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解忧杂货店勇敢面对ldquo回避
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
1
一个灵魂在人世间的漂泊
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其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怀疑自身价值,敏感,特别是遭到拒绝和反对时。
逃避型人格障碍者从一开始就回避人际关系,要不就是无条件地接受他人意见。他们在生活中尽管有交往的需要,但大多数人仍与周围人保持一定距离。
患者有很大的社会不安感,在那些需要大量接触他人的工作面前常常因羞怯而逃避。在家庭之外他们很少有亲密朋友和知己。
患者的典型症状是他们很不愿意出风头,害怕暴露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出羞愧,哭泣或不能回答问题。
他们对熟人很亲热,而对生活中习惯常规的任何改变会感到害怕。
为了回避引起焦虑的情况,他们常寻找一些借口。有时他们对一些事物表现出恐惧,而且他们经常有抑郁症,焦虑和对自己生气的感觉
2过往的灰暗成了潜意识里的怪物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具体说来,自卑感的产生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低估自己
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作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自己。
有人发现,性格较内向的人,多愿意接受别人的低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评价;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也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这样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
消极的自我暗示
当每个人面临一种新局面时,首先都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
有的人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觉得"我不行",由于事先有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必然不佳。
这种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影响到以后的行为,这样恶性循环,使自卑感进一步加重。
挫折的影响
有的人由于神经过程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早年由于某些外部伤害造成的恐惧,抵触等心里阴影对之后行为上的一种暗示性原因.
3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里面写了这么一句话:“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惘。然而,青春会成长,迷惘会散去。黑夜过后,太阳照常升起。”
我们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说明我们是被需要的,因此我们应该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勇敢的走出去。
以下方法可能会帮助到你:
(1)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2)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
(3)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
另外,也可以按梯级任务作业的要求给自己定一个交朋友的计划,例如:
第一星期,每天与同事(或邻居、亲戚、室友等)聊天十分钟。
第二星期,每天与他人聊天二十分钟,同时与其中某一位多聊十分钟。
第三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一位朋友作不计时的随意谈心。
第四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几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随意聊天,或家宴,或郊游。
第五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积极参加各种思想交流、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等。
第六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尝试去与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交往。
一般说来,上述梯级任务看似轻松,但认真做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最好找一个监督员,让他来评定执行情况,并督促坚持下去。
其实,第六星期的任务已超出常人的生活习惯,但作为治疗手段,以在强度上超出常规生活是适宜的。
在开始进行梯级任务时,你可能会觉得很困难,也可能觉得毫无趣味,这些都要尽量设法克服,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编辑:肖钰琪
审核:杨春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