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宽居杂学自体心理学看自恋型人格障碍
小编:昨晚读书会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我们都是谈论自恋,今天,在此,转摘了一篇相对比较全面的科学的关于自恋人格的文章,期望能扩展我们对自恋的认识。
一、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及描述
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NPD)在临床人群中发病率为2%~16%。在诊断时,需充分排除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尤其是钟情妄想和夸大妄想。自恋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病理性认知。美国精神病协会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是:
NPD患者普遍的模式为夸大(通过幻想或行为体现),需要赞美,缺少同情,常起源于成年早期,症状存在于各种场合,且符合下述5条(或更多):
(1)过分自负(如夸大业绩和才能,即使没有相应的业绩和才能,也希望被认为是优胜者)
(2)一心一意幻想获得无限成功、能力、才气、容貌或理想的爱情
(3)坚信他或她与众不同,只有其他特别的人或地位高的人才能理解他或她,且只能与这些人交往
(4)需要大量的赞美
(5)有权力意识。例如:无理由地期盼特别优待的治疗,或机械地依从于自己的期待
(6)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利用他人以达到他或她的目的
(7)缺少同情心:不愿意去了解或认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8)嫉妒别人或认为别人嫉妒他或她
(9)自大、高傲的行为或态度
下面是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描述:
患者夸张地认为自己是特别的、优越的。他们表现的并不是强有力的自信,而是对自我过分地热衷。患者明显的信念是自己具有优越感的补偿心理:“我是一个珍贵的而且特别的人”,或者“我比其他人优秀”。如果其他人没有认可患者的特殊地位,患者即认为遭受了忍无可忍的的虐待,变得气愤不已,充满戒备,情绪低落。如果未能成为优胜者或未被当做特殊人物,就会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微不足道、弱小,从而寻求自我保护、自我防御的补救措施。
自恋型个体在与人交流时显得爱批评、固执己见、态度强硬,因为他们认为优秀的人应该有优秀的判断。他们的认知以绝对化的、非黑即白的推论、显而易见的偏见及武断的推理、概括为特征。不管别人是什么意见,很容易就推翻别人的判断或观点。
自恋个体临床表现为自尊受损,在自尊受到威胁时,常常反应强烈。自恋者仍然固守着无瑕疵或强大的形象的重要性,有如水仙爱慕自己的倒影而在水边生根一样。一旦无瑕的形象不存在,不如别人的核心信念就会被激活。一旦遭到反对,或被证明是错的,他们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就逐渐地被摧垮。一旦面临自恋受侮辱的状态,就会变得气愤、自我保护,甚至会极端蔑视他人。与自恋者亲近的人会感觉到:“他(她)老说爱我,可是好像没有一个行为真正爱我,他(她)在伤害我。我只觉得他(她)爱的只是自己。”离自恋者近的人会妨碍患者的自恋,患者一旦觉得亲近的人妨碍了他的自恋,他就会把这个亲近的人赶走。
患者时刻都很在意自己的面子。在受到批评或遇到挑战时,患者均可能出现虐待自己或他们的行为,甚至暴力性的行为。与患者意见不一,没有对患者表示恰当的“尊重”或欣赏,或者挑战患者的信念,这些都可能威胁患者的自尊。其他人很容易发现即使是以最机智、细心的方式向患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患者总是充满戒备、不愿接纳或反应迟钝。面对缺陷或批评,自恋型患者易于变得不愉快,戒备心增高。由于他们的自大行为,其他人可能认为他们苛求、反应迟钝、不可靠(尤其是期望从患者那儿获得情感支持时)、不容易受影响、易激惹。
患者以自我中心,对别人的情感漠不关心,可以由友好突然转成愤怒,流露出对自我的白癜风怎么会得白癜风治愈后复发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