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护理 >> ldquo黄泉司机rdquo罗树
罗树标在杀害每一个受害人的时候,是不存在感情、怜悯这类说法的,受害人只要对他稍有不从或不利,立即就会引起他的杀意,毫无怜悯与同情之心。
但就这么一个冷血动物,却被其表哥和母亲形容为“杀鸡都不敢杀”的人,罗树标初中时期一个姓李的同学和他走得很近,说有一次两人出去玩,走到路上自己实在太渴了,身上又没钱,很是难受,罗树标仿佛看出了朋友的想法,马上去一个小卖部偷了一瓶饮料,却不小心被店主当场抓住,打了一顿,这件事情李某印象很深,在他眼里罗树标虽然喜欢干一些坏事,但的确是个很重情谊的人。
在对待儿女方面,罗树标对孩子的学业非常看重,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检查孩子的作业,也倒还算得上个称职的父亲,而在罗树标被捕后警方曾经问过罗树标的妻子曹某她的丈夫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曹某说罗树标对自己很好,也很体贴,因为嫖娼染上了性病害怕传染给自己,所以从来没有提出过那方面的要求。
无独有偶,在家表现完美的还有一大批人,比如吉林柳河县的连环杀手杨洪军,他的犯罪记录是于年到年在吉林和辽宁两省杀害12人,重伤18人,在杀害被害人时下手从不手软,也从不产生自我谴责的情感,包括在审讯时他也表现得极为冷酷,但唯独在家对妻子儿子是爱护有加,是街里邻居眼里的好丈夫、好父亲。
以上种种,就是连环杀手情感上的极端性。作为一种基本的常态化矛盾,情感上的极端性存在于很多连环杀手的内在世界里,罗树标的内在世界,由本篇报告全盘揭露。
编辑器犯罪心理成分分析(★)一
案件定性
一起以扼杀、奸尸为主要杀人手法,以满足内在变态的性需求和其它人格障碍为动机的连环杀人案。
二
犯罪心理主要成分
罗树标的犯罪心理主要成分=极端、复杂的性欲倒错障碍+连环杀手的杀戮欲望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自恋型人格障碍(NPD)
罗树标的性欲倒错障碍=(主)+施虐淫癖(次)
三
主要成分分析(含行为分析)
从总体上看,四种主要成分搭建起整个变态心理结构:
罗树标主要变态心理成分整体关联性图(FromMoriartyK)一综合分析一:优先级分析优先级评估:极端、复杂的性欲倒错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自恋型人格障碍(NPD)≈连环杀手的杀戮欲望
罗树标内在的四种变态心理主要成分是不存在主次之别的,它们没有优先级,且互为补充、平行。
原因如下:反社会人格障碍总是支持着各种犯罪行为的出现,这是罗树标通过极端的犯罪行为(杀人)去达到变态动机和性满足(扼杀、奸尸)的根源,不难看出上述这个过程中同时满足了三种变态心理成分,而杀人之后自以为是的绕开警方抛尸无人之地使得警方迟迟不能破案,又满足了其自恋型人格障碍的需求,说白了,NPD还是通过犯罪的手法来满足的,因此,这四种主要成分联系相当紧密,可谓缺一不可。
二综合分析二:罗树标的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养成土壤很大一部分要从15岁以前去挖掘:
从图上不难看出,罗树标在15岁前出现过很多品行障碍行为
理一理思路:
从小喜欢盗东西、逃学,还受到了很多不良观念的影响。
20岁的时候,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送去强制劳动两年。
23岁的时候,入室偷窃杀人,侥幸没有被抓到。
25岁的时候因为偷窃被送劳教三年。
28岁的时候因为偷窃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
如下:
罗树标符合多数ASPD个体的特点
从这一列犯罪经历来看,罗树标具有同主流社会不相融的思想和观念,一种对法律法规的天生逆反。
虽然屡受惩罚,但他从来不会吸取教训和自我反思,他这种ASPD的一大成因在于他在未成年时经历了错误的社会化,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也没有抵制违法违纪行为的意识。
在成年以后,罗树标面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他选择将原因归于外部,就好比他因为盗窃而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罗树标是不可能去将帐算在自己的犯罪行为上的,因为这(犯罪)在他看来是无比正确的行为,他只会将帐归结在社会或他人对其不公上,这就反过来让他产生了更加强烈的、通过犯罪去达到自我目的的动机。
相关知识点链接:
MoriartyK:犯罪心理讲堂:「心理癌」——反社会人格障碍
三综合分析三:成分分析
这两大成分做合并分析的原因在于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极端恋尸癖的需求,需要尸体来满足。
极端施虐淫癖的需求,则需要在杀害受害人的过程里得到满足。
前面我们说了,罗树标具有三种不一样的性欲倒错类型,这里需要解释这三个类型不同于四大主成分的地方——它们是有优先级顺序的:
极端的恋尸癖障碍(恋物癖障碍≈施虐淫癖)
判断依据如下:恋尸癖成分对于罗树标是最重要的,所有案件(确认的12起)无一例外都有奸尸行为,但是诡异的是只有寥寥几起出现了切割受害人生殖器的行为,之所以说诡异,是因为对于这种有着多种性欲倒错类型的个体来说,施虐淫癖多数都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成分,这也是其被称为“性变态之王”的原因。
但是到了罗树标这里,怎么就变成了12起案件里只有1/4的案件出现了切割生殖器的行为呢?
原因就是在他的性变态类型中施虐淫癖很少见的成了次要成分。
换句话说,这种成分不是自发形成的,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得”。
从系列杀人案开始之前,罗树标具有的主要性欲倒错种类是恋物癖和恋尸癖,他喜欢收集女性衣物用来自渎,也喜欢嫖娼的时候让受害人装成死人,那样可以放大他的性快感,然而在第一次做案后他成功的实现了第一次奸尸,恋尸癖被真正的强化了,而死者遗物也可以满足其恋物癖的需求,同时,一种新的性欲倒错障碍类型——施虐淫癖也开始萌芽了。
罗树标出现施虐淫癖的道理就是我们说的“习得模式”,它是指因为各种复杂人格障碍的作用,犯罪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里通过学习、自我尝试,找到了其它满足和放大自己犯罪快感的途径,从而形成并强化了对这种行为的需要,进一步固化特定行为。
比如:
第一次罗树标杀人没有携带凶器,他情急之下将受害人活活掐死,这就是他无意间的自我尝试,在这个过程里罗树标发现这个犯罪手法让自己非常愉快,他很享受这个过程,掐死受害人,对被害人死亡过程中的每一下抽动、每一声呻吟进行细嚼慢咽般的回味,这本就是施虐淫癖的一个快感来源,扼杀这个杀人手法,被固化了。
因此,在掐死受害人的同时享受到了受害人死亡的过程中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种种反应以及所有这一切带来的性快感,这是罗树标施虐淫癖习得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在于对于前辈的学习。
林过云
罗树标崇拜的雨夜杀手林过云和录像带里的连环杀手不是没有道理的,是因为这些人和他臭味相投,有很多相似点。
林过云痴迷于尸体,将尸体性器官割下做成标本,将其当作他的杰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恋尸癖连环杀手,罗树标和他一样,于是在杀人后也尝试了这个行为,但这毕竟是一种学习行为,不是自我尝试所得到的快感最大化途径,因此无论是切割生殖器、还是切割乳房,其实都没有真正的被罗树标内化为固定、非做不可的标记行为,可以称之为“习得指导下的固化失败”。
综上,性欲倒错综合结构简化如图:
性欲倒错综合结构(FromMoriartyK)
相关知识点链接:
1·MoriartyK:探案所第二十四案:香港「雨夜屠夫」——林过云连环杀人案(纪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