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回避型人格”是一个不常被提起、比较陌生的概念。根据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的数据,只有1%的人是回避型人格。然而,不管概率有多小,只要你的家人或伴侣是这1%,那么对你们的影响就是%的。因此,了解回避型人格的一些特征和表现就非常有必要了,尤其是你感觉到家人或伴侣有这个倾向。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也有助于协助他们克服这种人格障碍。什么是“回避型人格”?回避型人格就是对社交有一种极度强烈的压抑感,对批评和拒绝有一种极度强烈的不适感和悲观情绪。也就是说,因为害怕被批评或拒绝,这1%的人会回避工作、学校、聚会等任何社交场合,会把自己孤立和隔绝起来。02和“回避型人格”的家人或伴侣生活在一起时,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他们有一种自卑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很弱,总给人一种冷漠、置身事外的感觉。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很不受欢迎,不能融入任何一个群体,包括家庭和亲戚的群体。他们很害羞、内向、没有安全感、不愿意动。如果可以,他们会一辈子呆在熟悉的舒适区。一旦有变动或突发状况,他们会不知所措、焦虑害怕。他们不喜欢身体上的接触,避免和不熟悉或不信任的人握手、拥抱、组队运动、分工合作。他们对自己心生厌恶,因为他们一方面低自尊,一方面又高度敏感。他们觉得自己无足轻重、低人一等、不够好、不管再怎么努力也于事无补。03有一个“回避型人格”的男人这样剖析过自己:我特别讨厌别人批评埋怨我,可我却总忍不住每天批评埋怨自己。我总会给自己灌输很多“你真没用”、“你太无能”、“没有人会喜欢你在乎你”的负面思想,导致了我越来越厌恶自己。我防备心很强,不相信任何人,即使是最交心的朋友和最亲密的爱人也可能背叛我。虽然我很厌恶自己,但这个世界上能相信的也只有自己。因此,我不会和任何人说心事,我不想暴露自己的问题和弱点,即使对方是我的爱人和家人。我总是一个人硬抗,从不开口向别人寻求帮助。因为我害怕别人为难,害怕别人拒绝,害怕别人觉得我很麻烦,更害怕别人看不起我。我和爱人也没有太多的感情交流,说得好听一点是相敬如宾,说得难听一点是各过各的。我从来没有送过她玫瑰花,也没有在情人节、圣诞节、生日这样的日子和她去餐厅吃过饭,更没有当众和她举止亲密。她也埋怨过我为什么这么冷血,但我总觉得过于亲密的爱情有点愚蠢和羞耻。我话很少,即使在家里也可以一天零交流。其实有时候我也想说一两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但总是抓不住准确地说话时机,还没说出口,时机已经过了,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我不敢冒险,钱都存银行,从来不敢买股票或者基金。我也不敢尝试新鲜事物,因为怕出错、怕做不好而尴尬。我只想平平淡淡地、按着一贯的生活轨迹,二十年、三十年、一辈子都不要改变。04“回避型人格”的人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只是相比想象中被批评或拒绝所带来的痛苦,他们宁可承受被隔绝和被边缘化而带来的痛苦。他们每天都经历着这种自我孤立、自我厌恶的状况和心理,很不舒服,也没有逻辑可言。同时,他们也会因此感到内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不能表现得和其他人一样正常。这使得他们原本的低自尊更低到了谷底,而将自己“与世隔绝”反而成了他们处理这种自卑感的唯一方式。看到这里,你的家人或伴侣是“回避型人格”吗?想知道如何与“回避型人格”相处,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回避型人格吗,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jc/310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