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独钓寒江雪(男,35岁,中学教师):朱老师,其实我对心理学一直很感兴趣,大学期间也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曾经有兴趣从事心理咨询职业,但迟迟没有切实去行动。现在做中学教师已多年,这次咨询老师,有两个问题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指教:一是如果我想从事心理咨询这个工作,应该怎么起步和规划:二是同事们都认为我有“回避型人格”,我自己也感觉自己在很多事情上,总是存在犹豫、逃避心理,而缺乏说干就干、直面问题的勇气(比如想做心理咨询师的梦想一直停留在“想”的阶段)。我想大致了解一下主要有哪些类型的心理障碍,如果是属于某种人格应该如何处理。谢谢朱老师!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规划问题,我们提供基础知识学习培训、考证(中科院心理所颁发证书)、实操培训一条龙服务,手把手零基础培养心理咨询师,有意愿可私聊联系;关于人格障碍问题,近期咨询的人比较多,在此统一梳理一下,作为集中回复。

所谓人格障碍,是指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发展起来的严重人格缺陷,或者人格在总体上不适应的一类精神异常。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但与“有病”还是有一定距离,所以尽量作为参考,不要对号入座,更不要胡乱给自己加标签。如感觉心里困扰确实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应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若水三千心理咨询师)进行系统辅导。 

 

 

01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和缺乏对他人的公感性。表现为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认为自己应当被视作“特殊人才”,认为自己的想法独特,只有特殊人物才能理解。

具备以下所列5项以上(不一定当即表现出来,下同),即可能为自恋型人格: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   2.自我中心,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   4.坚信他   5.对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无限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   8.习惯自我   9.有很强的嫉妒心。 

   

02表演型人格障碍

     亦称"癔病人格障碍""寻求注意型人格""戏剧化人格”等。以人格不成熟、过度情绪化、行为夸张为特征。表现为感情多变、容易受别人的暗示影响,希望领导和同事表扬和敬佩自己,喜欢出风头,热衷于参加各种人多的活动,常以外貌和言行的戏剧化来引人注意;经常感情用事,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喜欢幻想,言行与事实往往相差很大。      具备以下所列5项以上,即可能为表演型人格:      1.如果自己不是注意的焦点将感到不适。      2.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性引诱以及夸张的行为特点。

3.情绪夸张且多变。      4.对于自身外表持续不断      5.说话方式夸张让人印象深刻但往往内容空洞。      6.展现出戏剧化、夸张的表情状态。      7.过于      8.经常高估与他人关系的亲密程度。

 

03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有类似分裂症的思维和情感异常及行为怪异,但没有典型的分裂症性紊乱和确切的起病,其演进和病程通常呈人格障碍特性,亦称边缘型分裂症、潜隐性分裂症。表现为孤独、沉默、隐匿,不爱人际交往,不合群,既没有什么朋友,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显得与世隔绝;常做白日梦,沉溺于幻想之中。其对人少的工作环境尚可适应,但人多的环境及需要较多交往的工作则比较难适应。

具备以下所列5项以上,即可能为分裂型人格:   1.经常产生牵连观念(未达到关系妄想程度)。      2.经常有一些古怪想法或魔术思想并深信不疑(如:迷信,特异功能,读心术或通心书,心灵传感或者第六感觉等)。   3.自认为有不同寻常的知觉或身体幻觉。      4.古怪的(比如含糊的、隐喻的、过分推敲或刻板的)言语。

5.经常出现猜疑心理或偏执观念。      6.认为感情不适合或者受限制。      7.经常出现常规环境下难以理解的行为或者表现。      8.除一级亲属以外,没有亲密的或者知心的朋友。      9.过分的社会焦虑,往往伴有偏执性的恐惧感,对一些社会现实缺乏客观判断。   说明:分裂型人格并非等同于精神分裂症,但伴有精神病性表现的心境障碍、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或者某种普遍性发育障碍。      

04攻击型人格障碍:

   这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亦称暴发型或冲动型人格障碍,最主要表现是冲动和敌对性。

具备以下所列3项以上,即可能为攻击性人格:      1.有肯定的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      2.行为爆发不能控制。      3.不能控制或不适当的发怒,易与他人发生争吵或冲突,特别是行为受阻或受批评时,容易往敌对方向理解。   4.情绪变化反复无常,不可预测且不不够稳定,尤其易爆发愤怒和暴力行为。      5.生活无目的,不能事先计划或不能预见将会发生的事件或情况,做事缺乏逻辑性和坚持性。

  6.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要么与人关系极好,要么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      7.有时候会有自伤、自残行为。

     

05强迫型人格障碍

  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常,举止是否恰当,因此表现得特别死板。如走路时有数路旁电线杆的习惯,锁上门后反复查看等。疑虑过分,自信心不足,总有一种不完善之感,过分谨慎小心,遇事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很少标新立异或独创。事事都追求尽善尽美和完整精确,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反复检查核对、追本溯源、怕出差错。甚至经常要求别人根据其思维方式和习惯行事,有时妨碍他人的自由。

具备以下所列3项以上,即可能为强迫型人格:   1.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而不太顾及工作效率。    2.希望别人也按其设定的框架和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      3.犹豫不决,经常有选择性焦虑、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      4.不安全感较重,凡事穷思竭虑,反复考虑计划是否得当,行为是否“做对”,反复核对检查,唯恐出现疏忽和差错。   5.拘泥细节,注重“程序化”,不遵照设定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      6.对任何结果缺乏愉悦和满足体验,多处于悔恨和内疚中。      7.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谨小慎微,缺少开阔性和人际往来。 

     

06回避型人格障碍

  亦称逃避型人格障碍。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或问题多采取回避态度消极应付。被批评指责后,会觉得自尊心受损而陷于痛苦,且很难从中解脱出来。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而被人“看扁”,即使参加集体活动,也多是沉默寡言。在处理问题时往往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很难下定决心、迟迟不见行动。多数情况下安分守己,习惯按部就班,从不做冒险事情。工作中可能被领导视为“积极肯干、工作认真”,但对其委以重任时,通常会想方设法推辞,从不接受“分外”工作。

具备以下所列4项以上,即可能为回避型人格:   1.很容易因他人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基本没有好友或知己。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不愿卷入他人事务。      4.行为退缩,对需要自己主动作为、或需要人际交往的工作或活动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自评较低,在社交场合总是各种顾虑、沉默寡言。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暴露弱点。      7.对于不在自己常规理解中的事情,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和风险,为自己的逃避找借口。

7偏执型人格障碍

     又称妄想型人格障碍,其主要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情绪偏激;嫉妒心强,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喜欢说教,好为人师,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习惯从个人认知出发,主观性大;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亲人对自己不好等。多数在家不能和睦,在外没有朋友,别人对其敬而远之。

具备以下所列3项以上,即可能为偏执型人格: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常有“阴谋论”,以不合理信念将周围的人和事理解为某种“阴谋”。      3.易产生病态嫉妒,并对妒忌对象无端敌视。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斤斤计较,对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其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或事实,比较固执己见。   8.过分怀疑恋人或伴侣不忠(不是妄想)。

9.存在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不惜告状、打官司,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10.固执地相信或固执地不相信,多数情况下对外界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

     

08依赖型人格障碍

  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渴求,这种渴求与真实的感情无关。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处事懒散、心理脆弱,宁愿放弃自己的喜好趣味、人生观,只要能找到依靠、时刻能得到别人对他的照顾和温情就心满意足。由于处处委屈求全,易产生无助感和压抑感,不敢有自己的自主行为或主观想法。

具备以下所列5项以上,即可能为依赖性人格:   1.在没有获得他人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通常不能作出决策。   2.过于依赖别人帮自己做决定,通常有无助感。   3.不顾原则迎合别人,因为害怕被别人反对或遗弃。   4.缺乏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非常害怕孤独。   7.当亲密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担心遭人遗弃并经常被这样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09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多见于男性。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其主要特征是:极端自私冷酷、容易冲动、对他人和社会有仇视心理;往往受偶然动机驱使,违反道德法纪而不以为然;出现伤害或犯罪行为几率极高。

具备以下所列大多数表现,即可能为反社会型人格(做出诊断需年满18岁):

在15岁以前出现下列品行表现:      1.经常逃学、闲荡,缺乏秩序感。      2.因行为不端曾多次被学校开除或勒令退学。      3.曾被拘捕或被强制收容教养。      4.至少有两次离家出走,在外过夜。      5.经常撒谎,对长辈无敬畏感。      6.过早发生性行为。      7.过早吸烟、饮酒,或吸毒。      8.经常偷窃甚至抢夺。      9.不止一次故意破坏公共设施。      10.反复挑起斗殴,对斗殴特别兴奋。      11.经常违反各种规章制度,罔顾规则,我行我素。

     在15岁后出现下列品行表现:      12.不能坚持学习或工作,不上学或不工作半年以上。      13.随意旷课旷工。      14.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并没有长期工作打算。    15.不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约束,随时出现违法行为。      16.易被激惹或产生攻击行为,常斗殴或殴打亲人。      17.不履行承诺或义务,言行不一,欠债不还。   18.生活毫无规划,仅凭冲动做事;随意离家出走,居无定所达一个月。      19.不可信赖,撒谎成为家常便饭。      20.行为莽撞凶狠,通常不计后果。      21.忽视或虐待子女,不尽赡养义务。      22.无法维持一夫一妻生活超过一年。

     

10焦虑型人格障碍

     其主要特点是懦弱胆怯、凡事“操心”。一般自童年起就胆小、怕事、敏感怕羞、易惊恐,对任何事都惴惴不安,遇到新情况新事物易发生焦虑反应,呈现出持久和广泛的内心紧张以及忧虑体验。

具备以下所列3项以上,即可能为焦虑型人格:   1.持续性的敏感、自卑、不安全感。   2.对遭排斥和批评过分敏感。   3.不断追求被人接受和被人欢迎。   4.除非得到保证被他人所接受和不会受到批评,否则逃避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5.惯于夸大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尽量回避,但不是恐惧性回避。   6.稳定和安全的需要至高无上,导致生活受到限制。

        若水三千心理咨询师特别提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你从本文中不小心找到与自己匹配的项目,并不意味着你就有所谓的人格障碍;并且任何人格障碍都不是不可救药,只要你愿意走在改变的路上,就能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

若水三千心理咨询师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哪家白癜风医院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wh/254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