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心理治疗老年人易发精神障碍,患病率高
编者按
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范伟饰演一位患了阿尔兹海默症的范老师令人动容,影片中的他逐渐变得记忆错乱,说话颠三倒四,不记得自己的儿子是谁。
《我和我的家乡》剧照
阿尔兹海默症又称失智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目前,我国大约有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威胁着老人们的身心健康。
但是威胁老人身心健康的不仅仅只有这一种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高,老人的各个器官功能也逐渐减退,新陈代谢延缓,再加上周围环境的变化变快,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的改变,一些老人的心理也逐步发生变化,如孤独、自卑及封闭自我等。“由于上述生理、心理特点的存在,老年人易发生各种精神障碍,据统计,患病率可高达15‰,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因此,关爱老人,不仅仅需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每一个人都会变老,关爱老人,即关爱未来的自己。
老年期精神障碍的心理治疗
图源:pixabay
壹
老年期的心理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高,个体躯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新陈代谢延缓,脑组织也发生衰老,此时心理平衡能力减弱,情绪不稳,易伤感,忧郁悲观,感叹自己力不从心、不如以前等,从而产生心理老化现象。由此对外界环境各种应激的适应能力减退。老年人退休后因社会地位改变、经济收人减少,再加上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发生了变化,这需要有一个再适应的过程。这个时期容易出现一些老年人独特的心理变化,如孤独、自卑及封闭自我等。由于上述生理、心理特点的存在,老年人易发生各种精神障碍,据统计,患病率可高达15‰,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加强老年期精神卫生的研究对提高老年人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一般性变化、明显的变化以及病理性变化。这些变化又主要表现在智力、情绪、性格及行为的改变等方面。
01
一般性变化
在智力方面,韦氏成人智力检查表明,老年人的“感知—空间关系”及“抽象理解力”等减弱,因此老年人常说好忘事,记性不好,自觉精力不够,在回忆往事时既可能因不断追忆辉煌过去而感叹时光的流失,也可能因壮志未酬而羞愧不已。在性格上一些老人会变得固执,墨守成规。老年人的行为反应速度一般都有所减慢。
02
明显的变化
有一部分老年人出现情绪、思维及行为方面的变化。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容易波动,易出现焦虑、抑郁反应,兴趣日益减少,过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