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假如婴儿也有朋友圈
看完这些图片,你是不是会心一笑,然后就一笑而过呢?婴儿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如果家长不能很好地识别,恰当地对待,势必会遗留下一些问题。
定时喂奶,好不好精彩内容婴儿通过与母亲的互动感知世界,最终形成自我意识。母亲的喂奶方式,直接影响的是孩子性格的形成,而幼儿早期性格一旦形成,后期将较难得到改变。
定时喂奶,出现的问题就是,婴儿还没能表达自己喝奶的意愿时,奶就来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不停地给婴儿喂奶不断地强化了其无意识中的感受——外部世界是美好的,让其长大后在人际中变得容易轻信他人;二是时间一到,奶自然到,容易形成婴儿的依赖性,长大后缺乏自我独立的性格。
从心理学的角度,最好的喂养方式是按需喂奶。当然前提是家长通过观察,了解孩子大致的喂奶规律,比如5个小时左右就饿了,根据规律,到了时间,如果孩子饥饿哭闹时,就及时喂奶。而其他时间段里,没有特殊情况,不主动给孩子喂奶。
孩子哭了,抱不抱很多家长信奉源自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哭声免疫法”——“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
“哭声免疫法”因为见效快,让妈妈省心省力,曾在美国风靡一时。然而事实是,该育儿模式下长大的孩子,出现诸多问题,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或者精神分裂。最终,此方法终于被欧美深深反思和摒弃。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0-1.5岁的婴儿还处于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如果得不到及时、充足的照料,可能会让他们产生持久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
通常婴儿在5-6个月的时候才会出现对父母亲的依恋,而一直到2-3岁时才能理解照料者的需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并逐渐建立起更复杂的双向人际关系。而在此前,婴儿哭泣得不到妈妈的怀抱,其体验到的就是自己不好,体验到的是被抛弃的感觉,这会让婴儿无形中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影响其长大后亲密关系的建立。
很多家长担心,当孩子哭泣时,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会不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依赖,无条件满足会不会变成一种溺爱?事实上,答案是不会!“依恋理论之母”、英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做过调查发现,如果妈妈能对婴儿的啼哭做出迅速的反应,那么孩子啼哭的频率就会越来越低。这是因为父母敏感、高反应性的教养方式能够有助于防止婴儿变得高度焦虑,所以易于安抚。
当孩子哭泣时,请不要吝惜给他一个温暖的怀抱,当他在婴儿期充分得到爱与温暖时,他的人生也将能感受到更多的爱与温暖。
什么时候与孩子分床睡
孩子在3岁以前属于母婴依恋期,这个阶段一般建议母婴同床。通常意义上的母婴同床,是为了保证安全依恋的建立,当孩子感到饥饿、寒冷、黑暗、有便意时,父母能及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培养安全依恋。
然而,母婴同睡一张床,也会存在着母亲翻身压到孩子、闷到孩子等风险,还可能影响母亲的睡眠质量。因此,目前更提倡的是在大人床的旁边放一婴儿床,孩子独立睡婴儿床上,当孩子哭闹或有需要时,父母能及时地照顾到孩子。
对孩子而言,分房睡,意味着在房间里看不到父母亲,感受不到父母亲,一个人面对黑暗,甚至是内心的恐惧,确实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分房睡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3-6岁期间,是孩子分房睡的最佳时期,越早顺利地完成分房睡的孩子,在心理独立性的发展方面会表现更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钱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