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从佛洛伊德开始,向来是以西方文化思潮做主导,西学东用。但在过去的二十年间,这个从西至东的发展方向发生了一个重大的逆转。东方佛教中的“禅修方法”,在西方的行为医学(Behavioralmedicine)及临床心理干预中被广泛地运用起来。目前在美国或其他西医院或临床治疗中心将基于禅修中的内观训练(mindfulnesstraining)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内观训练简单来说,是训练人学会“平心静气”地去觉知和观察自己的心智活动(mentalactivities)的生(产生)、住(停住)、异(变化)、灭(消失)。透过这样的活动,明白到自己的心智活动的本质和缘起。在过去十几年,以内观为基础的认知疗法,已被应用于治疗边缘人格障碍、焦虑障碍、抑郁症等。

内观是佛教中冥想练习的核心。严格来说内观并不是一种技术或方法,而是一种存在和领悟的方式。

在生命的早期,易感的个体需要一些确定的假设和态度,这些假设和态度会持续到成年期并成为贯穿其生活的个人特质。当一个人以这样的视角(早期形成的态度和假设)来看待这个世界,那他/她就会加大罹患抑郁症的危险。因为一旦有负性事件发生,潜在信念就会像放大镜一样将该事件放大,并带来悲伤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则已经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

悲伤的情绪会激活与先前悲伤情绪有关的思维模式。尽管大多数人都能够忽视时而出现的悲伤情绪,而对先前就饱受抑郁折磨的人来说,情绪的稍微低落都会给其带来思维模式较大的且是灾难性的改变。这些思维模式的大多数内容包括全面的、负性的自我判断,比如“我毫无价值”或“我愚蠢透顶”。负性思维会使处于康复期的病人维持或加剧不良情绪,并形成恶性循环。

两种重要的理论可以解释是什么使得人们在心理上容易产生抑郁:首先当情绪低落时,一些消极的东西(想法、回忆和态度等)会相对容易诱发出来;第二是人们通过用穷思竭虑的方式去处理这些消极的情绪的方式。

穷思竭虑反应风格:在情绪低落时会将注意力引向自身而不是外部世界,他们倾向于延长自己的悲伤感受。在这种思维状态下的人会花大量的时间思考,想弄清楚为什么他们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这种感受,并试图理解自己的问题和个人的不足。他们相信,以这种方式来思考事情会对自己有所帮助,并能找到减少沮丧的方法。但是,他们用来达到目的的方法在事实上是起了反作用。实际上,在这种思想状态下,反复“思考”自身的不好方面,或问题丛生的情境,只会使抑郁持续而不是解决问题。

反之,







































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37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