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护理 >> 边缘性人格障碍和双相障碍的雷同和差异剪得
导
LEAD
语
一直想尝试着把精神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写的“活”起来,不知道这个算不算?边缘性人格障碍
(BPD)
双相障碍
(BD)
高度的情感不稳定
++++
+++
高度的
冲动性
++++
过度消费、物质滥用、轻易建立两性关系(还能写的更委婉一点么?)、自伤/自杀行为等等风险行为。一贯的决策和行为模式,无需相应的病理性心境背景做铺垫,而是取决于人际关系中的“好”或“坏”、“被爱”或“伤害”+++
抑郁了可以买买买(“包包”治百病),躁狂了更会买买买,背后都有不同病理性心境背景做铺垫。(轻)躁狂状态下(飘了呗)的风险行为可能增多,两性关系也可能一时不那么委婉,但绝大多数是可控的高度的人际关系不稳定
++++
人格障碍的共性特点。BPD最大的人际特点在于其人际破坏源于对他人(人际关系)的过度理想化/美化(瞬时“如胶似漆”)和过度贬损(瞬时“不共戴天”)之间的快速转换+-
发病期可有(未必是一贯的、高度的不稳定和人际破坏),多源于抑郁状态下的自我贬损(自我评价降低、自责、自罪)或(轻)躁狂状态下的自我评价过高(自视甚高、、自命不凡、众生皆浊)及其表露的高高在上的对他人的不屑、指责、贬低、颐指气使等行为;其他时段因人而异,但与“常”人的人际模式大体无异高度的自我意象不稳定
++++
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将去往何处?生活信念/信仰、价值观皆不稳定
-
我还是我,
一样的烟火
“不稳定”
和冲动性的速度
随人生旅途中无数的(自我体验/自认为的)“应激源”快速、剧烈波动,秒速,比翻书快!多数不需要持久而显著的阶段性心境背景改变做铺垫,可谓风平浪静下的暴风骤雨可由某个/某些(数量可计)应激源触发,“不稳定”表现往往需要以天、周、月乃至年来计的持久而显著心境改变做铺垫,如持续一段时间基础上的低落心境背景下的烦闷、焦躁的“易激惹”,或高涨心境背景下的高高在上的“易激惹”高度的内心紧张感
++++
紧张感多源自人际关系中的“被抛弃感”(对此极为恐惧,一直竭力避免,却一直“被抛弃、被放弃”)、“受伤”、“不安全感”乃至“被迫害感”+
多发生于抑郁发作状态下,多为无明确指向的莫名紧张不安、焦虑、激越表现;(轻)躁狂状态下呢?——放飞自我,让别人紧张去吧高度的
空虚感
++++常态
++
抑郁状态下可以是情绪低落的核心表现,但并非常态
低自尊
++++
++
抑郁状态下可有;躁狂状态下,还是伤别人的吧
内省力
-
“都是你的、你们的、Ta的、他们的错,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可以有majordepression的表现,但抑郁多源自“受伤”,而非强烈内省的负性自我认知。即使对他人发动攻击(aggression)后也很难内省。+++
抑郁状态下多表现出强烈的指向自身的负性自我认知,“都是我不好,即使别人对我不好也是因为我不好”。抑郁和躁狂状态下可以有攻击性(aggression),事后(经治后)多有悔意、自我反省。超价观念
++++
贯穿人生旅途的与人际应激相关的超价观念(偏执观念)甚至可接近或达到某种相对系统性妄想的程度,故可能会被诊断为精神病性障碍。++
低落vs高涨状态下各有超价
自杀/自伤
风险
+++
任何有关自杀和自伤的风险都是高风险行为,尽管或可能会有威胁性质的自杀/自伤姿态,也要严肃的当Ta是真的!++~+++
任何有关自杀和自伤的风险都是高风险行为,要严肃的当Ta全是真的!核心防御机制(病理源头?)
分裂机制:非黑即白、全或无。好的人全是好的(可以立时甜蜜蜜),不好的人全是坏的(可以立马掀桌子)。不好说,因人而异、各有各的吧(说实话,笔者真心不太懂防御机制!)共病
可以有!参见下图中的casereport。BPD患者中分别有10%可以有双相I型或II型障碍,分别有20%和10%的双相II型和I型障碍患者同时满足BPD的诊断标准。数字有点烧脑,请自行揣摩多还是少。BPD其
实是双
相障碍
的一个
亚型?
问元芳?
诊断
兼顾人格维度+精神病理维度(当下原则:如当前满足相应疾病如抑郁症、双相障碍、或某种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就给出相应诊断)兼顾精神病理维度+人格维度
治疗
建议心理治疗为主+必要的药物治疗(针对相应的精神病理维度)
建议药物治疗为主+必要的心理治疗
来源:
作者:吴志国
编辑:刘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