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轻飏第五期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自体课4

在这一主题的下半部,魏老师以自体心理学角度解读了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一类表现是看起来很有活力,但那是种假活力——即便外在表现如自我感觉良好、工作人际很积极等等,但那之下是低自尊与抑郁的内在——“对不被照顾的无价值感与被拒绝的深刻体验、对回应的无休止渴求、对安抚的渴望。”

听上去像是被吹很大的气球,内在是空的,需要不断用空气充满,维持一个虚假庞大的外在,但因为强撑,所以更为脆弱敏感。

魏老师给我们讲解这一部分的时候谈到,那种无价值体验是原发的,得不到有效控制,除非找到新的提升自尊方式。听上去无论是水平分裂渴望的肯定和赞赏,抑或是垂直分裂通过成就实现和目标征服,都是用外在的东西来填补内在的虚无,饮鸩止渴能解一时之急,但并不能真正让内在充盈起来。

自恋型人格障碍比较偏向于垂直分裂。当这一类来访在咨询中得到咨询师足够的抱持后,会逐渐向水平分裂位置移动。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尽管表面热闹,但是内心孤独,现实中人际关系也大多糟糕。同时大多会有性欲化表现,比如频繁手淫——因假活力下的内在感受是抑郁、低价值的,通过自体刺激可以反制内在的抑郁和死亡感的体验。

像是通过性欲化的防御机制,获得内在的存在感与重量感,抵御那种自体失重、空虚的感觉。性是较为深刻的体验,这一生理特征很容易让人固着于此,同时,性也直接与自恋联系在一起,当性的感觉被激活或被满足时,自恋的力比多也会被唤起。

身体自体的感受更先建立。这样来看,我们也比较容易理解性这一纯粹生理体验与自恋的相关。之前课中就提到过身体自我这一概念,孩童时期会先建立起身体自我,比如一个孩子会希望向父母表现自己的身体,也希望自己的身体得到赞赏、认可和喜欢,被认为是漂亮的、完美健康或有力量的。临床上疑病症往往是自恋受挫的表现,即身体随时面临崩解的可能,当疑病症再严重就会到精神病性的程度。

我们在南希的《精神分析诊断》中学到,对于人格发展水平的划分是神经症水平、边缘和精神病性水平。在自体心理学中不是这样划分,三个水平分为神经症水平即常态水平、自恋人格及相关行为、精神病性水平(其中包括严重边缘)。这种划分,理解因为从自体心理学角度更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南昌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24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