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22/5951583.html

什么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简称ADHD,又常被称作“多动症”,是学龄儿童常见的一种注意力不集中、过分好动、冲动的心理行为问题。

注意力:是指孩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如上课听讲、搭积木、绘画、写作业时,需要付出的主动注意力,而非玩手机、看电视时的被动注意力情况。

多动、冲动:与同龄孩子相比,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好动、冲动,影响到正常的公共秩序或社交行为。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ADHD?

孩子患上ADHD的原因非常复杂,目前没有发现确切的病因。但科学研究发现:患有ADHD孩子的大脑在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递质(如控制我们思维感觉方式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等)出现缺陷(FaraoneKhan,)。

通俗点说,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控制好自己的行为,都是大脑的功能,但是大脑是通过每个大脑细胞之间的化学物质来实现这些功能的。目前ADHD孩子的这些化学物质浓度失去了应有的平衡,导致大脑功能不足,引发不专心好动的症状。

可能引发此问题可能的相关因素有(Barkley,):

1、基因:遗传

2、环境:早产、低出生体重、脑外伤、婴儿期睡眠障碍、母亲孕期吸烟饮酒、孕期压力、有机污染物、铅中毒、过量摄入糖/人造色素等

3、社会心理:儿童忽视/虐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ADHD是否是一种精神疾病?

全球常用的疾病诊断指南、医疗单位、政府健康机构均认可ADHD为一种精神疾病:

?ManualofMentalDisorder(DSM)

?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ICD)

?ChineseClassificationofMentalDisorder(CCMD)

且有无数的科学证据表明,ADHD对人类的身心机能造成损害。主要表现损害:教育、社会交往、家庭功能、独立性、自立能力、职业功能、遵守社会规则、规范、法律等。

因此,ADHD是确确实实地会影响儿童社会功能的一种疾病,医生会审慎地进行评估确诊,家长应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配合治疗。

我的孩子是ADHD吗?

1

主要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

粗心、注意力短暂、走神、不遵守指令、丢三落四、组织能力差、易受外界干扰、计划能力弱

多动:

影响公众场合秩序(不恰当地喊叫奔跑)、动个不停、话过多

冲动:

打断别人、抢话、插话、不排队、容易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

2

症状出现时间:

持续6个月以上、12岁之前出现

症状出现场合:

至少两个地方同时出现,如家中、学校、其它公共场合

症状程度判断标准:

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社交、学业、家庭关系等

3

ADHD的类型:

1、注意力缺陷型(I)

2、多动-冲动型(H)

3、混合型(C)

ADHD如何确诊?

家长反馈:

家长反馈学习生活表现

老师评价:

家长转述老师评价/老师填写问卷评估孩子状况

医生观察:

医生观察孩子在诊室内及完成任务时候注意力及多动情况

相关检查:

脑电图排除躯体问题;

智力水平测试评估孩子学习潜能,看学习功能是否受到损伤(例如智商的孩子只能考试60分);

问卷评估调查孩子平时状况《Conners家长问卷》,了解孩子是否有其它行为问题;

测试检查注意力。

诚然,现阶段实现ADHD的%确诊尚面临一定的困难:

1、诊断依靠医生、老师、家长的观察判断(并非大脑磁共振或DNA测试);

2、判断标准比较主观(判断孩子是否在不恰当场合,有过多的某种不恰当行为……)

3、然而评估人(医生、老师、家长)受到文化影响,来判断孩子行为恰当与否,标准并不统一;加上当前学习知识导向的主流文化论述,让我们对孩子行为的标准更加严苛。

但这并不代表ADHD无法确诊,医院的医生可以依靠以上提及的观察检测结果作出判断。

患有ADHD的孩子多吗?

据DSM-V报告,全球大多数的文化下,ADHD的发病率为5%(APA,,p.61),中国的发病率约为5.7%(Tong,Shi,Zang,)。

不同阶段发病率各不相同,有研究显示,儿童学前阶段发病率为10.5%,小学阶段为11.4%,青少年为8.0%,成人为5.0%(Willcutt,)。

也就是说,在一个全班30人的班级中,如果孩子上课时的注意力表现、完成作业的效率、遵守纪律表现属于欠佳的3个孩子之一的话,很有必要带孩子确诊是否有ADHD。确诊高峰年纪为7-9岁。

在不同发展阶段ADHD呈现的特点

四岁前:无法断定孩子的好动是否ADHD

学前阶段:主要表现为多动

小学阶段: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呈现出来

青少年阶段:多动的症状(奔跑、攀爬)不常见,主要表现出坐立不安、神经敏感、手脚停不下来、缺乏耐心

成年阶段:多动明显减少,但注意力难集中、闲不住、冲动

其它特点:

在儿童发展初期,ADHD常伴有语言、行动、社交发展迟缓。

注意力缺陷常表现出认知问题、执行功能弱、记忆力差

对挫折耐受力差、易被激怒、情绪波动大

逃避需要动脑的任务

并发症

30%-50%的ADHD儿童伴有其它心理障碍(APA,):

对立违抗性障碍

品行障碍

情绪障碍

学习障碍

焦虑障碍

抑郁症

间歇性狂暴症

药物滥用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

强迫症

抽动症

自闭症谱系障碍

疑问:等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就懂事了?

答案:否

多动冲动的症状进入青春期或成年后,明显减少;但注意力不集中症状随着进入小学、中学逐渐明显,为成年期主要的表现形式;2.5%成人依旧饱受ADHD影响。

但是,并非说ADHD无法痊愈。因为说到底,ADHD的影响是在孩子的执行功能上受到影响,具体表现在写作业任务难以执行、维持注意力听课任务难以执行、做事拖沓任务难以执行、社交技巧难以执行等。

因此,判断孩子是否痊愈的重要标准则是孩子的执行功能是否能得以恢复。如果孩子可以有效地执行学校布置的听课、写作业、做手工、做家务、管理自己、与人交往等任务,其社会学习功能并未受到任何影响,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孩子克服了ADHD的影响,也就可以停止服用药物。

而执行功能的提升必须辅助行为矫正、任务训练、环境改变及家庭教养方式改变,因此是一个较为缓慢但是长远来看非常有效的过程。

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据研究显示(Barkley,),患有ADHD的儿童及成人在学业、社交、家庭、健康安全等方面面临困难:

学习成绩落后:32%-40%辍学率、5%-10%完成大学

社交能力弱:50%-70%没有/很少朋友,被同伴拒绝/忽略

家庭关系不佳:常跟家人发生冲突

婚姻:结婚后夫妻关系不睦、离婚率高

工作:70%-80%工作表现不佳、工作后频繁更换工作、社会经济地位较差

健康:20%-30%抑郁症、18%-25%反社会人格障碍、品行障碍、肥胖

危险行为:偶然受伤率高、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超速)、交通事故发生率高、青少年危险性行为(过早发生性行为、不采取避孕措施)、40%早孕、16%感染性疾病、更多抽烟或服用违禁药物、成年早期可能伴有较高自杀倾向、40%-50%反社会行为、违法犯罪及被捕风险增高。

ADHD该如何治疗?

ADHD治医院获得药物治疗,还需要联合心理行为治疗。研究证明,联合治疗的效果会更加长远、效果会更加稳固。

以下的人士均可以帮助ADHD的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

家长

老师

朋友和邻居

医院

心理行为治疗专业人士:社工、家庭治疗师、儿童心理学家等

家长

家长是孩子帮助ADHD孩子最重要的人,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出环境和教养方式的改变(Train,):

安排好孩子每日行程

保障稳定、连贯的生活规律

跟孩子一起设定规矩,设立奖惩制度

指令简洁、明确、适当重复

父母态度一致

控制孩子行为方法合理,倾听孩子需求,替代责骂,给孩子至少两个可替代方案供他选择

关心、尊重、倾听孩子,与其交流,改善亲子关系,避免对立违抗

家长舒缓情绪,减轻压力,照顾好自己

寻求老师、朋友、医生、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

老师

家长告诉老师孩子的情况,及自己正在作出的努力,获得老师的理解和帮助

与老师充分沟通,制定方案

老师为孩子提供安全环境,将危险物品如剪刀等锁在抽屉里

老师与孩子秘密暗号提醒孩子注意力集中,或安排特殊的任务,如做老师小助手,帮忙发作业、擦黑板等

为孩子提供一个不受干扰的角落,但并非作为惩戒手段

将孩子课桌靠近讲台/墙角,远离门窗

强调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不让孩子感到被排斥,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

为孩子制定适合他能力的任务,增强自信

朋友

与亲密的朋友、邻居解释孩子行为,你正在作出的努力,获得理解和支持

从朋友处获得情绪支援或实际帮助

与同样患有ADHD的家长交流经验,互相支持鼓励

医院

观察孩子接受治疗后的反应,与医生反馈调整药物用量

机构

感觉统合训练、行为训练、心理认知训练、自控能力训练、家庭管教指导等

改变环境,改善行为问题:

为孩子固定生活圈子和行程

安排有趣的活动刺激,如跑步、打球,协助他释放能量、集中注意力

培养孩子兴趣并帮助他坚持,恢复孩子自信

避免夫妻冲突/家庭暴力(语言、肢体、情感),减少孩子不安焦虑感

为孩子挑选合适的学校、辅导班、老师、及重要他人,尽量使孩子多一些感到被欣赏、包容、关心。

结束语

在西方,不到一半的患有ADHD的孩子接受治疗;在中国,治疗比例更低。然而,持续的治疗非常重要,它可以:

减轻孩子ADHD症状;

缓解孩子和父母的精神痛苦;

避免行为问题,维持孩子良好的社会功能。

维护家庭稳定的关系

保护孩子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APA.().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5?):AmericanPsychiatricPub.

Barkley,R.A.().InternationalConsensusStatementonADHD.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ChildandAdolescentPsychiatry,41(12),.

Barkley,R.A.().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handbookfordiagnosisandtreatment(Vol.3rd).NewYork:GuilfordPress.

Faraone,S.V.,Khan,S.A.().Candidategenestudiesof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TheJournalofclinicalpsychiatry,67Suppl8,13-20.

Tong,L.,Shi,H.,Zang,J.().PrevalenceofADHDinchildrenofChina: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ChineseJournalofPublicHealth,29(9),-.

Train,A.().如何帮助多动的孩子.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Willcutt,E.().ThePrevalenceofDSM-IV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Meta-AnalyticReview.Neurotherapeutics,9(3),-.

暑假来临之际我们有针对于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的训练课程,课程主要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意识层面、社交技能、情绪疏导、感觉统合、作业技巧等方面训练,以及家长的管教指导等进行。有需求的家长可以和高老师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61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