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常识 >> 招生通知精品专业课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
医院临床心理中心举办的“精品专业课——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实践与督导专项研修班”(以下简称“精品专业课”),为期20天的5个精品专业课包括《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精神病学》,《家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精神分析》,旨在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并兼具良好职业素养的优秀心理咨询师/治疗师。
项目简介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功训练能够有效保证新手咨询师提供服务的专业化与规范化,是咨询师实现快速成长的途径。
医院临床心理中心前期已成功举办24期心理咨询与治疗高级实践(临床方向)研修班,为业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特增多流派系统课程,重磅推出本次“精品专业课——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实践与督导专项研修班”。
课程特色
资深专家团队
以陆林院士领衔,唐登华主任医师、丛中主任医师、林红博士为代表的医院精神科及心理治疗专家团队为支撑,以医院临床心理中心的雄厚教学及临床实力为基础,着力为学员打造全面而专业的临床实践及督导训练,特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杨凤池教授、王建平教授等为主要师资力量,为学员教授精神病学、家庭治疗、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等多流派系统课程,帮助学员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治疗师。
精品专业课程
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杨凤池)、认知行为治疗(王建平)、精神分析(丛中)、家庭治疗(唐登华、林红)、精神病学(医院专业团队)等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丰富翔实,理论与实践并重,结合现场案例督导及案例演示,全方位讲授各项专业技能。
精神病学培训
为学员提供精神病学系列课程: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等常见精神疾病鉴别诊断与干预方法,不同年龄段及不同人群的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等。
咨询技术训练
为学员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功训练系列课程,结合示范性教学完成学员的基本功训练:包括咨询关系的建立、倾听、共情、面质、澄清、移情等。
精品专业课简介
以时间为序
《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24学时
时间:年11月9-10日、11月18-19日
主讲:杨凤池
课程简介:
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是从来访者和咨询师的互动视角出发,寻找来访者问题的焦点,通过良好的咨访关系,仔细收集资料,提出假设和评估,进行分析和修通,通过引导自发的心理矢量方向,整合各种心理学技术,使来访者获得矫正性情感体验,促进来访者的心理成长。分析体验式技术就像一个大容器,把咨询师放进去,不是为了修炼某项技术,而是形成咨询师思维,培养咨询师人格。
专家简介
杨凤池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
全国心理卫生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督导师(编号D06-)
杨凤池教授开展了大量心理学临床实践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次举办心理咨询专业工作坊,广受好评。
课程安排:
日期
学习内容
第一天
分析体验式技术概述
咨询开始——假设与评估
第二天
中间阶段分析与修通
后期阶段——体验
第三天
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结束
案例示范与讨论
第四天
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操作流程及总结
案例督导
《精神病学》24学时
时间:年11月13-14日,12月16-17日
主讲:北大六院团队
课程简介:
精神病学知识工作坊,汇集北大六院各领域的知名专家,着重医学知识和临床思维,培训内容丰富,涵盖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应激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酒精和药物使用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等常见精神障碍临床表现和诊疗。培训形式多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课程安排:
日期
学习内容
第一天
精神病学概论临床沟通,精神检查与诊断精神疾病症状学
精神科治疗概论精神分裂症
第二天
心境障碍-抑郁症,自杀心境障碍-双相情感障碍
焦虑障碍及强迫障碍应激相关障碍
第三天
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和性别认同障碍
人格障碍酒精和药物使用障碍躯体形式障碍
第四天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老年精神障碍
现场访谈
《家庭治疗》24学时
时间:年11月11-12日、12月20-21日
主讲:唐登华、林红
课程简介:
家庭治疗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以家庭为干预对象,通过其特有的技巧和方法对家庭进行干预,其极富启发性的策略、发展模型、提问技巧等在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婚姻家庭、教育、社会工作、健康心理学、医院管理服务等相关领域及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德国成为继动力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之后被国家级科学评定委员会认定为有科学价值的主要心理治疗模式。擅长处理儿童青少年问题、家庭成员冲突及家庭危机,适合中国国情,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
专家简介
唐登华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常务副主任
医院临床心理中心主任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精神卫生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5年,主要专长为情绪障碍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青少年心理卫生,创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心理治疗理论“主客观心理分析治疗”,擅长讲座“情绪管理”、“构建和谐亲子关系”、“沟通技巧”等。
林红
医学博士
家庭治疗师
擅长儿童青少年家庭心理治疗。在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亲子关系、儿童养育等方面尤为突出;开设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选修课《恋爱婚姻与家庭》和《系统式心理治疗》;擅长科普工作,主编《呵护孩子心灵成长》、《家庭心理学》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