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43.html
Background近期韩剧悬疑类题材不少,有朋友推荐说这部是“一定要看的良心剧",利用周末看完两集,在网上了解到编剧的企划意图:是根据真实案件进行的剧本创作,杀人犯是一个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因此杀死幼小的孩子却毫无负罪感。原本以为罪犯会在监狱忏悔反省,然而并非如此,他们缺乏这样的能力,失去家人的遗属,会抱有多么愤怒与委屈的心情呢?也许他们会希望,如果恶魔一样的罪犯没有出生该多好啊!

关于这类缺乏共情能力,具有反社会人格的罪犯,研究发现,他们中很多人存在基因变异。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代号MAOA。这是第一次发现某个基因和人类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某些家族中,MAOA似乎要对延续了5代人反社会行为负责。年,记者安·吉布森开始把MAOA叫做“Soldiergene战士基因”。这个绰号延续下来,让MAOA更加声名远播。

该基因其中一种形式MAOA-L,被发现与暴力和攻击行为有很大联系。年,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凯文·比弗发现,携带MAOA-L基因的男孩更容易参加犯罪团伙,更容易在打斗中使用武器。事实上,MAOA-L其实相当普遍:1/3的白人都有这个基因,但他们大多数和犯罪团伙没有关系。

与MAOA-L有关的行为包括:抑郁、焦虑、注意力缺失、多动症、厌食、精神分裂、神经质、赌博成瘾、吸烟、酗酒等等。该剧用了“精神变态”形容罪犯,个人觉得并不适合,因为此类罪犯存在基因变异,并非我们世俗意义上的精神病人,很容易令大众与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混淆引发歧义。同时具有反社会人格特征的人不一定都是罪犯,罪犯也不都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者。

据说我国年曾经有政府支持的研究,研究人员从少管所的少年犯收集血液样本,分析其基因,与类似年龄的普通少年和非暴力少年犯的基因进行对比,寻找促使暴力行为增加的“战士基因”。这些少年犯犯罪时年龄最小只有14岁,他们的罪行包括了抢劫、袭击和谋杀。但在花费了数百万和数年的努力后,项目悄悄的宣告了失败。项目的一位首席科学家说,研究发现,相比环境因素基因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对约名少年犯的候选“战士基因”的分析没有发现基因和暴力行为之间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他说,遗传只是一个驱动力,而环境的改变则能导致一个人行为的改变。

在HarvardUniversity公开课中,Tal教授讲述积极心理学时提到人一生的遭遇,受基因影响的占50%,环境影响占10%,个人自身占40%。如果说罪犯的形成,先天因素占了一半,还有后天的一半因素,并非完全没有改变的可能,该剧探讨的应该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后天因素尽量减少这类人群对社会的不良影响才是有意义的吧?

韩剧中有不少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80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