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心理科普帮帮我管教外甥跪求方法
作者:韦志中播音:毛国梅
帮帮我管教外甥!跪求方法我想问个问题!我大外甥都初三了!本身就有癫痫!医生不让看手机电视!但是他自觉性真的很差!我和他妈都不知道怎么指导了!跪求方法?
从“跪求”分析控制性人格心理问题描述是这样:“我想问个问题!我大外甥都初三了!本身就有癫痫!医生不让看手机电视!但是他自觉性真的很差!我和他妈都不知道怎么指导了!跪求方法?”
一、分析“跪求”背后的心理动机看了这个问题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不太好的,因为这里边很多词语和标点符号的用法。请注意,“我想问个问题”用的是感叹号,就是她加了很重的感情。“我大外甥都初三了”,用的是感叹号。“本身就有癫痫”,又用的感叹号。在她这一段表述里面,一共用了六个感叹号,一个问号,问号前是四个字“跪求方法”。
她用了这六个感叹号,没有句号,也没有省略号及其他符号。这是第一点。她在给你讲话的时候,她用的情感,句句都是带着一种叫做“爱势汹汹”的态度。大家听过一个词叫“气势汹汹”,你有没有见过一个人“爱势汹汹”地跑过来?
“爱势汹汹”当然也有两种方式。我要爱你,你站好准备好,我要爱你了!爸爸妈妈对小孩说:“注意了,我要爱你了!”抱着他,把他搞窒息了。说我爱你,我疼你,你不要说话,不要吭声,我怎么可能会害你?你听我讲嘛,你要穿厚一点,有一种爱叫妈妈认为你冷,有一种爱是妈妈认为你饿,有一种爱叫妈妈认为你睡不着,等等。这叫“爱势汹汹”。
“爱势汹汹”的人,其实是带着一种强烈的情感过来的。这六个感叹号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问话的人,她是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呢?是“爱势汹汹”的行为方式。这种方式是我向你求助,你来爱我,你来帮我,这是不能够不回答的。因为我有六个感叹号。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心理动机,有故事可以谈。
这是第一点,就是提问者用了六个感叹号,表明了她是一个爱势汹汹的人。爱势汹汹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就是用情感覆盖你,侵犯你,让你不能够说“不”的人。我当时第一感觉就是我要回答她。
她这话里边“我想问个问题!大外甥都初三了!”“都”这一个字,就把提问者的内心暴露了。你说“韦老师不是心理咨询专家,怎么变成文学家了?”你要知道,任何人的语言行为都表达了他内心的心理动机。说话的时候,为什么同样用骂人的语言,听到的人有的觉得是亲切的?有的人听到的就是你骂我、侮辱我呢?因为他传递的情绪气息不一样。“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这个孩子就感觉他爱我。“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语气不同)这个孩子就觉得你在否定我。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家请注意,说话背后隐藏着人格。这个人的情感表达方式,这个人对待他人的行为模式,都在这里面完全体现了。
她用了一个“都”,“我大外甥都初三了”,什么意思?就是来不及了,这个时候你还不努力,你应该干什么?你在很多场合都听到这样的话,“都什么时候了?”
“你都多大了,还不挣钱?”这一个“都”字是对对方完全的嫌弃和否定。
做心理学家就是要真诚,揭穿你背后的动机,你长期的不良模式。如果我不揭穿的话,你还会继续以这种方式对待别人。第二点就是,“都”就表达了对对方的态度。“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这是嫌弃,这种嫌弃这里边就有否定,就有控制。
“爱势汹汹”是一种控制,而这种嫌弃和否定也是一种控制。为什么?当否定和嫌弃你的时候,你会产生什么感觉呢?你会产生内疚感。让对方产生内疚感,就是内疚教育者常用的教育方法。中国的家长老师都喜欢用内疚教育的方法,我说一些话让你产生内疚感,然后你就就范了,听我的,按照我的意愿去走。喜欢用内疚教育的人和喜欢“爱势汹汹”的人都是控制型人格,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去控制别人的人。
“医生不让看手机电视!但是他的自觉性真的很差!我和他妈都不知道怎么指导了!跪求方法?”这一跪不得了,让我感觉有个东西要控制我。看了这一段文字,我是这样回答她的:既然你这么喜欢跪,你给你的外甥去跪,看看有没有效果?你跪我求一个方法,还不如跪你外甥,看看怎么样?
我用这种方式是反其道而行之。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从背后操他的老底。一般的咨询师很容易上来访者的当。人家来问你问题,你第一时间要热情真诚有爱心地去帮他。但是你不知道,他要来学一个控制的方法,他学一个控制方法来干嘛?去控制别人。你以为他是来求助,他其实是打着一个旗号,我来问一个帮我外甥的方法。这是帮她外甥的方法吗?我要打一个问号的。这是控制她外甥的方法。
她表面是说:我现在很爱我的外甥,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爱他,我们的爱,都不能被他接受。她的潜台词是:我们用尽控制我外甥的方法让他就范,让他听我们的,但是我们都没有办法了。我们给你下跪,给我一个方法,去控制我外甥,不让他看手机。
听起来没错吧,很合理。小孩子在看手机,看电视,他又有癫痫,又上初三了,有什么问题呀?
所以,听起来没有什么问题。我们说控制型人格和他常用的伎俩是什么?叫做披着羊皮的狼,就是他披着羊皮来控制,去达到狼的效果。那么就是说,他要一个方法,因为过去他一直用的这个方法,对待这个小孩。所以,我马上想到一个画面:这个孩子,这个得了癫痫的这个初三的孩子,身边都是什么人?
听这样讲的话,这个问问题的人。可能是孩子他姑姑,或是他姨。但是,她在问题中表述,我和她妈都没办法了。那就说明她跟她妈是站在一个战线的。那就是说这个孩子周围都是什么人?一群披着羊皮的狼。什么意思?就是都在控制这个小孩,都在搞这个小孩。但是,他们都是以什么名义,全部是以爱的名义。
我们今天要搞清楚什么是控制型人格?他们是怎样表现的?当然今天我们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可能要写厚厚的一本书。因为这是一个大问题,弗洛伊德一辈子都在研究这个东西。那么,后来的心理学家一直在研究人格心理学、边缘性和控制性人格、人格障碍的东西。
我们今天的中国教育很多家长用的基本都是内疚教育法,和恶人先告状。请记住,我又说了一个词,前面是披着羊皮的狼,后面是恶人先告状。
你看我什么都没了解。那个家庭我不了解,你那个孩子,我也不了解。我只了解这一段话,我就从这段话里来看问题。当然,这样也就不可能完全客观,那我不想去完全客观,我想把这件事背后的心理学科学的道理和逻辑先说清楚。
你会发现,为什么恶人先告状,而那个被欺负的反而不告状?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被欺负的人他为什么不告状,这是我们等一下能得到答案的。
二、控制型人格操纵他人的策略一段虐待和操控的关系中,受害者即使经常想过要离开,但是他们还是会保持现状。因为他们已经在为了维系这段关系,投入了大量的情感。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两性关系,只要是亲密关系,控制型的关系,那个受害者往往会陷在里边。比如说婚姻里边,那个丈夫打那个老婆,打得不行。老婆每一次都想离开他,过后却没有离开。旁边的人牙都咬烂了,邻居都气死了,但是她还是回家,为什么?因为那个受害者她投入了大量的情感在这里面,她不愿意离去。
所以你会发现在夫妻关系里边,受害者往往不会先告状,也不会先离开。孩子更不可能离开,他去哪里呢?你会发现,近年来,控制型的家庭教育模式当中,有些小孩自杀了,有些小孩得了心理疾病。得了心理疾病,焦虑症、人格障碍和精神病还有癔症、歇斯底里等。
所以你会发现,控制型人格的一个特点就是,首先他是隐性攻击。就是表面上很好,一般人看不到。他利用别人、操纵别人、占上风的时候,受害者甚至不知道已经被卷入进去了.
所以控制型人格的人操纵他人,一般会有几种策略。我个人总结了几种:
第一种以爱的名义他们的幌子就是我爱你,为你好,你不能拒绝。所以,你们要知道,他们以爱的名义,不管是妈妈爸爸对小孩,还是丈夫对妻子,妻子对丈夫,都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披着羊皮的狼。
所以大家要注意那些施舍的人,有些慈善家最后被揭露出来,他们是性侵的人,他们是恋童癖。他们其实以爱的名义,打着爱的旗帜,做了很多坏事。
第二种扮演弱者和被同情者第二种就是表演,我是需要帮助的,我是一个受害者,我是一个贫穷者。所以,好多人他扮演了一辈子弱者,他就是一个受害者心态。他为了达到控制别人为目的,就一直扮演受害者。必须要守住我的犯罪现场,当年你把我们和几个孩子抛弃,你这个没良心的负心汉。孩子也会这样干。小时候由于父母不爱他,造成了他的心理人格上的创伤,长大之后他会不好。他不好,他就不能够一直向上生长,就会以受害者的样子,在爸爸妈妈面前说,我之所以不好,都是你们经常吵架的原因,之所以不好,都是因为你们没有爱的原因。
大家请注意,这些人本身可能是一个受害者,但是他早就已经不再受害了。他被人打过,但是早就处理完了,那个案子结了,他还在那个地方不走,只是为了证明他被某人伤害过。这是不是一种控制啊?当然是。
第三以真诚的名义,披着羊皮的狼我在临床观察到很多这种情况。一般心理健康的人交往,你到我家来,要根据你我关系的熟悉程度招待。不熟悉的,在门口打声招呼就走了;熟悉一些的,来到院子里,坐到葡萄架下喝杯茶;好的关系,今天中午不要走了,到客厅里吃饭;更好的关系,今天晚上不要走了,留下来,在我们家里睡。这都是正常范围。可是控制型的人,他们以真诚的名义,达到对别人的控制。什么是以真诚的名义呢?我对你很好,咱俩关系不错,今天到我家来做客了,我不给你吃一般的东西,我给你吃什么呢,我给你拌一个心肝,叫凉拌心肝,谁的?我的。我把自己的心掏出来。心掏出来了,然后切了凉拌,给那个老王吃。老王一看,受不了了,也不好走了,吃吧。吃完之后老王就欠了我。你吃了我的心肝,我对你好过。你要是不拿心肝给我吃,你就不是人!以真诚的名义控制别人,这是边缘性控制型人格障碍。
过去在我教学生的这么多年,我到处开工作坊,遇到好多人。他们有人喜欢我,个别的喜欢给我买东西、买衣服。遇到这一类的,我一看不对劲,我说:“东西留下,要求带走。”老师喜欢好东西对不对?那么你把东西留下来,你要感激我,你觉得听我的课不错,对不对?你要知道,我不吃你那一套,我就直接把这个给他切掉了。一般人看不到,最后他们就变成好着好着发现不对劲,被控制了。为什么?因为那个人受害者根本不知道怎么会被卷入战争当中了,等他觉察到的时候已经遍体鳞伤了。因为那个人是隐性攻击。他会到处说你不好怎么样。这只是一般的表现,心里边受的伤害,比我们说出来的要严重的多。
这是三种控制型人格的操纵策略。人人都有,连我都有,为什么?因为作为人,一定是要站在“我”的角度把控。我们要掌控,不然的话,我怎么活下去?所以人人都掌控,人人都用方法。跟你最亲的人,他就以爱的名义;跟你远的人,他就扮演一个受害者或者扮演一个施舍者、善良者;还有那跟你有机会成为朋友的关系的什么的,就以真诚的名义。总之来说,披着羊皮的狼,有几十种方法。你防不胜防,总会有一个陷阱让你掉下去。这是人类的心理机制,历史悠久。要不然为什么很多心理学家前仆后继地研究人格动机?你不自己反省,你就根本发现不了。它既能优雅地迷惑别人,又能穿透别人的心脏。
这个时候你发现没有,他上了一个“瘾”,目的就是赢。你发现控制型的人,他在人际关系里,不管以进为退还是以退为进,都是以赢为目的的。在婚姻关系、亲密关系中、在家庭中、教育中普通存在。那个小孩病了,那个小孩是有问题的人吗?那个小孩子是“权宜之病”!不病怎么办?明天要考试,我拉肚子了。这个病是怎么来的?就是为了明天不用考了。人的心理疾病都是应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反应。有人是病给你看,有的人死给你看,有的人是疯给你看等等。但一样的是,他们身边都有一个控制型的人在无形地操纵他们,他们实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挨了一顿揍。
家里面有问题小孩的家庭,你要去观察有哪些暗手、黑手在伸向他们。你发现有一个女人或者男人在生活中过得不开心不幸福,要看一看他身边的人际关系有哪一只暗手在控制。这才是心理学。很有意思的。而且这些黑手都是带着白手套的,黑手不可能亮出来的嘛!有没有两个人要结婚,一见面就说,咱俩谈恋爱,我告诉你我是个边缘性人格。我要陪你一辈子,结婚了,变成揍你一顿,然后再给你下跪,求求你原谅我吧!
所以你要想一想这一跪,是你的控制型的人格特质展现无疑。一般情况,有人说跪,我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因为小时候我一两岁时,我父亲有病,妈妈四处求医,一点办法没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父亲得了癌症,简直无法生活。我母亲扯着我,给别人跪过。这个跪,是实在没什么办法了。他和要控制的跪是不一样的。
再说恶人先告状。就是这个告状本身是什么?就是控制。大老爷啊,他偷我的东西了。昏官会以为谁先告,谁就有问题,拉过来把那个人揍一顿。韦老师,我家有个小孩,我都没办法搞定他了,他也不听我的话,你说这么大了,怎么办呢,天天也不学习,老是看手机,自己没有自制力,听起来很有道理哟。在这里,大老爷坐在大堂上,来了一位妈妈告状,有什么区别?是不是一样啊?“台下民妇,抬起头来,你状告谁呀?”“我状告我那不孝的儿子。”像不像?他老是玩手机,不给我说话,对不对?恶人先告状这个话题,我能讲几天。今天咱们一点点说,你们能够吸收多少就多少,我说的也不见得全对。因为今天我们是一个讨论,我觉得这里边有好多东西还可以挖。
我们再来说一说癫痫,因为问题中涉及到这个病。我早年我做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时候,阅读过好多的早期癔症的案例。我发现这个歇斯底里的癔症患者和癫痫很像,但他们是本质的不同。
他们本质的不同,第一个不同,就是癫痫患者他是属于大脑暂歇性的停止一些功能,突然间停止了,停止了以后比如说我的肌肉控制不住就会摔倒。而癔症是腿先软,腿先失去功能,有表演性的。站不住了,残废了,成了一个瘫子。医院检查,没有根本性的病变。但是他是走不了路了。医生建议就是去看心理医生。这个癔症也会倒下,但是它会慢慢地倒。
我们从现代的心理学医学研究来看,癫痫的小孩子都伴随着抑郁、自卑,孤独、悲伤,这些心理特质,这是第一个。提问者的这个外甥,他是需要爱,而不是批评,也不是需要什么学习方法。你们没有把小孩教育好,是自己应该感觉惭愧而不是理直气壮。这一点我是以心理学老师的身份说的。
即便他的癫痫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一般也是一岁以前发病率高,慢慢的症状就会减轻消失,那为什么现在还会有呢?他一受心理的刺激就会发病,比如说他一旦感觉到被控制攻击就发作了。它发病率高,或者是不发病,完全取决于身边的人,而不是取决于他自己。他只是一种被动的防守,也就是说他癫痫这个病已经被心理控制了,心理上面感觉到不安全的时候,就会发病。
那如何做呢?就是妈妈必须要去看心理医生,他这个家庭是需要治疗的,包括你这个姑姑,控制性这么强,上来就六个感叹号还要跪,一看就知道这个家庭的人是用什么方式对待孩子的,我一下子就想到这个画面了。
所以这个小孩的家庭动力是有问题的,这是控制型的动力,爸爸妈妈或者某一方是控制型的人格,他以控制让自己获得安全感。所以说丈夫要爱自己的妻子,当妻子感到温暖,感到足够安全的话,就不会拿小孩作为工具。控制型人格的妈妈就是把孩子当成了手里的工具和玩具去对待。姑姑在这个家庭里面参与这么多事,姑姑能参与进去说明这个家庭动力是有问题的,否则参与不进去。像日本靠美国来保护,驻的军队都是美国的,中国为什么不请人家进驻我们的军队,因为我们国家是健康的,我们不需要,我们也不干预人家的内政。那为什么韩国日本要请人呢,因为他们不是健康的国家。回过来看,为什么他的家庭需要这个姑姑在这里操心呢?因为他的家庭不健康。
我建议姑姑先退出这个家庭,孩子的爸爸妈妈去看正规的心理医生一年以上,而不是他的孩子去看。父母应该问:“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对?”而不是让我教给一个方法怎么对付小孩。如果这样的话,我不是又在教你怎么样控制别人吗?很多父母没有高科技的方法,也没有学问,但是他们有爱的能力,人格健全,孩子一样的健康成长。
他家就像一个公司一样,是一个股份有限公司,爸爸50%的股权,妈妈50%的股权,生了孩子,父母又给孩子30%的股权。人家是一个公司,你就是他的亲戚顾问。人家请你做顾问的时候你就是顾问,顾问是没有权利决策的,只能参谋。你现在已经变成了股东的身份在开董事会了,你想想看,他这个家庭动力不是有问题的吗?顾问可以去爱他们,可以给他家去送点米,送点油,领着小孩去玩玩。教育孩子的事不是你的事,他的父母不太管,你就只能接受他的父母不太管。这样的问题不只是发生在你们家,也发生在很多家庭,我们只能推动一下,把我说的这些话给他的父母讲一讲。那么多不负责任的父母,我们怎么办?如果朋友摔断了腿,我们打10,医院,而不是去翻医学书帮他接腿。
同样的道理,朋友需要打官司,我们就需要给他找一个好的律师。同样的家庭出了问题,我们就要接受。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爱我的朋友,但我不帮他做咨询,我会找一个最靠谱的介绍给他,因为我咨询不合适。你没有钱,我可以给你钱,我来帮你。大家要搞清楚这个,为什么有些问题我不回答,原因就在这里。回答完了以后就坏了,你回去用了没有效,对我和我们的行业都有损害,而且你还不能相信别人了。
凡事都有因果,我们今天造成的问题都是之前我们的行为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成长、要改变自己。光是出出主意和方法,那是非常害孩子的,只能使问题更严重。这种癫痫患者的家属的心理状况也是比较严重的,父母也会出现紧张、悲观、恐惧这些心理状态。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讲了一些问题,对你的生活,有一些推进就可以了。我希望喜欢心理学的亲们,要通过话语找背后的动机。心理学是研究需求和动机的学科,他只要做出行为,行为背后一定有动机,这个动机一定是为了满足他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一定要从心理学、科学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不能从表面上判断对与错、是与非。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
希望孩子能好起来,希望孩子的爸爸妈妈也能好起来,也希望大家对自己有探索和成长。谢谢大家!
总编辑:韦志中责任编辑:刘美华
文字整理:朱唅吴菊芬朱月兰
董冬梅韦娜
播音技术指持:冯玉芝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一苇渡心
韦志中赞赏
人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白斑医院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