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格」,我们似乎总有很多好奇:

真实的自我是否存在?

“讨好型人格”如何活出真实的自己?

人格和气质性格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如果人格就是表演,那“表演性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

伴侣之间的互处,会如何影响人的人格?

年初,张沛超老师曾在简单心理开讲《揭开人格面具》。在讲座前,张沛超老师曾提到他收到了个关于「人格」的问题,而提到人格,他是这样说的:“人格的问题跟人性和人生相关。一个人,我们总是从人格的角度来思考他。”“由于把人视为一个有人格的东西,这已经如此自然,我们甚至会把人格投射到其他非人的事物当中去。”“人格是为了表演而存在的,其中的灵感就来自于“人设”这样一个变得流行的一个网络语言。”(戳这里看讲座文字稿回顾)近些年,诸如“讨好型人格”、“边缘型人格”、“表演型人格”等名词常常被大家挂在嘴边。那么,这些名词到底有何由来,又是由谁经过怎样的方式定义的呢?

年12月20-22日,张沛超老师将再次来到心室,亲领3日工作坊,为你讲解「人格」这回事。他将基于比昂的理论,通过解读现代精神分析的手法,重新带领大家深度讨论人格与人格障碍。

3天工作坊=超干货理论讲述+丰富经验案例督导+沉浸式专业研讨,限时团购价格仅需元,限额招募中!参与本次工作坊,你将收获:

·3天,由人格障碍在传统精神分析中的变化,到讲解人格障碍的治疗困难点,再到解读与各类人格障碍的工作模型,多层次多方位的拨开人格障碍的面纱;

·3天,每天一场团体督导,手把手拆解咨询中的字字句句,集中高效的专业探讨,体验张沛超老师“训练多位得力治疗师的秘密武器”;·3天,出勤率超过80%,可以获得本次简单心理Uni工作坊专属培训证书。??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wh/286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