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饮食 >>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培养出回避型人格
艾莉森是一个三十多岁的职业女性,外表看上去沉静而文雅。她寻求心理咨询的原因是因为她感到在工作和社交方面遇到了困扰。她的职业要求她频繁与同事合作,但她总是回避团队活动,不愿在会议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她知道自己有很多有价值的意见。
在初次面诊中,艾莉森表达了她对社交场合的强烈回避。她描述了童年时期受到过的一次尴尬的体验,这让她在长大后对社交产生了强烈的回避倾向。她感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被重视,因此选择在工作和社交中保持低调,避免引起注意。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呢?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害羞、孤独、害怕见陌生人、害怕陌生环境等。
成年以后这些问题对患者的社交和职业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这类患者总觉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因而显得过分敏感和自卑。自尊心过低加上过分敏感,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拒绝,使得患者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已经养成了回避型人格?
(1)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
(2)不愿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能被喜欢;
(3)因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
(4)有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的先占观念;
(5)因为能力不足感而在新的人际关系情况下受抑制;
(6)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
(7)因为可能令人困窘,非常不情愿冒个人风险或参加任何新的活动。
对于在先天家庭环境或其他因素里已经形成回避型人格的,可以为自身制定一份交朋友治疗计划。
第一星期,每天与同事(或邻居、亲威、室友)聊天十分钟。
第二星期,每天与他人聊天二十分钟,同时与其中某一位多聊十分钟。
第三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一位朋友做不计时的随意谈心。
第四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几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随意聊天,或家宴,或郊游。
第五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积极参加各种思想交流、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等。
第六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尝试去与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交往。
一般说来,上述梯级任务看似轻松,但认真做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最好找一个监督员,让他来评定执行情况,并督促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