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说说断奶那些事
在往期的咨询和妈妈聚会中,“断奶”和“睡眠”是两个被提问的高频词。又到一年秋风起,离乳开始被很多母乳妈妈提上了日程。我们母乳圈通常说“离乳”而不是“断奶”说法上没有显得那么残忍,断奶对妈妈而言,更像是无奈的决断。这种无奈,既有妈妈身体不适的因素,也有家人干扰的因素。对孩子而言,这是一个猝不及防而又被动接受的过程。
从孩子呱呱坠地那刻起,在陌生气息的世界里小嘴能含接到乳房乳晕,与妈妈产生连结,是他在口欲期能得到充分满足与安抚的有效方式。妈妈的乳房,于孩子心理的真正意义是一个过渡性客体的存在。因此,离乳的目的,不是去切断孩子和妈妈乳房的情感连接,而是要要去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新的过渡性客体。
所以我们希望妈妈们能够选择温和的方式引导式自然离乳或渐进式离乳,避免突然离乳,更好保护妈妈的乳房健康和孩子心理。离乳确实是包括了营养、微生物、免疫、生化和心理学的复杂的调整过程。
为什么你开始考虑离乳?是你觉得哺乳让你身心疲惫不自由、哺乳之路一路不顺畅、乳房问题频发痛苦不堪?
还是身边婆婆妈妈邻里街坊无数过来前辈告诉你6个月过了抑或10个月了母乳没有营养了就好断奶了?
还是因为冬天过了,夏天过了,春秋就好断奶了?
还是因为奶量变少了?担心娃吃不饱?
还是因为学步儿馋奶,不好好吃辅食不好好吃饭?
还是因为夜醒夜奶频繁整得你疲惫不堪?
如果仅仅是因为以上的原因,那么可以告诉你,你并没有充分知情,很难会作出当下最好的选择。
谣言粉碎机一、哺乳痛苦疲惫不顺畅所以要离乳?
抱抱你,作此选择你一定经历了不少哺乳的艰辛和无助吧!不妨加入到母乳妈妈群、参加线上和线下的活动找到团体的支持力量。如果能经过专业母乳指导的评估了解到你哺乳不顺畅、乳腺问题频发的原因,给出调整的方案并解决这些难题,也不至于不得已而放弃之前的坚持!
二、母乳没营养论?
宝宝6个月岁后开始逐步建立自身抵抗力,从母体中带来的抵抗力消失,而不是母乳中的保护因子消失,如果乳汁摄入因宝宝添加辅食而减少,则其中免疫成分如抗体和白细胞的比例更高,甚至母乳中溶菌酶在宝宝6个月后浓度上升,也是为摄入辅食后会接触更多外来细菌给孩子提供保护。如果6个月就断奶,可想而知自身免疫系统初建宝宝就缺乏母乳中免疫保护,患病风险将高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康复过程也不如母乳宝宝。母乳是随着根据宝宝成长需要智能变化的,第二年妈妈分泌的乳汁显著地提高了脂肪含量和能量,血清素和溶解酵素也在不断增加,直至2岁后都会有免疫成分的保护,其它营养成分也是很高并利于吸收的。孩子一岁后遭遇学步的挫折、社交的恐惧,分离的焦虑时,母乳是当时他们最好的心理安慰和支持。所以说大童哺乳不单是营养的需要还有免疫、心理的需要。而延长哺乳时间对妈妈的好处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现:年柳叶刀杂志发表很高权威分析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对乳腺癌、宫颈癌、糖尿病预防保护作用越大,也对妈妈的卵巢健康保护作用越大。
三、因宝宝不好好吃辅食、不好好吃饭就应该离乳?
大部分咨询宝宝不爱吃饭的,不是宝宝过于恋奶,要么是家里宝宝餐做得太平庸,色香味不佳,要么是对于喂饭这个事情过于焦虑甚至强迫,没有人能对被强迫的东西有主动而美好体验。
因此,把每顿饭做得符合孩子审美,并且充满惊喜,是培养孩子对饮食兴趣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把矛头指向断奶!
四、因为断夜奶而离乳?
夜奶和夜醒,是因为孩子夜里需要你的安慰,是夜醒导致夜奶这种安抚方式,而不是夜奶导致夜醒。确实有的孩子夜醒频繁可以从他的作息时间规律和是否有符合月龄的活动量与玩法着手来调整。孩子和成人一样,都有深浅交替的睡眠周期,只不过是成人已发展出自主入眠的能力,而孩子还需要你的安抚。确实很多孩子断奶后夜间还需要你去泡一瓶牛奶,这样对成人睡眠的打击岂不是更大?
五、与孩子分离才能离乳?
离乳,切忌和孩子分离,而是需比平时更多要充分地去陪伴。知名心理学家李雪的著作《当我遇见一个人》封面赫然一句话:“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想必这是所有心理学背景人士的共鸣,往往成年后的人格障碍与缺陷的奠定基础都会追本溯源到0-3岁母婴关系。儿童的人格结构在良好的依恋关系中,可以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所以断奶期间,妈妈应该多花时间来陪伴宝宝,抚慰TA的不安情绪。采用外出游玩、讲故事等办法分散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明白虽然没有了妈妈的奶水,但外面还是有大大的更好玩的世界,妈妈对宝宝的爱还在。
另外对于妈妈乳腺健康来说,如果突然分离而又完全不排出乳汁而导致乳腺炎的妈妈在我们平时临床个案中接触得很多。
六、在乳头上涂辣椒水、黄连,以让宝宝对母乳产生反感,或用回奶药回奶针才能离乳?
对宝宝而言,这些刺激物简直是残忍的“酷刑”。黄连、辣椒水都是刺激性食物,对婴儿口腔粘膜有伤害。采取这样的断奶方式,对宝宝无疑是种突然打击,会使幼嫩身心受到伤害。在一些情况下,这种方法不仅不能成功断奶,还会使一些孩子拒绝其他食物。另外,泌乳是内分泌系统运作而成,回奶药和回奶针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建议使用。
那么,什么时候是离乳的时机WHO和我国卫计委推荐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之后逐渐添加辅食,建议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美国儿科医师学会指出这个“以上”是没有上限的,没有证据证明喂到多久是有害处,对于患过敏症的孩子,延长母乳喂养也是有诸多益处,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必须什么时候离乳。
一般来说,1岁半左右是孩子分离焦虑最严重的时期,表现为特别黏人,这段时间母乳可以非常好地满足孩子的依恋需求,没有母乳吃的学步儿更容易时刻黏在妈妈身边,对探索和独自玩耍畏首畏尾。《西尔斯育儿经》认为,那些非常自信、安全感好的孩子,都不是断奶过早的孩子。
安全感被充分满足的孩子,在2岁左右有可能自动离乳,如果没有主动离乳也没有关系,孩子需要成人的辅助来离乳,可以采用引导式自然离乳会很容易被接受,当他发现,即便不再能吃到妈妈的奶了,妈妈对他的爱和陪伴有增无减,这便是安全感的升级。
平时很多母乳妈妈找到我,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断奶”我一般会告诉她离乳是只关乎宝宝和妈妈双方的事情,如果其中一方不愿继续,哺乳就可以考虑停止了。即使我是专业有经验的的母乳指导,也没有权利对此事指手画脚,更何况妈妈以外的其它人。但随着倾听妈妈,和妈妈的交流深入,妈妈会更清楚觉察到自己的内心,更容易做出选择,一旦决定断奶,我们可以提供一对一的个案指导和护理,如何在乳房感受最好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给孩子离乳。
也有很多妈妈觉得反反复复,母乳好难断,孩子不愿意,我会回复她们说:“那可能是妈妈心里并没有准备好离乳,还没有真正下这个决定”因为离乳是双方的事情,很多时候妈妈的依依不舍往往超出了孩子的留恋,日后的入园入托也是同理。妈妈没有准备好抽离,内心纠结犹疑,孩子也会陷入这种情感波动,不能被平静地看到和倾听,过程就会阻挠重重。
当然,有些妈妈出于身体原因和个人发展需要不得不选择离乳,无论妈妈决定在什么时候离乳,我们都会支持,因为我们接纳任何时长的母乳喂养,尊重每一个妈妈的选择,理解而非评判,鼓励而非胁迫,帮助而非教导,这是我们母乳指导的职业态度。借用心理学家科胡特说的话,妈妈是什么样的状态,比妈妈做对什么或做错什么更重要。
一个妈妈的选择,理解而非评判,鼓励而非胁迫,帮助而非教导,这是我们母乳指导的职业态度。借用心理学家科胡特说的话,妈妈是什么样的状态,比妈妈做对什么或做错什么更重要。
作者简介:
禾禾妈,80后俩宝妈一枚,专职母乳哺育顾问,壹心母乳哺育支持联合创始人之一,母乳喂养、科学育儿、亲密养育传播者与践行者,心理学爱好者与修习者。
北京比较好的实惠的白癜风医院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3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