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96949.html
西医中植物神经紊乱的定义

植物神经紊乱(vegetativesystemdysfunction),又称自主神经紊乱,是一类由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多系统机能紊乱。正常情况下,人体对内外界环境刺激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作出相应的调节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这些功能必需有植物神经的参与,人体才能从事正常生活。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神经活动过度紧张、不良情绪,都可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弱化,削弱对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的调节,而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紊乱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可出现焦虑、烦躁、异常出汗、晕厥、失眠、记忆力减退、尿急、尿频等多种症状。

中医中植物神经紊乱的定义

植物神经紊乱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但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内分泌系统功能、性功能失调的症状,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人体部分生理功能暂时性失调,神经内分泌出现相关改变而组织结构上并无相应病理改变的综合征。

临床常见于20~50岁,也可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居多,病情可轻可重,且不因体力劳动而加重,病程可长可短,甚至可以在诱发因素消除之后自愈。患者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疗效不显著,笔者跟诊随其医师运用中医治疗近万例,疗效确切,治疗后不易复发;即使复发,再次使用中医治疗,疗效依然满意。

五个因素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

  一、遗传因素

  在临床上,已经查明遗传因素同精神障碍的发病有直接关系。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虽然在调查中可以认定上诉疾患在遗传方面有明显的趋向性,但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至今没有一个结论性的结果。因为遗传性是“先天既得性”与“后天获得性”两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所以说遗传性的显现,是同病人病前和发病时的社会环境对病人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

  二、素质因素

  素质里包含有心理素质和躯体素质两个方面。所谓心理素质就是指人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稳定性。临床上表现为不同人对不同事物的反应强度、速度、觉醒度和情绪指数。躯体素质是指个体反应潜力和决定个体精神活动方式的生物学基础。比如:一个人在性格上较为内向,又多有敏感和脆弱的性格特征,那其就会在外界的不良刺激下,发生应激性精神障碍。

  三、性别因素

  女性由于性腺的内分泌和某些生理过程等特点会引起情绪不稳、冲动、焦虑等临床表现。这与中枢神经抑制催乳素的分泌有关。因为女性如出现月经过少或泌乳等现象时,就会反馈到中枢神经而促使体内催乳素升高,这样就会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精力减退和对应激的耐受力下降等症状发生。男性多受酒精和烟草的影响,体内血睾丸酮水平的降低会诱发男性的抑郁症的发生。

  四、理化生物因素

  身体其他部位的病变也可累及到中枢神经系统而引发精神障碍。如脑部的感染、肿瘤、外伤、出血、中毒、变性、营养代谢和精神活性物质等器质性病变,均可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人脑的正常功能和结构。如:电视天天报道的婴儿时期的营养不良(假奶粉引发智力发育障碍的大头婴儿)或脑部的外伤等都可以导致病者精神发育迟滞和人格的改变。也有报告分析过孕妇分娩时的产伤与日后的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重要的关联性。

  五、年龄因素

  童幼年时期,由于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发育并未成熟,所以缺乏自我控制情感和行为的能力,同时因为其保持着幼稚的情感、行为和原始反射,所以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再加上现在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压力增大,所以孩子们会因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障碍。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内分泌系统特别是性腺不断的发育成熟,会出现植物神经系统的不稳定性,表现有异常的情绪波动,对外界应激因素的影响极为敏感。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如强迫症、癔症、心境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植物神经紊乱在中医学中归属于情志病范畴,与肝、胆、心肾、脾等脏膀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常见分型如下

1.植物神经紊乱肝郁气滞型

焦虑不安,心烦易怒,胸腹不适,痞塞满闷,或咽中不适,如物梗阻;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若气郁化火,舌红,苔黄,脉弦数。

2.植物神经紊乱心胆气虚型

虚烦不寐,善惊易悉,坐卧不安,失眠多梦,多虑、多疑、易哭、乏力、易醒、健忘,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3.植物神经紊乱心脾两虚型

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便溏,面色不华;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无力。

4.植物神经紊乱心肾不交型

心烦不寐,人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苔薄黄,脉细。

5.植物神经紊乱心肝血虚型

心烦,急躁易怒,人睡困难,情绪低落,易哭、气短、心悸、头晕、健忘、胸闷、纳差、易醒;舌红、菩溥黄,脉细。

6.植物神经紊乱心阴不足型

心烦,人睡困难,心悸,急躁易怒,乏力,头晕,五心烦热,健忘、口干、盗汗、疼痛、坐卧不安;舌红、苔薄黄,脉细或脉沉细。

7.植物神经紊乱心血亏虚型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头晕,睡眠不实;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8.植物神经紊乱心肾阴虚型

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9.植物神经紊乱心神失养型

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膏,

或时时欠伸,或于舞足蹈,骂詈喊叫;舌质淡,脉弦。

10.植物神经紊乱肝阳上亢型

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头晕涨痛,口苦面红,或见胁痛便秘溲赤,自涩、视物不明:舌红、舌红,苔黄,脉弦数。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悲忧善哭,胸胁胀满,时欲太息,不思饮食

11.植物神经紊乱肝郁肿虚型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悲忧善哭,胸胁胀满,时欲太息,不思饮食神疫乏力,大便不调:舌质淡,苔薄腻,脉弦缓。

12.植物神经紊乱肾虚肝旺型

烦躁易怒,寝食不安,目赤肿痛,口苦咽干,头胀面热,舌红苔黄,脉数。

植物神经紊乱的治疗

西医治疗植物神经紊乱

这里说的西医治疗植物神经紊乱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检查,让患者服用药物,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改善睡眠、改善胃肠功能、镇静安神、抗抑郁焦虑,营养神经等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的,具体选择什么药物需要由检查报告来决定的。常规检查:心电图、脑CT,核磁共振,超声心动图、腔镜检查、超声检查、肌电图检查、核医学检查等缺乏客观指征。一般情况植物神经紊乱通过仪器是检查不出来什么问题的,属于是一种非器质性的慢性疾病,常被当成冠心病,焦虑症,抑郁症,心肌缺血,胃炎等疾病去治疗,往往没有什么针对性,起到的作用也不大,甚至于有些患者需要终身长期服用西药来维持情绪和睡眠状态进行缓解和控制,没有办法去解决疾病根本上的问题,治疗几率比较低!

中医治疗植物神经紊乱

中医通常会用到这7种辩证的方法对植物神经紊乱的整体症状做辩证

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

第一种辩证植物神经紊乱的方法: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就是运用八纲通过四诊所掌握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辨别病变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及病症类别等情况,从而归纳为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比如一个患者主诉头痛,那么首先要分清头痛的性质,是虚性头痛还是实性头痛,是外邪侵犯引起的头痛还是脏腑本身病变引起的头痛。

第二种辩证植物神经紊乱的方法: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是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受脏腑支配,同时它们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旦气血津液发生病变,它不仅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反之,脏腑发生病变,必然也会影响气血津液的变化。气血津液辨证可分为气病辨证、血病辨证和津液辨证。

气病辨证一般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气虚证,是指体内营养物质受损或脏腑功能活动衰退所出现的证候。夏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自汗、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这些症状在活动后加重,这是典型的气虚证,这是因为暑湿耗气,可以适当采取防暑降温的措施。

第三种辩证植物神经紊乱的方法:脏腑辨证

结合八纲、气血津液辨证等其他辨证方法,对疾病的症状、体征及有关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

从而确定病变的脏腑部位、性质等,并据此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内伤杂病,亦为其他各科辨证的基础。以心为例,当我们见到心慌、胸闷气短、面色淡白,脉虚或结带,基本断定这是心的一组证侯,如果是心气虚,则还有神疲乏力,活动后症状加重;如果是心阳虚,还有畏寒肢冷、舌淡胖等症状;心血虚则加上失眠多梦、头晕眼花、面色萎黄;但是脏腑辨证不是简单的叠加,要四诊和参,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四种辩证植物神经紊乱的方法: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分别从邪正斗争关系、病变部位、病势进退缓急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的一种辨证方法,并且作为指导治疗的一种辨。

第五种辩证植物神经紊乱的方法: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六经辨证的发展,也是外感热病常用的一种辨证方法,它代表病证深浅的四个不同层次或阶段,用以说明某些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病情轻重、病变部位、各阶段病例变化和疾病的变化规律。由季节和气候的不同,卫分证候的表现也不一样,变的主要表现是不可逆的神志不清,心、肺、肝、肾等多种脏器的损害则更为严重,人体反应性和抵抗力明显减弱。

第六种辩证植物神经紊乱的方法: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是在阐述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病理变化及其证候的基础上,同时也说明了温病初、中、末三个不同的阶段。三焦辨证认为:温病一般始于上焦手太阴肺,然后传入中焦脾胃,最后终于下焦肝肾。

第七种辩证植物神经紊乱的方法:经络辨证

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所反映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并进而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及其病机的一种辨证方法。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与三阳经。各经病证包括经脉循行和所属脏腑的病变。

编辑

根据植物神经紊乱12种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植物神经紊乱12种分型大家还记得吗?分别是

植物神经紊乱肝郁气滞型植物神经紊乱心胆气虚型植物神经紊乱心脾两虚型

植物神经紊乱心肾不交型植物神经紊乱心肝血虚型植物神经紊乱心阴不足型

植物神经紊乱心血亏虚型植物神经紊乱心肾阴虚型植物神经紊乱心神失养型

植物神经紊乱肝阳上亢型植物神经紊乱肝郁肿虚型植物神经紊乱肾虚肝旺型

中医治疗植物神经紊乱总共分为三个阶段,少一个阶段都不行

第一阶段:治疗以补益心脾,调和肝脾,滋养受损神经系统,安神理气缓解失眠状态;

第二阶段:温补肾阳,填精补髓,健脑利窍,祛斜扶正,温补心阳,补益心气降低脑兴奋度使情绪稳定,缓解大多躯体症状;

第三阶段:清胆化痰,清暑益气,健脾疏肝,除湿醒脑,健脾祛湿,生化气血,营养五脏六腑,开窍醒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72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