育受阻,因而难于感受和体验愉快与安全,可能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有人报告,暴力犯罪者中脑电波异常多见,特别是颖叶的慢波活动与正相尖波,在普通人群中为2%,在攻击型人格患者中则为14%。另外,攻击行为还与人体内分泌腺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心理原因

①角色的认同与攻击性。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对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特别是有异性在场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白已是一个男子汉。

②自卑与补偿。每个人都可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补偿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

③自尊心受挫。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甚至使用暴力。

家庭原因

一般说来,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专制型的家庭,儿童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而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还会模仿家长的攻击行为。

社会原因

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的青年人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另外,社会上流行的“老实人吃亏”的观念也易使青年人产生攻击性行为

温馨提示: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或者你朋友有帮助,你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查看历史消息

  ——请大家添加公共平台







































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00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