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实习的时候恰好清闲,于是打开知乎逛一逛,被一篇题为《发现自己是边缘性人格,怎么办》的文章吸引,如此新颖的人格障碍名词,还是第一次听呢。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始终觉得,一个人从健康心理发展成变态心理,不外乎是儿童时期遭遇重大创伤或者与父母亲建立亲密关系失败造成的。于是当我搜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后,发现果不其然。

(这是篇很无聊纯理论的文,慎重点击下文)

边缘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缩写:BPD)又称情绪不稳定人格障碍,简称边缘人格ICD-10,是一种B型人格疾患。它的主要特征是精神上,行为上的极端对立表现的同时出现。边缘人格因介于健康、忧郁症、精神官能症、精神病这四者之间的边缘,故称为边缘人格。他们和一般人一样拥有健康的部分,因容易遇到一点小事就感到受伤,无法控制冲动的欲望,做出自我伤害、伤害他人……等破坏性的行为。其他症状可能包括当面临着一个时间有限的分离情况,会出现强烈的被抛弃恐惧感、绝望和不恰当的愤怒。

症状:

1、伴随忧郁或敌意的强烈情绪

2、由于过往的冲动行事,经常出现自我伤害行为

3、因自我认同问题,导致社会适应困难

4、出现短暂的精神症状,常在非预期情况下情绪失控

5、在非结构性的心理测验(按:像罗夏克墨迹测验)中出现失神或退化反应

6、在依赖关系中,情绪时好时坏的迅速摆荡,形成不稳定的情感关系.

病因:

1.童年时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或受到极大创伤如:身体或性方面的虐待

2.多数病人的童年与家人分离,被忽视,双亲有冲动和忧郁的特质

3.幼年时就被迫担起成人的角色或角色替换

4.人格成熟的过程受到阻挠,与父母分离并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受到破坏

在精神病患者眼中,由于他们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大脑中认可了自我伤害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而且因为愧疚感的缺失导致自我伤害和伤害他人的行为会持续发生。想要从根源解决问题,不仅是阻断他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改变认知,并对症下药。

但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对自己的行为有较为清晰的意识,他们拥有正常的辨别能力,所以当他们进行盗窃、过度消费或危险驾驶、多重性行为之后,会比一般的精神病患者更加痛苦,他们因为自己行为感到羞愧和内疚,从羞愧和内疚中感到情绪上的痛苦,然后体验更强的冲动行为去舒缓新的痛苦。长久而言,冲动行为与痛苦情绪经常交替运作。

那么边缘性人格的人为什么会感受到痛苦呢?

上述有讲到,患者由于与父母、朋友等无法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导致了他们常常否定自己。而且一旦他人无法满足自己的理想需求,比如遇到父母的沉默、上司的责骂、朋友的否定都会产生强烈的被抛弃的感觉。于是通过自残等方式获得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37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