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治疗白睫毛的药物有哪些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55339.html

Bipolardisordercanbeagreatteacher.

Itsachallenge,

butitcansetyouuptobeabletodo

almostanythingelseinyourlife.

——CarrieFisher

心语“新”声科普系列·一

活动增加、思维奔放、睡眠需求减少、健谈

情绪不稳、思维拥挤、睡眠需求增加、焦虑

看似相去甚远的两种表现,实际上是同一种精神障碍的两个侧面——

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简称BD),旧称躁郁症(manicdepression),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亲历者

BipolarDisorder

小A:表现么,基本就是每年夏天有些轻躁狂,其实就像大家绝好调时一样,干啥都来劲儿。秋冬季节就经常抑郁,一天能睡12、13个小时,学习也学不动,脸都不想洗那样。所以每年就是夏天揽锅一时爽,冬天肝锅火葬场。

小B:躁狂状态下可能会行动力增加,但也会伴随注意力减退和烦躁等问题,效率未必提高。虽然我会有亢奋期,但我内心的焦虑感始终很高,一旦发现自己膨胀了开朗了就会打压自己qwq。

小C:其实小A的例子(季节性特征,一年两次发作,双相II型)只是双相情感障碍大量可能形态中的一种,还是因人而异的~

而且双相情感障碍也易被误诊,比如我了解到有些人可能并非双相,而是边缘人格障碍。

双相障碍可以分为I型和II型:

若患者存在躁狂和重性抑郁发作,则为双相I型,若仅存在轻躁狂和重性抑郁发作,则为双相II型。

躁狂发作:

A在持续至少一周的一段时间内,在几乎每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有明显异常且持续的心境高涨、膨胀或易激怒,或异常且持续的有目标的活动增多或精力旺盛。

B在心境紊乱、精力旺盛或活动增加的时期内,存在3项(或更多)以下症状(如果心境仅仅是易激惹,则为4项),并达到显著的程度,且代表着与平常行为相比有明显的改变。

1.自尊心膨胀或夸大。

2.睡眠的需求减少(例如,仅3小时睡眠,就精神饱满)。

3.比平时更健谈或有持续讲话的压力感。

4.意念飘忽或主观感受到思维奔逸。

5.自我报告或被观察到的随境转移(即∶注意力太容易被不重要或无关的外界刺激所吸引)。

6.目标导向的活动增多(工作或上学时的社交或性活动)或精神运动性激越(即∶无目的非目标导向的活动)。

7.过度地参与那些很可能产生痛苦后果的高风险活动(例如,无节制的购物,轻率的性行为,愚蠢的商业投资)。

C.这种心境紊乱严重到足以导致显著的社会或职业功能的损害,或必须住院以防止伤害自己或他人,或存在精神病性特征。

D.这种发作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例如,滥用毒品、药物、其他治疗)或由其他躯体疾病所致。

其中,轻躁狂患者社会功能受损较轻,未达到需要入院的程度,也没有幻觉等症状,他人常常难以察觉而仅认为是“情绪波动大”。

个人体验为轻躁狂期虽然性格发生改变,但还能基本正常生活、学习,他人只能觉察到“能量充沛”,自己也只能在期间即将结束时觉察到过去一段时间的变化,但这可能因人而异。

亲历者

BipolarDisorder

小B:我当时吃药吃的是抗抑郁药,其实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期的症状往往与单相抑郁症相似,临床上难以区分。因为大部分可能是在抑郁期才想到要求助,才去就医的,所以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小A:双相患者单吃抗抑郁药(不同时服用情绪稳定剂),不是易导致转躁、加速循环发作等现象,而使病情恶化吗?

小B:嗯没错,双相的主要治疗药物是情绪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即使使用抗抑郁药,也必须同时服用前者,并且应当谨慎使用抗抑郁药,如果出现转躁等情况应与医生商议考虑停抗抑郁药。

重性抑郁发作

A.在同一个两周时期内,出现5项(或更多)下列症状,代表着以往功能出现了明显改变,至少其中1项是1.抑郁心境或2.丧失兴趣或愉悦感。(注∶不包括明显由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症状。)

1.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存在抑郁心境,既可以是主观的报告(例如,感到悲伤、空虚、无望),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例如,表现为流泪)(注∶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现为心境易激惹)。

2.每天或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内,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的活动兴趣或愉悦感都明显减少(既可以是主观陈述,也可以是观察所见)。

3.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体重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原体重的5%),或几乎每天食欲都减退或增加(注∶儿童则可表现为未能达到应增体重)。

4.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

5.几乎每天都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由他人看得出来,而不仅仅是主观体验到的坐立不安或变得迟钝)。

6.几乎每天都疲劳或精力不足。

7.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的、不适当的感到内疚(可以达到妄想程度),而且并不仅仅是因为患病而自责或内疚。

8.几乎每天都存在思考能力减退或注意力不能集中,或犹豫不决(既可以是主观的陈述,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

9.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恐惧死亡),反复出现没有具体计划的自杀观念,或有某种自杀企图,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具体计划。

B.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C.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是由其他躯体疾病所致。

亲历者

BipolarDisorder

小A:得了这病(双相II型)不知有多久了,去年10月拿到的"官方认证"。好久也没觉得异常,直到去年秋天有些suicidal才去就医,结果一看一个准。现在的科普文章对双相II型的介绍还几乎为零,经常用I型代表整个双相情感障碍群体,而实际上I型终生发病率为1.1%左右,II型为1.4%左右,差别不大甚至II型还更多一些。

小B:还记得当时医生问诊到我的时候跟我说,我要再不吃药脑子都要坏掉了,我的专注力和记忆力都衰退的很厉害。还是提醒大家,不要觉得是心理问题就可以硬撑,心理问题也能带来器质性变化。虽然可能药物有副作用,但这在它的治疗效果面前可能是完全不值一提的。

双相情感障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估计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约为1%。

有双相障碍的个体终生自杀风险至少是普通人群的15倍。实际上,在所有自杀死亡中,双相障碍可能占到四分之一。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在正常人群的两倍左右。根据不同研究,患者的总体预期寿命会减少8-20年。

该病为终身性疾病,治疗目标为急性期控制症状,稳定期预防下一次发作。主要治疗药物包括情绪稳定剂(锂剂、抗癫痫药物)、抗精神病药等,也可配合心理治疗、生活习惯干预等。

双相II型障碍的个体大部分在重性抑郁发作期间就诊,通常他们自身的轻躁狂发作不会导致功能损害,因此双相II型障碍的个体可能不会将轻躁狂发作视为病态和不利的表现。而功能损害来自于重性抑郁发作,或来自持续的心境改变和波动反复无常的模式、不可靠的人际或职业功能。因此极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但是,轻躁狂发作不应与重性抑郁发作缓解后持续数天的情绪正常、精力或活动恢复相混淆。

尽管躁狂和轻躁狂发作两者在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应认为双相II型障碍是双相Ⅰ型障碍的"轻度形式"。与双相Ⅰ型障碍相比,有双相II型障碍的个体更具有慢性特征,通常病程里有更多时间处于抑郁周期,可能很严重且导致失能。与轻躁狂发作同时出现的抑郁症状或与抑郁发作同时出现的轻躁狂症状,常见于有双相II型障碍的个体,并且在女性中更多,特别是轻躁狂伴混合特征。有轻躁狂伴混合特征的个体可能不会将他们的症状称为轻躁狂,而是体验为抑郁伴能量增加或易激惹。

亲历者

BipolarDisorder

小A:现在一边吃着药一边心理咨询,总体上控制得还挺好,不过短时间内的情绪波动还是很剧烈。据说这个病无法根治,需要长期服药,看来这还不是最后的斗争,还得团结起来不只到明天。

Anyway,大家如果有相似症状的话一定要及时就医啊,fightforvictory!

小B:带着信念去接受治疗是很重要的,也就是相信自己能好起来,才有可能真正投入地配合进去。但我们的目标永远不会是一个彻底的战胜或者摆脱,那不仅仅是不现实的问题,并且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短暂的负面状态,目标应当是接受自己任何状态的存在,悦纳以这种方式生活的自己~

需要强调的是:双相治疗的一个难点是患者依从性不足。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服药方案必须始终与医生商议,不可自己调药或停药。如果对药物使用有疑问或对副作用感到不适,也应当与医生商量考虑其他可能方案。

延伸阅读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双相障碍(躁狂、抑郁反复或交替)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77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