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儿童感到痛苦的时候,基本上会采取两种方法来缓解:一种是把情绪和不安向外释放,表现为问题行为(常常是极度的焦躁不安、过度活跃、挑衅或者行为涣散);另一种是停止对情绪进行躯体化,从而把痛苦指向内心。痛苦内化通常表现为抑郁、焦虑和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情绪经常破坏儿童的人格发展:导致缺乏胜任感、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有时甚至是补偿性的夸大或者自负。

如果说把痛苦内化的孩子有什么共同因素的话,那就是复杂的家庭关系(“复杂的爱”)。与此相反,那些把痛苦外化的孩子的父母,问题更加具体和清晰,我们能够把他们细化为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可以被划分为:过度控制和控制不力两种,这两种之间又有交叉。孩子通过多动来反抗过度控制的父母的进攻,这和他们的父母很像。控制不力的孩子心理上很空虚,有感,属于不安全依附型,必须要寻找自己的方式,从而从同们、老师和社会中找到行为的边界。

外显多动儿童的特征:

1.很难与婴儿建立联结

2.很难郠情绪、身体状态、冲动和期待

3.倾向于把孩子当成物体而不是有着情绪、意图和能力的人

4.期望孩子早熟

5.对孩子的成长缺乏信心

6.和孩子共同玩耍有困难

7.倾向于否认自己的8.经常否认孩子的知行不能合一

8.经常把自己的需要放在孩子的需要前面

12.经常体罚孩子

13.关心和投入地照顾孩子

14.无法等待轮流

15.常中断或干扰其他人

7岁时儿童压力外显的信号和特征

1.行为多动

2.焦躁不安

3.任性

4.注意力涣散

5.紧张

6.焦虑

7.社交功能差

8.低自尊

9.难过

10.不成熟

11.尿床

多动的、压力外化的儿童在成年后的精神病学诊断

1.强迫性的人格障碍

2.轻微抑郁(心境不良)

3.焦虑

4.惊恐发作

5.分裂性人格障碍

6.快感缺乏

内化孩子成年后的精神疾病诊断:

1.抑郁

2.轻度抑郁(心境恶劣)

3.焦虑性障碍

4.躯体化

4.自恋型人格障碍

5.强迫性人格障碍

内化孩子7岁时的症状和特征

抑郁(悲伤)

脆弱

焦虑

非常被动

恐惧

过度理性

压抑

情感淡漠

情绪不成熟

无动于衷

讲话有压力

过分顺从

强迫

过分负责

完美主义

低自尊

紧张

运动性抽搐

社会隔绝

习惯性动作(比如左右摇晃)

退缩

心身问题(胃痛、尿床、睡眠困难)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09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