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我的母校齐齐哈尔医学院于年开设了神经精神专业,但当时因为医疗人才奇缺,加上受传统观念的歧视,很大一部分神经精神专业毕业生都转入了其它科室。最后留在精神科继续执业的不足十之一二,可谓凤毛麟角。泱泱大国也就2万左右精神科医生。近几年因为心理咨询热,很多精神科医生不管接受没接受过培训,都把自己称为“心理医生”了,所以写心理咨询科普的越来越多了,包括笔者,而对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病、多发病的宣传却少之又少。意识到这一点,本人试笔拓荒,决心多写点关于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科普,让更多人了解致残率最高、治愈率偏低的精神疾病,以达到早识别、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

小刚,男性,23岁。大学毕业不到一年的他半月前从北京返回沈阳的列车上突然发现很多陌生的面孔都是监视自己的,并从这些人的眼神中看出他们都很不安,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执行的任务太艰巨了,自己现在已经有了神及党中央赋予的金钟罩、铁布衫功夫。为了向周围“监视”他的人证明自己有“功夫”,他脱下外衣就开始表演自己的“功夫”,周围人都感到很奇怪,围过来看热闹,他又理解这是这是对他采用了“合围”之势,故而满脸的惊慌,大喊:“妈妈快来救命!”围观的人这才看出他可能精神有问题,故而找了乘警。警察过来后他躲在警务人员的身后已经体若筛糠、大汗淋漓,盲目地说着:“救救我、救救我……”并指着周围人说:“有间谍、有间谍……”警察担心事态变得越发严重,就把他带到安静的地方,希望他休息一下。他扯着警察的袖子不松手,不断地说有人想害他,这些人在列车上装了很多监视器,此时此刻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监听、录像了,而这些设备就藏在灯箱里,要求工作人员打开灯箱进行搜索。

列车进入沈阳北站后,父母带着亲朋好友已经在站台等候,警察把小刚交给其父母。他拉着父母的手指着警察说:“就是他们在害我,警察把害我的材料已经传到北京”。父母一脸茫然的把他拉出了站台,就在出站的一瞬间,他突然挣脱父母的束缚,无目的的狂跑起来,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父母拨打了,由警察协医院。

小刚既往健康,平素性格内向、敏感,对自己要求苛刻,没有特殊嗜好。否认家族中有精神疾病发作者,父母性格均内向,都是中学教师。

体检未见异常。

精神检查:周围意识清晰,对在列车上发生的一切能清晰的叙述,但言语交流有格格不入的感觉,即他在叙述自己“被害”的经历时,周围人一句话都插不进去。拒食,原因是怕有人在饭中、水中下毒。无论如何安抚都不能让其放松下来休息。当医生问及他是如何发现水中有毒的时候,他说早就有神灵告诉他了,是派天兵天将把信息用“千里传音”的方式告诉他的,谈到这的时候反问医生:“你听不到吗?你聋吗?”(幻听)。就在医生想问他具体内容的时候,他又告诉医生:“他们说了:‘你周围没有好人,都想杀了你,破你的铁布衫。’所以我不得不好好练功夫”。说完这些他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人,似乎在周围人当中还要找出参与害他的人。其言谈尚有中心,叙述问题也比较中肯,唯有谈到害他的人的时候他紧张得仿佛刀架脖子一样:“你可不知道,车上全是他们派来的人,就想致我于死地,连乘警都让他们收买了,刚才出站的时候更可怕,接站的人十之八九都是奔我来的,不跑早让他们给抓走了。”(被害妄想)当医生问他还发现了什么的时候,他激动的说:“就你理解我啊!”然后压低了声音悄悄地说:“别看我爸妈人模狗样儿的,他们根本就不是我父母,早就被他们冒充了,我父母在我上车前就已经遇难了……”(冒充者综合征)后来医生反复问“他们指的是谁?”他充满神秘的说:“这个可不能告诉你了,不然就把你也连累了。”在谈到这些症状时,患者的情绪恐惧,大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对自身所处状态无明确的认识,对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变化及自我前后的变化并无异样的感受。

后来电话询问了北京的亲属,说他近日的精神状态还好,只是两天前应聘被拒,就想提前返回沈阳。

综上,患者在一定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下急性起病,临床主要以幻觉、妄想及紧张综合征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行为紊乱。病史1天,严重影响了其社会功能。这种情况多见于几种疾病:1.器质性精神障碍;2.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所致的精神障碍;3.短暂精神病性障碍;4.急性应激障碍;5.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首先需要鉴别的就是器质性精神障碍,应该说小刚自幼身体健康,没有器质性疾病的病史。临床体检没有器质性疾病的定位体征,各种辅助检查:脑电图、头颅CT、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电解质、血常规等检查回报均处于正常范围内。而且发病后意识清晰,故而可以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

其次是与滥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相鉴别,患者首先无精神活性物质的接触史,为防止患者有使用毒品的可能性,筛查了尿液中毒品检测,均为阴性。抽取血液检查酒精浓度,亦为阴性。故而基本可以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可能性。

还有就是与急性应激障碍相鉴别。患者虽是在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下急性起病的,起病时间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联,但症状内容与社会心理因素没有丝毫关系,即症状不反应精神刺激内容。故可排除急性应激障碍的可能性。

另外,患者病史仅1天,如果症状能在1个月内缓解,就不考虑其它精神障碍的可能性,如果1个月内不能缓解,方能考虑精神分裂症样、妄想障碍或精神分裂症谱系的障碍。

诊断:短暂精神病性障碍。

处置:1.奥氮平10毫克,每日二次,口服。

2.百忧解20毫克,每日一次,口服。

3.心理治疗,每日50分钟。

转归:患者15天症状消失,内省力恢复,并能参加一般的社会劳动。后临床判定痊愈出院。

(这期间为患者做了10次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详情见下篇介绍。)

附:短暂精神病性障碍诊断标准

A.存在1项(或更多)下列症状,至少其中1项必须是1,2或3:

1.妄想。

2.幻觉。

3.言语紊乱(例如,频繁地思维脱轨或联想松弛)。

4.明显紊乱的或紧张症的行为。

注:不包括文化认可的反应性的症状。

B.这种障碍的发作持续至少1天,但少于1月,最终能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功能水平。

C.这种障碍不能更好地用重性抑郁障碍或双相障碍伴精神病性特征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或紧张症来解释,也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作者:刘长辉

医院院长,众安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博雅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沈阳市精神疾病医疗质控中心主任。中国性心理协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精神医学与心理健康分会常委、辽宁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医学会精神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卫协精神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曾任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务科科长,并兼职沈阳精神卫生中心疑难疾病会诊中心主任、急诊科主任,省直干部心理保健科主任。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神经精神专业。年到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心理咨询与治疗硕士班。年到年就读于中科院心理所精神分析班。年到年接受北京大学主办的中德催眠班培训,并顺利结业。年到年接受北京大学中美精神分析取向的夫妻家庭治疗培训。医院进修学习半年、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进修学习十个月。也曾先后接受过沙盘游戏咨询技术、焦点解决心理咨询技术、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培训。多次接受系统家庭心理治疗培训。期间接受督导超过小时,个人体验超过小时。心理治疗时长超过1.8万小时。并为多家单位提供EAP服务。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躁狂症、神经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精神科疾病的药物及物理治疗。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神经症、失眠症、应激障碍、人格障碍、青少年各种心理及行为问题、考试焦虑、网瘾、夫妻及家庭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更有独到见解。著书三部,其中合著的《大学生心理卫生》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独立编著的《神经症及自信心心理训练》由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撰写科技论文二十余篇。

刘长辉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十一年专注白癜风医学
北京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44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