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六年曝光了多少中国家
文/谈心社(ID:txs)
不少人都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说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
可不少人忘了,孩子主动选择的权利。生养之恩重,好像可以粉饰一切,“因为我爱你,我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伤害你。”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不再流行动手,流行扎心。
北大毕业的王猛(化名)不仅拉黑了父母,还写下一封“为将来而记下的过去”为题的万字书信,发给很多同辈朋友,希望他们不要让更多孩子遭受自己受过的伤害。
与父母相处的二十多年里,他的诉求一直没被重视,受到打击也被忽视。
在采访中他说:“父母的爱其实是伤害,过去的经历无法与我的认知调和。”
王猛的父母不使用暴力,却用爱深深伤害了他。
比暴力更可怕的是漠视
比起挨打这种身体上的疼痛,精神上的漠视更可怕。
王猛称从小到大,需要帮助与支持时,父母总是忽视他。
小学,他不会剥鸡蛋遭到同学嘲笑,后来亲戚知道了,一次次拿他开涮,“面对取笑,家人从来没有保护过我,甚至不以为然。”
关键时刻,父母没有伸出手。
上初中时,王猛因调座位后身边环境糟糕向父亲诉苦,父亲怒吼:“同桌有什么影响?”“最卑贱的狗才想要什么公平!”“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哼。”
那时母亲在睡觉,毫不理睬。
年春节是王猛在家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家里的二姨看见他在做一件塑料模型,笑着说:“原来你只有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
他被亲人取笑,父母依旧毫无反应。
诉求总被父母反复忽视,以至于王猛一度陷入痛苦迷茫,变得内向敏感,咨询师也说他几乎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
父母与子女远不是隶属关系那般简单。
全国未成年犯的一项调查显示,42.3%的未成年犯表示“恨过自己的父母”。
其主要原因是父母对孩子不理解、不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分析认为,这一结果折射出父母对孩子权利和独立人格的漠视。
“不够关心我的心理感受”占比很高/《漠视儿童权利是亲子冲突之源——从孩子“恨父母”说起》
为什么父母总是无法平等的对待子女,一部分是观念作祟。
他们甚至再往上的祖祖辈辈似乎都觉得,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
“我是你爹”、“我是你妈”代表权威。不听,就是不孝。
而当你想要反抗,父母回答最多的,除了那句“我为了你好”,恐怕就是“等你有了小孩,你就知道了”。
他们等着你再次复制这个模式,以证明自己没错。
这句话像是万能回答,你所有的争辩都会被堵回来。
被控制的人生很难幸福
王猛说“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
他的父母很喜欢把他关在家里,并且包办他的一切事情。
年07月04日,浙江省金华市,陪读的家长们/视觉中国
母亲按照自己喜好定义王猛的一切,不能接受男孩子阳刚自主的气质,她在王猛还小的时候陶醉于把他打扮成女孩子。甚至当着王猛的面,对着想象中的女儿说话。
王猛在学校反复受欺负,母亲却对他说“去给老师讲,一定要哭着讲。”
有一件事情王猛至今印象深刻,学校文艺汇演,老师要求学生都穿齐膝短裤。母亲却要求王猛穿长裤,王猛想带着短裤备用也不被母亲允许。
最后王猛在学校被老师当众训斥。
你听我的我就高兴,至于你高不高兴,那不重要。
王猛本以为上大学就能摆脱父母控制,可他们早已将手伸到他身边。
在北京的大姨受父母请求照顾王猛,不断给他打电话,还到他同学那里了解情况。
之后他去美国读研,父母也找了一个“老朋友”照顾他,而王猛与那位“老朋友”关系并不好。
在父母的铁腕控制下,王猛的社交能力不佳,在学校经常被人欺负。
大学毕业后,王猛进入了一家与专业对口的研究机构上班。但他并没有信心。
“动手能力跟不上,交流也出现问题,自卑的心理导致很多事情跟不上,绩效评估下跌,不到一年只好离开。”
后面的几个工作也都不顺利。
“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的话你怎么敢不听?”这是很多控制型父母所奉行的强盗逻辑。
年09月01日,山东省济南市中小学新学期开学,女孩被家长训斥/视觉中国
控制型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大概有两种:一是乖巧懂事到没有自己,一是激烈反抗到断绝关系。
太懂事的孩子大多不幸福,发生冲突时,他们总是选择委屈自己。
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把他当个人看,他是独立的,有思想的,有脾气的,而非被父母控制的机器人。
孩子不是家长炫耀自己的工具
老舍先生有言在先:“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玩物。”
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每逢家里来客,父母总让孩子表演个节目。
顺从的孩子,就在吃饭的间隙站起来,对着酒足饭饱的食客,在餐桌旁边翩翩起舞。
能炫耀的东西很多,财富、美貌、成绩,可是孩子不行。
他们不是一件物品,不是一个为父母争面子的工具。
儿子不回家,母亲依然选择在外人面前粉饰太平,说儿子忙,没时间。也许相对于修复亲子关系,保持自己面子才是最重要的。
在重建亲子关系的问题上,父母的意见仅仅是,“你走近,我不会反手推开。”
母亲终究没有理解儿子的心,也从来没有正视自己的问题。
父母爱炫耀、喜攀比背后的心理不难理解,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孩子即面子。
知乎上有个话题“父母对自己期望过高是种什么体验?”底下的回答是“好累,真的好累。”
为了父母脸上有光,孩子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压力。
但孩子,应该成为他自己。
童年创伤如何治疗
被父母伤害的王猛,绝不是一个人。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刻:
“每当看到别人的父母充满爱意地抚摸自己的孩子,我就想哭。”
“每当我放松心情真正想要感受自己内心的时候,我就会发现自己不禁在想:‘我到底有什么毛病?’”
有这种想法的人,父母很可能患有人格障碍。
没有父母做到了完美,只是每个人所受的影响不同。
童年无法从头再来,你需要做的,是和千千万万的人一样,努力让伤口愈合。
如何做,也许可以听听心理作家金伯利·罗斯的意见,在她的《与小孩的内心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一书中,也许你能够得到一些答案。
1、首先认识你自己
那些自童年留下的创伤,一步一步塑造了今天的你。
长大后的你会发现,小时候那些事并没有随着你年纪增长而消失,可能你有了应对之力,埋藏得深了没人看见。
回想一下你的童年,被忽视,被侵犯隐私……当初你或许用的是愤怒来保护自己,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或在两者之间来回转圜。
追责无意义,这时你需要重构,重新理解你与父母的关系。你们之间存在的可能不全是爱,还有别的名为需求的东西。
此时不再期盼父母改变,而是改变自己。你要意识到,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应该有足够的自由不再理会他人的忽视。
你要重新审视以前,而不是深陷在父母的阴影里不可自拔。
2、找到导火索
是什么触发了你的情绪。
可能是语言暴力,可能是行为暴力,也可能两者皆有。
在外面,不你的工作好不好做,会不会受委屈,有没有发展,会不会提高自己,只关心工资高不高,体不体面,能不能给自己长脸。
不在乎你自己想有的发展,一开口就是,我是为你好,听爸妈的没错。要求女孩子26之前就要结婚,过了26就没有市场了,希望能找一个家里有钱的,父母好相处的,上进的男生就嫁了,请问你自己的女儿什么条件你心里没点数吗?”
掌控从未远离,换了个形式又再次出现。
你还要承认,父母可能是有问题的。对很多孩子来说,这一点尤其困难。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小时候自己受到伤害其实是父母有问题,而不是因为父母不爱自己,或自己有问题。
事实令人崩溃,但当你明白了这一点,解决起来至少有了眉目。
3、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当冲突无法避免,你可以选择待在安全的范围内,就算是谈谈无意义的事。
平衡其实没有一个合适的定式,而是尊重内心的选择。没人能给你提供一个完全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切都取决你自身。
当然你还可以主动控制交流,选择你想要的方式进行。提前设置底线在最初是困难的,但树立界限感,十分重要。
比如我的体重是我自己的事,我的动手能力也是我自己的事。
不想接电话,可以选择邮件,可以由旁人代为告知。也可以先暂时放下,等到心里能接受再重新联系。
想象一下,早日摊牌可能会面对父母的冷漠、愤怒。但如果更晚,你需要忍受一次又一次不愿意做的事,还深受自身的懦弱困扰。
4、学会原谅
原谅不是忘却。有点讽刺的是,伤你最深的人,恰恰是你选择原谅的最佳对象。
要想得到救赎,首先要放得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需要对方悔恨、忏悔,这件事,归根结底只与你有关。它是一个过程,时间长短,决定权都在你。
当你接受了过去的自己,拼出完整的图像。开始顾念自己,散步、洗手、叠衣服,你的心里也许会好一点,一点点也不错。
“筛选记忆”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像淘金一样,你首先捞起大块的烂泥和石块,最后转动盘子,烂泥和石块都掉了下去,最后,你可能会得到黄金。
数以万计的人,正在努力应对童年给他们带来的伤害,被迫或主动,即使行走缓慢。
END
本文转自谈心社(txs),这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我们为你一个提供聚集地,为你呈现年轻人的有趣生活方式,我们倡导年轻人应该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生活。
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
最珍贵的是什么?
是给他一个理想的环境
让他变成他自己
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做父母,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的言行举止、沟通态度以及教育方式
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种影响会伴随孩子一生
在这当中如何沟通与孩子好好说话
成为每个家庭教育中的难题
如果你恰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希望以下这门课能帮助你重新认识
亲子沟通的问题网易云课堂
《亲子沟通,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平常和孩子说话,经常是说了等于没说,孩子听了等于没听。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家长说自己平常也很注重与孩子沟通,经常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真的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了吗?你与孩子的沟通方法真的对吗?
识别查看课程
课程目录
1
你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对了吗?
2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你讲话
3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4
怎么做孩子才会说?
5
你的爱会给孩子伤害吗?
6
孩子要具备什么能力才能有效沟通?
7
互动问答
适合人群
家长、教育从业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课程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