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m.39.net/disease/a_5882589.html

原创杜玮中国新闻周刊昨天

点开读吧:欺负单位的老实人,会遭什么样的罪?

点开读吧:人到中年,为什么还会有心疼的感觉?

点开读吧:弄清楚了“风水”的深刻含义,就好了

点开读吧:没死就得干!想别的都没用

点开读吧:讨论一下,爱和怜悯是不是医生最基本的素质?

心理咨询被认为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的行业

在中国,由于心理学学历教育严重不足

不少学习者在“入坑”后

会患上“学习型人格障碍”

踏上一条漫无止境的“求学路”

图/人民视觉

你见到的心理咨询师都被“割过韭菜”

本刊记者/杜玮

发于.3.22总第期《中国新闻周刊》

见到肖莉是在年11月中旬的一个下午,这是她当周仅有的两个空余时间段之一。作为“简单心理”的一名实习咨询师,她平均每周要接待4个来访者,和花费不少于两千元及两到三天的时间投入到督导、案例观摩、线上线下培训课程等自我培训。

肖莉是70后,曾当了20多年的公务员。她穿一件灰色风衣,待人客气而有分寸,但一提到心理咨询,脸上的表情便生动起来,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

肖莉决定做心理咨询师是在年。那年4月,她参加了一个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朱建军开办的“回归疗法”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坊。在这次学习中,肖莉窥探到自己面临的中年危机,发现自己一直想要的是自由,但却从来没有付诸实践。她的内心受到震动,决心辞职,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肖莉的经历,是中国当前众多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的缩影。过去十年间,由于大众心理咨询需求激增,中国心理咨询行业迎来井喷式发展。不少人会以心理咨询者或爱好者的角色接触心理咨询,一旦“入坑”无法自拔,兜兜转转于各类培训班间,患上“学习型人格障碍”,踏上一条漫无止境的“求学路”。

点开读吧:白酒一端,啤酒就干,谁定的规矩啊

点开读吧:还真是!理解你的人不需解释,不理解你的人解释也没多大用

点开读吧:女孩成长,总是要比男孩更难一些

点开读吧:摊上这样的县委书记,简直就是灾难

点开读吧:如果没有酒,世界不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入坑”与深陷

在“回归治疗”的工作坊中,老师要求同学们依次以“焦虑”“欲望”“策略”“行动”“检验”与“诠释”为一个圆的关键点,描画出自己的回归循环圈。这是一种原创的检视人的欲望与行动是否一致、是否迷失自我的本土疗法。肖莉以“害怕自己不够优秀”和“害怕自己失去自由”两种焦虑为起点,先后画了两个循环圈。她的第一个循环圈画得圆满。从小到大,为了让自己“更优秀”,她不断努力,一路成长为他人眼中的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画第二个循环圈时,她发现自己为之采取的行动几乎为零,“人都傻掉了”。她想明白人为什么而活着,之后陷入焦虑和抑郁状态一周多。和她一起参加工作坊的30多人中,也有不少人的职业轨迹就此发生改变。

出于对人的好奇,肖莉从事心理学相关职业的想法从小就有。大学没能报考心理学专业,年,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开启后,肖莉在年就拿下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国内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发达,彻底催熟了心理咨询行业。年,曾学习过心理学的黄伟强在两次创业失利后创办了互联网心理服务平台——壹心理。目前,平台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万人,参加心理咨询师专业培训课程的近10万人次,单个爆款课程营收超过万元。

“大众对心理学的认知偏见和羞耻感是整个心理学市场发展初期的最大瓶颈。”黄伟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所以公司先从内容入手教育用户,再开展服务。年,还在中央财经大学担任心理咨询师的简里里在豆瓣上接到各类心理求助,两年后,她创立了简单心理。通过这一平台,来访者可选择视频或者面对面的形式咨询。在业内,寻求心理咨询的人们被统一称为来访者。

肖莉曾在年至年出国工作。年回国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77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