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搏击俱乐部在反抗中产生的双重人格
Hllo
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相遇
真幸运
?
作者:一大白
编辑:十六
图片:《搏击俱乐部》
Itsonlyaftrwvlostvrythingthatwrfrtodoanything.只有在失去一切之后,你才能获得做任何事情的自由。
剧情简介:杰克是一个大汽车公司的职员,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危机和憎恨。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遇上了卖肥皂的商人泰勒,一个浑身充满叛逆、残酷和暴烈的痞子英雄,并因为自己公寓失火而住进了泰勒破旧不堪的家中。两人因缘际会地成为了好朋友,并创立了“搏击俱乐部”:一个让人们不戴护具而徒手搏击,宗旨在于发泄情绪的地下组织。俱乐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地下组织,而泰勒也以自己个人的魅力,吸引着那些盲目的信徒。俱乐部的成员们到处滋事打架、大肆破坏,泰勒本人的行为也越来越疯狂。杰克对于“搏击俱乐部”的现况及泰勒的行为越来越无法忍受,和泰勒发生争执,泰勒离开了他。然而,杰克发现,他走到何处都无法摆脱泰勒的影子,他开始思考:我到底是谁?
搏击俱乐部搏击俱乐部是一个地下组织,他们有一个不能违反准则:
1.不能提及搏击俱乐部
2.还是不能提及搏击俱乐部
......以及一系列关于如何让搏击进行的规则。
参加俱乐部的人有街头餐馆服务员,也有公司职员,俱乐部成员几乎遍及了整个城市。
他们打造搏击俱乐部,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自豪,与成员在其他场合相遇他们会秘密地点头示意。搏击俱乐部狂热的气氛让他们感到天性的释放,俱乐部的接纳让他们有机会建立起一种隐秘但是坚固的友谊。
他们在泰勒的带领下肆意破坏,找人麻烦。搏击俱乐部就像一阵飓风席卷了美国,他们的行为向许多人发出了信号,那些接受到信号的人纷纷建立或加入搏击俱乐部。
光影这部影片的导演便是《异形3》的执导者:大卫·芬奇。
大卫·芬奇很少使用自然光,他偏向使用“人造光”营造出与电影角色的内心相衬的外部世界。电影《搏击俱乐部》影片里充满了惯常的浓郁,黯淡的基调,大卫·芬奇通过灯光的布置和摄影技术的运用营造这种低沉的氛围。一是为了表现城市的奢靡,二是为了创造符合人物心理的背景板。
比如男主角杰克和泰勒在酒吧外聊天一幕:酒吧的大门占据画面中央,大而冷淡的白炽灯和坚硬的水泥墙壁对比,门外的垃圾被完全暴露出来。城市夜晚精巧的灯景照不到的地方全部是黑暗和污垢。低沉阴冷的环境给观众呈现出人物内心潜在的黑暗和暴力!
时代的隐喻这部电影制作的年份,年,正处于美国历史上少数群体崛起的一个年代。在这个时间段里,黑人群体Qur(LGBT)群体和女权主义者们的地位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所以传统意义上的白人男性一看:“嘿,连你们这帮人都混出头了那我的地位岂不是不保了。”而传统白人男性所代表的masculinity(男子气概)似乎也在逐步消失。
电影里杰克以收集家具为乐,就像有其他收集嗜好的人,杰克拥有许多高档的家具。
这些家具其实正是在暗示着在女权主义提升的时代,传统白人男性所代表的masculinity(男子气概)也在逐步的减弱,而物质上的购买并非杰克的实际需求,而是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但是杰克似乎并没有在购买中获得想要的精神寄托,所以在电影中,家具被烧光是杰克的作为,在本能的驱使下他打破樊笼——购买。离开了各种家具的环绕,杰克终于自由了。但是现实的压力并没有随着一场大火而消失,反而让杰克回到早先的压抑甚至更甚!
杰克早就对现状不满,失眠症是一个引子,他需要的是释放,需要反抗!
于是在影片中一位重要人物出现了:卖肥皂的商人泰勒。
泰勒是杰克的第二人格,也是杰克面对现实的压迫和物质的消费中进行的本能的反抗
影片还有好几个场景隐喻物质控制了人们的思想。
(暗示大企业对我们生存方式的影响)
(两人偷人体脂肪炼肥皂——不健康的饮食方式让我们通过手术抽出多余的脂肪)
在泰勒的影响下,杰克逐渐知道自己需要释放,需要反抗!
影片中在杰克与泰勒洗澡的那一场戏里面,曾经提到杰克是被女性抚养长大的一代人(thwholgnrationraisbywomn),在女权主义兴起的那个时代,作为男性却在成长中缺少“男性”影响的杰克,可想而知应该过得何等的压抑!而这句话似乎也点明了传统白人男性势力对于女权主义者兴起的恐惧。
所以在泰勒的影响下,杰克决定用“男人的方式”来释放,于是他们创造了“搏击俱乐部”。
影片中杰克前期矛盾的状态正是在社会现实的压迫和社会道德的约束下形成的“自我”。
自我(Ego):由弗洛伊德于年在《自我与本我》中提出的心理学名词。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而影片中泰勒的疯狂行为正是杰克在面对现实压力的逼迫下,内心深处的“本我”被释放,即充满毁灭的本能!
本我:由弗洛伊德于年在《自我与本我》中提出的心理学名词。位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它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物,是被压抑、摈斥于一时之外的人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心理能力。
“本我”与“超我”之战在原始欲望的支配下,第二人格(泰勒)越发的脱离现实,而主人格(杰克)意识到这种疯狂的行为是违背整个社会潜在规则的,于是杰克对于“搏击俱乐部”的现况及泰勒的疯狂模样越来越无法忍受,和泰勒发生了争执,而后泰勒离开了他。但是,此后的“搏击俱乐部”成员却发起全国性的暴动,他们炸毁了不少建筑物,甚至泰勒还秘密组建一支军队,要更加疯狂的报复社会!这一失控的行为让杰克感到不安,而“超我”(潜在的社会道德、规则)亦被激发,杰克开始想着怎么阻止泰勒的疯狂行为。
超我(Suprgo):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最后,电影结局第二人格(泰勒)被主人格(杰克)杀死,一路脱轨的行为也终于可以结束了,伴随窗外大厦的爆炸,电影落幕。导演给出了这样的结局,电影以杰克视角叙事,这样的结局在情理之中,这是我们在消化了泰勒只是杰克的第二人格之后最愿意看到的结局,留给我们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变成社会现状的畸形产物和物质的奴役,我们如何能意识到这一点?
就算做出改变,很大程度上我们也只能改变自己,就像杰克选择杀死泰勒一样,没人能脱离这个社会和早就难以忘记的道德准则。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应该感谢社会这个大环境,是它让我们走向更加文明和自律的文明之路!就像电影结局一样,“超我”(社会道德)始终还是我们战胜“本我”(原始欲望)的强有力武器,而只有和谐的社会和良好的人格,才能让我们在进化文明中走得更远!
心理相关双重人格是影片一大看点,杰克由于失眠症加上现实环境的影响产生了第二人格(泰勒)。
双重人格(dualprsonality)双重人格是包含在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IdntityDisordr,DID)中的一种人格障碍,指包含两种身份的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美国精神病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的定义是:“一个人具有两个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为双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双重人格的发生是心理分离作用的结果。有的学者将表现为两种身份的称为双重人格,而将多重人格一词专指表现为三种或三种以上身份者。
病因:双重人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创伤性生活事件(尤其是受虐)、成长过程中防御能力的习得、逐渐积累的不良环境、分离性素质(包括无法在意识中将个人的记忆、知觉和身份统一,某些遗传因素)、缺乏外部支持等。此外,DID患者易被催眠的特质与分离性素质密切相关,也被认为是所有分离性障碍(DissociativDisordr,包括DID)的患病因素之一。
诊断: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IdntityDisordr,DID),以往被称做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PrsonalityDisordr,MPD),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Ⅳ版)中的诊断标准如下:
1、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每一种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对周围环境和自己的观察方法、联系及想法)。
2、至少其中的两种身份或人格周期性的控制着患者的行为。
3、患者不能回忆重要的个人信息,其程度无法用通常的健忘来解释。
4、这种症状并不是由某种物质的直接生理作用(如酒精中毒时突然发昏及混乱行为)或者是由一般性躯体疾病引起的(如复杂性部分癫痫发作)
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