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饮食 >> 心理学读懂抑郁症的本质,打破思维牢笼
本文隶属“专栏”:《认识自我|心理定位+自愈》,专题:“抑郁症”,第三期内容。
专栏(主讲):人格障碍、性格缺陷、心理定位、觉醒思维、疗愈自我。
专栏/内容(分类):心理健康;专栏/文章(性质):付费专属内容。
以"人性"为框架,"心理学"做辅助,专栏下设有多个专题--五个大的专题下又设有多个小的专题。
致力于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最晦涩难懂的人性理念、心理学概念,协助解决您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个问题。感谢您的支持!
注:本文余字,建议收藏,空闲时再细细品读!(叶本心)
什么是“抑郁症”?这是一个悲伤的话题,其实许多人都误解了“抑郁症”!
人们常以为抑郁症就是所谓的“想不开”,于是乎有些人会通过如:辱骂、责骂、嘲讽等方式,渴望把对方“骂醒”或“吓醒”;
也有人会通过如:冷漠、冷淡、冷落等方式与对方相处,渴望能将对方“唤醒”!
殊不知,类似的做法,毫无作用,甚至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许多因素导致的某些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实际上只是“抑郁心境”或“抑郁情绪”罢了。
也就是我们下文(性格专栏中)提到的“情绪问题”或“心理问题”,有别于“精神范畴”!
如:“抑郁情绪”,只是人们“以为是”抑郁症!但远没有到这么严重(精神疾病)的程度。
抑郁的“本质”及“诱因”!抑郁症,包括其他的心理疾病,大都与“心理、生理、社会”这三个因素分不开。
生理方面,这里就不展开了!简单说几点。
1、天气不好的时候,人更容易“抑郁”;
2、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的男人,更容易抑郁;
、怀孕期间的妇女,更容易“抑郁”;
4、月经前一周、产后或更年期的妇女,更容易“抑郁”。
……
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
主要是一个“思维牢笼”的问题,前两期内容我们做了详细的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查阅!
好比说:我们用错误的公式去解题。这就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原理大致如下:
1、错误的公式,即使得出了结果,大概率也是错误的结果。
2、不断出现错误的结果,致使我们“懊悔”:为什么当初不好好学习,不记住正确的公式。
也或者,我们会陷入愤怒之中——“浪费了这么多时间,气死我了”!
、遗憾、懊恼、后悔、愤怒等负面情绪的出现。
必然就会影响当下任务的进程,进而导致这类情绪(再次)重复出现,导致时间重复浪费,导致结果重复失败。陷入“恶性循环”!
4、最终,所有的不满将会以“抑郁症”的形式表现出来。
当身体厌倦了重复出现的负面情绪,厌倦了种种抗拒与压制(意识与现实相互对抗或压制),自杀的念头便会一直萦绕在脑海,痛苦不已!
此时,自杀便成了抑郁症患者的“向往”,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解脱”!
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该怎么办?一、有了念头,及时“干预”在“性格专栏”中,我们讲过这么一段话!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人格上的缺陷,面对不同的对象,身处不通过的场合,我们会有不同的反应或情绪。
例如:自卑、自负、强迫、焦虑、悲伤、恐惧、忌妒、憎恨等。
不同的事物,诱发的不同程度的如:焦虑、悲伤等情绪,仅仅只是“情绪问题”!
不要盲目上升到“心理”或“精神”的层面。
1、情绪问题,自己一般可以消化,大约一周左右。
2、心理问题,需要一定的外力介入,大多数人,其实也可以自我疗愈。
、精神问题,医院检查,如若确诊,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这个很重要!
精神问题不加以药物辅助治疗,基本没有痊愈的可能性。
解决问题的根本,是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否存在)!
在“抑郁症”(专题)的第一期内容,我们提过一些“可能是”抑郁症的状态。
如果你发现命中了其中的一些特征,且到了几乎“不能自控”的程度,请一定要重视起来!
二、感到痛苦,不要“强撑”抑郁症一个很明显的表现:中、重度患者,很难“自我控制”!
如果处于这样一种表现却不重视,渴望“强撑”或“让它自己好”,只会导致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到达不可挽回的地步。
一旦有了“我可能患上了抑郁症”的念头,并感受到了“痛苦”,就应该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
1、不要害怕。
到当地的“医院的精神科”,或者“精神专科”医院就诊。以更好的确定自己
剩余65%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