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头像逼不死处女座
今年的最新数据,强迫症已经成为全球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中国的强迫症患者约有万,美国的强迫症患者人数在万左右。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多少有些强迫性的习惯。在果壳网一个关于强迫症的帖子中,网友列举了自己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强迫行为:走路一定要跨过同等数量的砖块、每小时都要洗手、调整电脑音量一定要是5的倍数、上下楼梯都要数台阶、碗里的米一定要吃到一粒不剩,其他例如锁门强迫症、整理强迫症、开关强迫症等例子更是不胜枚举。那是否有了这些行为,就会被定义为强迫症患者呢?
图片右上角是否让你抓狂?
根据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研究结论,并非如此。在强迫症的界定中,首先分三个概念:强迫倾向、强迫型人格障碍、强迫症,三者的病理严重程度依次递增。类似上文中这些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如果不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不会让人感到痛苦不堪,那么只能算是强迫倾向,这在大多数人身上多少都有体现,并不能算是医学意义上的强迫症。
而后两者——强迫型人格障碍和强迫症,则要相对严重得多,属于心理异常。如果你的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非常多非常严重,在生活中事无巨细都过于完美主义,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心情,那么这就属于强迫型人格障碍。强迫症的表现则最为极端:在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非常严重的基础上,还伴有反强迫——因为自己的强迫行为感到痛苦,却又无法控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在处于长期强迫与反强迫的矛盾中所感受到的痛苦程度,是强迫型人格障碍所远远不及的。
强迫症的自我初步排查
在生活中如果有着某种强迫行为,如何鉴别自己是否患有强迫症呢?专家们给出了一些初步的鉴别方法。林紫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邵?颖认为,从心理健康角度上鉴定一个人是否患有强迫症并没有那么简单,从自我排查的角度,如果你最近经常情绪焦虑,有强迫性的行为重复,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么就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了。
专业心理咨询师何昕颐在知乎上发言称,强迫症与非强迫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为这些行为感到痛苦、懊悔。一般的所谓完美主义者则只是因为事情做得不够好而感到难受,进而想如何改进。“比如数窗户,强迫症患者会觉得不该数,但一边又使劲数,其痛苦可想而知;但完美主义者只会觉得,恩,这次数得不够快,下次再来。”
按照以上标准,《老友记》里的莫妮卡是否已经迈入强迫症患者行列?
此外,有更科学详尽的方法能让你为自己的强迫程度进行自测,从而断定自己是否为强迫症患者。这一测试来自全球著名心理健康测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这套年编制而成的心理自测试题曾被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等专业机构使用,并根据时代与社会状态不断更新,沿用至今。如果你怀疑自己是否患有强迫症,那么请开始——
请回答一周内你是否有过下述情况,根据程度对每个条目进行评分:没有是0分,很轻1分,中等2分,偏重3分,严重4分。
1.头脑中有不必要的字句挥之不去。
2.忘性大。
3.担心自己衣着不整或仪态不端正。
4.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5.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不犯错。
6.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7.做决定很难。
8.反复想无意义的事。
9.注意力难以集中。
10.必须反复洗手/点数目。
11.反复做无意义的仪式动作。
12.常怀疑自己被周围物品弄脏。
13.总担心亲人,做无意义的联想。
14.出现不可控制的对立思想。
把每条得分相加,如果总分超过20分,那么你很有可能患上了强迫症,请尽快向专业心理医生求诊。
头像能逼死“强迫症”?
最近,白癜风该怎样治愈白癜风发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