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就是人格面具,因为心理问题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和面对特定的人时出现的。较轻的一般心理问题与情境和对象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而严重心理问题的特点是“泛化”,说明人格面具已经被滥用,变成了主导面具。

心理障碍更是如此,称为“类病态面具”。根据求助者的症状,可以推测他的人格面具。例如,抑郁症病人使用“抑郁者”或“忧郁者”面具,焦虑症病人使用“焦虑者”或“担忧者”面具,恐惧症病人使用“恐惧者”或“恐慌者”面具,冲动控制障碍病人使用“冲动者”面具。

进一步分析,可能会发现,忧郁者面具其实就是苦命人面具,或者慈悲者面具,也可能是讨好者面具,或者自虐者面具;担忧者面具可能是先知面具(预感到危险),罪人面具(问心有愧,担心受到惩罚),也可能有怀疑者面具。

人格障碍也是人格面具的表现。表演性人格障碍病人有演员面具,依赖性人格障碍病人有依赖者面具、顺从者面具或讨好者面具,自恋性人格障碍病人有帝王面具(王子面具、公主面具)、英雄(拯救者、救世主)面具,边缘性人格障碍病人有天使面具和恶魔面具,偏执性人格障碍病人有受害者面具、抵抗者面具、斗士面具,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病人有叛逆者面具、正义者面具、阴谋家面具,分裂性人格障碍病人有隐士面具、巫师面具。

精神分析认为,心理障碍就是心理幼稚。每一种心理障碍都有对应的“心理年龄”,例如抑郁症的对应年龄是六个月到一岁,强迫症的对应年龄是二岁,窥视癖和暴露癖的对应年龄是三到六岁。因此,“类病态面具”就是儿童面具,根据对应关系可以推断起病的年龄。

根据症状出现的情境,也可以识别人格面具。例如,有一位女生,在外面表现很好,一回家就疯疯癫癫;在别人面前很正常,在母亲面前胡搅蛮缠,让母亲非常抓狂。这说明,她的毛病与家庭有关,尤其与母亲有关。她的问题出在女儿面具上。有一个孩子,得了学校恐怖症,在家表现很好,就是不愿意去学校,一说去学校就大哭大闹,强制送他去学校,死活不进学校的门。这个孩子的问题肯定与学校有关,是学生面具出了问题。同理,社交恐怖症与社交有关,场所恐怖症与场所有关,考试焦虑与考试有关,演讲焦虑与演讲有关。

另外,还可以根据发病时间和当时的情境识别人格面具。有一位强迫症病人,他是在十八岁的时候发病的,当时高中毕业,家人想把他送到国外去打工。尽管他反复强调自己很想出国打工,但生病的结果是,他至今不能出国,也没去别的地方打工。这说明,他有一个懒汉面具,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有一个偷窃癖病人,是寄宿到老师家后发病的,说明与寄宿有关。寄宿意味着寄人篱下,被父母抛弃,苦命人面具、叛逆者面具、抵制者面具就会被激发出来。叛逆者想让老师和家长难堪,抵制者喜欢暗中捣蛋,苦命人总是把自己推到尴尬的境地,于是,三个面具“商量”出了一个令三者都觉得满意的办法,那就是偷老师的东西。

人格面具理论把心理问题分为六大类:1、分裂,包括虚伪;2、对抗;3、压抑,也称单一;4、干扰;5、发作;6、投射。









































白癜风的民间偏方
广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05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