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http://pf.39.net/bdfyy/bdfal/第十章被动攻击型人格拒绝服从权威,以“迂回”的方式进行反抗、拖延。你有被动攻击型人格的倾向吗?1.我认为大部分的主管都是不称职的。2.我难以接受屈从于人。3.我经常故意拖延工作,因为我对指派工作的人心怀不满。4.别人指责我总是气呼呼的。5.我曾经故意不去参加会议,然后藉口说自己不知有这回事。6.如果身边的人惹我生气,我会从此避之不见,也不告诉对方为什么。7.如果别人对我提出要求时的态度不友善,我就不会去做。8.我曾经在工作上“蓄意捣乱”。9.别人越是催我,我越是拖延。10.我一直都对上司或主管有怨气。二十八岁的卡洛,跟我们讲了她的一位同事南西的故事:初次接触,南西跟其他的同事没什么差别——认真工作,与同事相处融洽,不会“兴风作浪”;但这是我刚开始与她共事时的想法。几个星期之后,我发现这种风平浪静只是假象,南西和我们主管安德雷两人其实较劲得很厉害。我注意到,每次开会安德雷要大家表达想法时,南西都不发一语,一副不满、充满敌意的样子,就好像开会让她很厌烦。然而,如果安德雷直接跟地说话,她就会摆出和蔼可亲的态度,但大家都看得出来那是装的;安德雷也看得出来。开完会后,我们几个聚在一起时,南西就会对安德雷的决定或是银行管理层新下达的指令,大发议论,就好像她既聪明又能干,总能看出疏漏之处。话虽如此,她还是会遵照新规定去做,但做法相当刻板,一丝不苟,以致大幅降低地的工作效率。她很清楚这一点,但可能她觉得这么做既可以“破坏”新规定的继续进行,别人也不能指责她,因为地是照着规定走的。南西试图让我们相信:我们总是受人摆布,安德雷的能力不及我们,我们在银行高层的眼中一文不值。当然,因为跟她相处久了,所以我们逐渐习惯她的这种态度,也就不会太当一回事。但几个月前,她用这一套成功说服了一位新同事——莎莉。莎莉的情绪完全被她点燃,开始在会议中质疑安德雷的决定或拒绝加班。安德雷很快就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他把南西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一顿。南西出来的时候重重地甩上了门。第二天,她没来上班,她请了两个星期的病假。南西不在的这段时间,莎莉冷静下来,最终接受我们的看法:安德雷确实有不足之处,但总的来说他是个善良的人,也颇为公正,为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费了不少的心。南西回来之后,我去找她谈谈,说既然大家都在一个办公室,就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氛围。可是她向我辩解,说自己跟任何的冲突都没有丝毫的关系,说安德雷和这里的工作环境才是引起争端的唯一原因。于是,她又开始在会议中摆脸色、拖延工作。安德雷要求她调职,但是她拒绝并且去找了工会;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最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南西在工作之外,蛮讨人喜欢的。一开始,我们周末会一起去看电影或购物,她很和善,而且很有幽默感。但只要一到办公室,她就会变成黑巫婆。我觉得她这种态度,部分的原因是现在的工作对她来说有点大材小用。她有历史系的硕士文凭,比我们所有人的学历都高得多,然而,现在就业市场不景气,她只能委屈接受这份行政工作,但她也不愿接受现实或是寻找其他的工作,而只是迁怒于上司。顺从等于失败在工作中,南西的角色似乎就只知道与人起冲突、唱反调。她质疑别人的决定、工作拖延,试图拉拢别人一起跟她顶撞上司,她将所有来自上级的指令,都视作对自己的冒犯。根据她的同事卡洛的描述,安德雷是个不错的上司,他试图缓和办公室里的紧张气氛。如果说南西对安德雷有怨气,很可能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因为安德雷是“权威”的代表。此外,南西还质疑整个银行高层规定的合理性,并坚信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因此我们可以说,南西似乎具有一种“无法容忍被他人差遣”的性格特点。她不会公开表达自己对上级指令无法容忍的态度,也不会大声反对上司,而是拖延上司指派的工作:在会议上不参与讨论,而是在会后大发议论地谴责别人的说法;她不会直接跟人发生冲突,而是唆使一个略显天真的年轻同事。简而言之,在上司面前,南西采取了一种被动反抗的姿态,或者说“迂回”的反抗方式。在工作之外,当没有人对她提出任何要求的时候,南西是一位讨人喜欢的朋友,这就说明,她的问题主要来自与“权威有关”的现象——无法忍受被人差遣、被动反抗;南西表现出被动攻击型人格的特征。被动攻击型人格的特点·在职业或个人领域中,对他人要求会做出习惯性的反抗。·只要是“指令”都会夸大质疑,并惯于指责权威人物。·采取迂回的方式反抗:工作拖延、故意降低工作效率、生闷气、故意忘记、抱怨不被理解、不受信任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某次企业研讨会上,我们向一群企业管理人员和高层描述了这种人格;或许这是让他们最感到束手无策的人格之一。为什么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氛围肯定不好,而且你会看到被动攻击型人格者表面上接受了你的决定,实际上却不是如此。不仅如此,之后还会发现工作执行中的种种延迟和错误。某些被动攻击型人格者,知道如何将自己的行为保持在可以容忍的限度之内,另一些则会越界,最终被调职或被解雇。究竟,该如何解释这种有时几近自杀的行为呢?存在于权威间的人格障碍被动攻击型人格者的根本信念可能是:“顺从等于失败。”为此,命令,有时甚至连简单的要求,都会触发被动攻击型人格者的反抗情绪和挫败感。然而,他们很少会以真诚的方式表达这种反抗,因为他们的另一个信念可能是:“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太危险了。”因此,他们往往会被动地表达出对权威人物的挑衅,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被称为被动攻击型人格。我们都见过被动攻击型人格:在餐厅里,跟店员示意自己的餐点迟迟不来,结果店员越是拖着缓慢的脚步走向厨房;让孩子赶紧回房间写作业,结果他却躺在床上不动;跟女儿说电话讲得太久了,叫她赶快下来吃饭却拖拖拉拉;护理师迟迟不来,因为她觉得你按铃按得太过频繁;秘书在受到批评之后,隔天就请假了。以上,这些情形都牵涉到两个人,而且这两个人之间存在一种权威关系:上司和下属、顾客和工作人员、家长和孩子。但是你呢?你就从来没有做出过被动攻击型人格者的举动吗?假设听到这样的话——“如果别人对我提出要求的方式不够友善,我就会想办法不去做那件事”,对于这种假设,你会表示赞同还是反对呢?如果是赞同,我们是否都具有被动攻击型人格的倾向呢?叛逆期的孩子事实上,某些行为只有在个体生活中的各个面向,和个体的一生中都以几近恒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时,才可以将其定义为人格障碍。然而,在许多令人不愿屈从的情形中,我们很容易会发现具有“被动攻击型行为”的个体;但要从中区分出“被动攻击型人格”是不容易的,究竟要如何区分呢?首先,这个个体必须终其一生,几乎对所有人提出的要求或下达命令的情形时,都会做出被动攻击的行为,才可称之为被动攻击型人格。例如,青少年都会经历一段叛逆时期,在家里或学校做出被动攻击型行为:赌气、不做功课、不愿意帮忙做家事而惹父母生气等。但这在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形成身分认同的过程中,是正常阶段,不能将这阶段的青少年认定为具有被动攻击型人格的倾向。因为,等到他们离家之后,自然就不会再跟父母作对,或是等到他们找到某个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就不会再拖延。简而言之,这种情况跟人格障碍没有丝毫关系,而只是一种在这个年龄阶段极为普遍的暂时性行为而已。话虽如此,有时青春期存在的被动攻击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一个人造成深远的影响,使其长大成人后,继续保有被动攻击型的人格倾向。我们来听听三十二岁的洛朗丝是怎么说的,她在经历了一连串工作和感情上的失败后,前来就医:与医生讨论我的生活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有一种情况从青春期开始就不断出现:每当我觉得受到别人(父母、上司或男友)的限制时,我就会感到无法忍受,并把对方推得远远的,最终结果就是分道扬镳。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是他们比我听话,还是他们能以更委婉的方式进行反抗呢?例如,在历任交往的对象中,总有那么一刻,我会因对方“擅自决定”而做出破坏行为。比如罗丹,他曾打电话到我办公室说:“我们周末去诺曼底度假吧!”这时,我立刻火冒三丈。但是我什么也没说。我喜欢诺曼底,但我无法忍受他替我做决定。于是,我周五晚上就在办公室里拖拖拉拉,借口说工作太多做不完;他催促我快一点,结果我反而找了更多的工作让自己加班。结果当天晚上没去成,他不得不把出发时间延到星期六上午。但是第二天,我又抱怨说太累,还说觉得周末时间太短,不想去了。一开始,他会真诚地跟我道歉,但后来,他对我越来越感到不耐。结果,我开始在性生活上报复他,经常跟他说我不想做。当然,他最终离开了我。我在工作上也是同样的态度。我总会觉得上级的决定有失公允,或者叮嘱过于专横,我会想方设法地拖延、不动声色地反抗。上司们很快地都开始讨厌我,但我还是在这职位上待了很久,因为我的能力不差,而且只要他们给我一定的自主权,我就会交出令人满意的工作成果。本来这样下去是可以的,但是我从来都不满意,我总是向上司要求更多的自主权,直到闹得不欢而散。我意识到这种无法容忍任何形式权威的态度,已经影响到了我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看到违停罚单时会立即撕掉,完全不顾之前已经发生过的后果——我的账户已经因为多次过期未付的累计罚金,被停用了。就连在饭店也是一样,中午之前就要退房的规定会让我感到很不满,我总是会想办法拖延。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好想知道原因。我父亲是个很专横的人,他想让所有人都按照他的方式来。多年来,我看到母亲跟他吵个不休,抱怨活得太累。每次他们要一起出门的时候,母亲都会花上好几个小时去准备,直到父亲忍无可忍。父亲对我和我姊姊也一样专横。他总想控制我们出门的时间、我们穿衣服的方式,甚至替我们选择交往的朋友。姊姊会激烈地反抗他(其实她跟我父亲很像),并甩上门走掉。可我呢?我不敢这么做,我害怕父亲生气,于是我就会像母亲那样在暗地里反抗,比如拖延时间、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吃饭之类的。直到最终把父亲惹火了,我就会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感。或许我会有这些行为的部分原因,是母亲给我树立的榜样,造成我现在这个样子。洛朗丝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很好,且这往往是一个必经的重要阶段。但还不足以带来真正的改变。她是在后来才发生了真正的改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ofks.com//mjccby/2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