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症状 >> 软双相或假性单相抑郁的识别与治疗
软双相或假性单相抑郁的识别与治疗
广州医院阳琼教授主任医师
1.软双相的概念软双相是个过渡性诊断概念,在现有的诊断系统中无此概念,它指的是一种双相障碍诊断确定之前的抑郁状态,尽管既往病史中未提及有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史,但是有众多的临床特征提示患者以后有发展为双相障碍的可能,又称假单相障碍。2.软双相的预测指标预测指标有:①发病早(earlyonset):Merikangas等()指出:双相障碍I型的发病年龄为18.2岁,双相障碍Ⅱ型的发病年龄为22.2岁。②发作性心境不稳(或心境呈去稳定化状态):心境波动很大,难以预测的抑郁、焦虑、欣快、烦躁不安、紧张、激越,易激惹、冲动、愤怒甚至狂暴等病理情绪呈短暂发作,持续数小时或1-2天心境不稳定是双相Ⅱ型障碍临床表现的核心症状。③抑郁发作伴不典型特征:如反应性心境波动,食欲亢进、体重增加、睡眠过多,肢体灌铅样麻痹,短暂欣快发作,伴精神病性特征,伴各类焦虑症状,伴经前期烦躁障碍、症样烦躁,季节性抑郁发作等。④频繁抑郁发作:一年内抑郁发作超过4次。⑤抗抑郁剂治疗转相:Judd等()认为抗抑郁剂治疗转躁的诊断价值为%。⑥双相障碍家族史阳性:阳性家族史是双相障碍患病风险的特异性因素。⑦病前情感气质:情感旺盛气质、心境恶劣气质、环形情感气质、易于激惹气质等与心境障碍关系密切。⑧边缘性人格障碍:47.7%的双相障碍患者至少共患一种人格障碍,其中边缘性人格障碍与双相障碍的关系最为引人注目。⑨抑郁混合状态:抑郁发作同时伴某些轻躁狂症状,包括易激惹、注意随境转移、联想活跃、话动性增高、言语增多等。⑩共患精神障碍:双相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发生率高。⑩短暂轻躁狂发作:既往曾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是诊断双相抑郁的基本条件。3.软双相的治疗及个人经验之谈对于“软双相“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疾病本身仅表现为单次抑郁发作或反复抑郁发作,故导致临床医生单一使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这是普遍存在的临床现象。实际上,对于暂时无法区分的单双相抑郁发作,但临床特征有至少3条以上的预测指标的患者而言,治疗上需遵循以下原则:①要做出预见性的治疗,目前虽为抑郁发作,但要按双相障碍治疗要求进行治疗;②以足量心境稳定剂或足量心境稳定剂联合中小剂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为基础治疗;③心境定剂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躯体状况、实验室检查如肝功、甲功及糖脂代谢和是否存在有药物过敏史等多个方面;④根据患者抑郁发作的持续时间、抑郁发作的严重性、抑郁发作时的症状特点及是否伴有自杀行为等决定是否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⑤在抗抑郁药物选择上,优先选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l)如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氟西汀和西酞普兰等(帕罗西汀除外);⑥合理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以达到以下目的:a预防可能出现的药源性焦虑;b快速缓解疾病本身伴随的焦虑症状;c对症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激越症状,降低冲动、自伤甚至自杀的风险。4.参考文献①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您如有需要咨询病情、解决用药问题或心理治疗时可及时点击预约在线星期三全天、星期六上午,情感障碍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