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和儿童在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处世态度和需求欲望上,甚至身体的外表上,越来越难以分辨了。——NeilPostman《童年的消逝》

还想继续给祖国母亲过生日的我终于被炸出来更新了,让我炸毛的是这个,某电视台拍的儿童版《白蛇传》。

突然不知道怎么满世界都在传播,评论都是“小孩神演技”“演技走心”“神还原”……

对不起,我实在看不出哪里好笑了,看着一张张7、8岁的脸蛋儿做这些成人化的表情我只觉得毛骨悚然

查了下新闻,这居然还是个品牌栏目……

《小戏骨》是湖南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频道的品牌栏目。栏目在全国首创“小孩演大剧”,“演经典、学经典”的节目模式,所有演员都是4―14岁的少年儿童。一帮00后的“小屁孩”像模像样地表演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如刘三姐、焦裕禄等),让人既耳目一新,又忍俊不禁。

为此少儿版《白蛇传》之前还举办了选秀公开招募演员的活动比赛。据说报名的家长几万多人。

倘若这种布局一旦成功,将会产生中国特有的艺人经纪造星机制。将会诞生一大波小明星,这可比韩国艺人练习生的造星能力还要强,真是出名要趁早,培养明星要从娃娃抓起。

  

就像《小戏骨》的理念所说:现在许多孩子沉迷于电脑网络、手机游戏,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有抵触情绪,让小孩子乐于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件令人头痛的事。《小戏骨》通过小孩与小孩之间有天然亲近感,以“小孩影响小孩”最有效,小戏骨对传统文化的精彩表演,直接影响、带动了小观众。

现场照是这样的,下一部他们要拍儿童版《西游记》

所以以后还会有儿童版《水浒传》儿童版《红楼梦》吗?让7岁的“李逵”在胸口贴黑胸毛还是让8岁的“王熙凤”拿出风月宝鉴?

童年的消逝

儿童之所以是儿童,并不仅仅是因为外形上的区别。儿童,不是小一号的成人。儿童的生活,应该有安全的环境,科学的教育,有梦想和游戏,而不是早早地进入成人世界。

儿童的思维、对信息的接受、看待世界的视角都与成年人不同,所以,儿童剧才是一种特殊的剧种门类。现在中国的动画片为什么拍的不好看?因为创作者早就忘了童心是什么样子,或者他们自己本身就过早进入成人世界,没有经历过真正童年。

没有童年,就没有创造力。

动画片里充斥的成人向的冷笑话(灰太狼是“妻管严”,怕老婆),暴力行为和侮辱性语言的刺激(熊出没里的粗口),折射的只有成人社会的低俗观念。

热衷于批量造就早熟儿童是时代病。Postman在《童年的消逝》里就指出,大众媒体“消灭”了儿童。儿童的可贵之处在于“羞耻心”,儿童教育的“社会化”或“成人化”就是要分阶段地教他们如何将羞耻心转化为一系列道德规范。“从儿童的观点来看,羞耻心给予成人力量和权威。因为成人知道,而儿童却不知道,哪些话是可耻的,哪些话题是可耻的,哪些行为被认定必须在私底下进行。”

但是,电视和网络迫不及待地让儿童接触到成人世界的一切信息,成人和儿童的边界模糊了。

也许有人说,《白蛇传》是我小时候看的经典啊,让小孩来演多可爱多萌!

但是,我们小时候看《白蛇传》,本身就是电视不分级的结果。我们小时候还看《戏说乾隆》呢,00后小时候还看《甄嬛传》呢,这恰好印证了,电视是如何让儿童的世界变得成人化。

《白蛇传》的故事,本身是不适合儿童观看的,更不用说要浓妆艳抹地来表演了。如果要把《白蛇传》做成儿童剧,必须要对剧情进行切割。

比如《格林童话》里的《睡美人》,众所周知《格林童话》记录了民间故事的原始状态,充满了性和暴力的因子,但是经过选择和沉淀,尤其是迪斯尼的切割,让《睡美人》最终成为适合儿童观看的剧目。原始版本中,《睡美人》的故事中涉及了婆媳关系、妻子和第三者的争斗,这些成人世界的伦理和性元素最终都被摒弃,才有了现在迪斯尼乐园里美丽乐观的睡美人公主。

切割和改编古典故事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因为要剔除大量陈腐的观念,《长发公主》的改编就不够成功。所以迪斯尼现在都是直接上手创作童话故事,比改编要容易,也更受孩子欢迎。

早熟的儿童

让小孩装扮成成年人的样子为什么会有娱乐成年人的效果?因为这种表演的背后实际上带有性的意味,在正常的伦理下,未成年的儿童是不可能与性暗示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让一群稚嫩的孩子来表现结婚、生娃、婚姻生活,实际上是用反差来挑战禁忌。

就像有些成年人喜欢拿小孩模仿成人互相称呼“老公”“老婆”来开玩笑,从根本上讲,潜意识里都是当成性禁忌的小黄段子。

也许又有人会说,我没有龌龊的想法啊,就是觉得小孩学大人的样子很萌。

可是,对于成人化儿童的观赏,本身就是一种猎奇。

孩子就像一棵树,在春天本应该发芽抽条的时候却结出酸涩的果实。

很多成年人喜欢这种酸涩果实的“畸形秀”,认为小孩说大人话,做大人事是好玩,懂事,更容易融入社会。

再加上“成名要趁早”的思想,让无数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上了儿童选秀的道路。

这些家长并没有考虑,儿童出现性早熟,与受到语言、文化环境的刺激有很大关系。早熟会造成行为能力和情感控制的不平衡,导致孩子在成年后产生人格障碍。

这是《白蛇传》的主演“白素贞”参加儿童节目的现场,她的百度百科里,职业一栏写的是“童星”。

她今年10岁,参加这个节目时是9岁。

新闻稿是这样的

自幼接受父亲的智力开发教育,2岁开始认字,3岁认识上千字……

感觉所有儿童早期教育的大坑都被她急于求成的爸妈完美的踩中了……

女童的表演往往展示出洛莉塔式成熟与纯真混合的诱人。令人惊讶的是,热衷于把女儿打扮得接近成年女性,以性感化来博取眼球的,多数都是母亲。因为母亲知道,突出性魅力可以带来怎样的“收获”。

国内的另一个儿童选秀大赛

在国外也有儿童选美圈,美国每年有多场大大小小的儿童选美赛事,有些孩子的家长每周都带4、5岁的女儿去参加选美,平时练习台步和表演,周末参赛,疲惫不堪。

热衷选美的母亲有些本身是选美皇后出身,然后嫁人收山,希望女儿早早走上选美路,有些则是指望通过女儿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

6岁的伊莎贝拉·巴里特,4岁开始选美,通过奖金、真人秀和儿童珠宝生意赚了上百万美元。

SavannaJackson,10个月大开始参加选美,每月光是为参赛准备的衣服和训练等花费就超过美元。

这个女孩叫博伊登,未出生就被妈妈报名参加选美

女童们通常不会对参加选美产生反感,比赛满足了孩子的虚荣心,让她们天真地以为自己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焦点。

在我国,男童的情况与女童不同,女童通常被用来突出性魅力,而男童模仿的是……成功人士?

这孩子也是9岁

五道杠少年

某些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之路:女孩从小学习的是性玩偶的形象,突出性的魅力,而男孩要“老练”,要有“政治追求”。把孩子套用上成年人庸俗的价值观,并且自鸣得意地以为领先在起跑线。

不知道你们如何看待儿童版《白蛇传》,反正我是笑不出来。他们又来变着花样害孩子了。

这里是小睿的萌萌沙龙,你也许还想看:

教育观点:

家明和喜宝的孩子都出国了

绘本推荐:

触摸书,推拉书,地板书,胶片书……9大类游戏书,比玩具还好玩

这本国外经典绘本的“三观”令多少成人汗颜

讲座整理:

1-5岁用游戏和绘本轻松进行数学启蒙

游戏童年

才不是哄小孩呢!没有儿童剧的童年,就像佳肴没加盐

1-岁拼图指南:这才是益智玩具的正确打开方式

博士妈妈,童书译者,出版顾问……如果冷冰冰的头衔无法让你了解我,欢迎看我写的文章。游历英德研究幼儿教育和阅读,只提供专业的有腔调有态度的解读。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土方法
白癜风怎么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02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