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命运有约

教育就是为了解放枷锁-解放心灵

很多关键性的知识,我们都没有在校园里掌握,于是我们需要在吃尽一些苦头后,才能自省:什么是本本,什么是末末。

隐喻:

曾经有一群心理学家在很闲的时候,做了一个有趣的意象隐喻,就是把几个国家隐喻成小孩子的话,哪个小孩子相对健康。大概结果是:英国是一位爱出风头的绅士模样,但是雄风不足;德国是喜好通过表达严谨来强调自己的自尊,只是容易教条化;日本是通过拼命压榨自己的潜能来完成人格的代偿结构;中国是最复杂的孩子,骨子里充满了性焦虑,因为在近代它是被蹂躏最惨的大国;美国则是相对最健康的孩子,人格独立,性心理压抑少,能量足。

当然,它只是一个风趣的段子,不能说明任何实质性东西。

只是,许多人或许都会十分认同:“中国”的“性心理创伤”的确非常大。

常识:

太平天国战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蹂躏,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军阀混战,世界大战,持久内战,文革......

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中充满了无尽的伤痛,而作为生之本能中最大的内驱力“性能量”,注定已经埋下不同程度的性心理焦虑与性心理创伤。

我们的父辈,祖辈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中,他们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与下一代积极共情;如何骄傲的回应孩子内在驱力的诉求;如何不把自己的创伤人格投注在教育中;所以,我国创伤人口也是全球最多的。

常识:

当下,我们在校园里并没有接受过如何教育后代的课程,所以现在许多年轻的妈妈只是依靠感觉来教育孩子,实际上已经有许多关键性的事情没有做好,而那些事情其实都不难,只是缺少科学的教育。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理的共情与合理的设置一些恰如其份的小挫折。这一条如果没有做好,不管给孩子怎样的物质满足,都不能让他们的人格往更加独立的方向自然过度。而一旦超过6岁没有做好,基本上孩子的人格就定型了。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性心理学与一些教育观。(性心理学在临床中已经受到很大的重视,许多心理障碍最初与它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抑或情结。)

那么,它们究竟是如何于不知不觉间深刻影响到一个人心理健康的!

谈天说地话人生

谈情说爱话性心理

以下一问一答源自一段真实的对话材料的整理,仅供参考!

M先生:韩老师,我有时候一听到我老婆指责我儿子时,我就会有一种冲动,具体也说不清,这种冲动背后的动力或许与性压抑有关。为何会有这种感觉呢?

韩非:这并不奇怪,你已经了解了动力学的风貌,它和其他学派切入点不同,它亦是所有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亦是到目前为止人类了解与探索自我内在的最佳模型。它亦是目前最能够解释一些社会现象与心理病理学的相对完美的学说,其他诸如认知,行为,催眠,人本,后现代等体系,在这方面的探索与解释能力都处于下风。

简言之,性能量与性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其变相的投射与延展是无处不在的,它们就是生之本能中最重要的推动力。比如一个男士寻求成功的背后,也是为了获得性能量的延展,如果不是因为这股无意识推动力在作用,许多男士可能在获得一定成就后就难以找到奋斗的动力,就会懈怠下来。

许多老头在失去了伴侣后,为何还要去寻找一位伴侣,即使他是大学顶级教授抑或政治家,只因为性心理是有需求的,它需要被合理的度过人生的每个阶段。所以虽然老头们都已经没有了生理上的性冲动或性能量,但是潜意识中的性心理是不会消退的。(性心理并非是指性欲望,而是泛指一切本我系统中的原始欲力,生之本能中重要的原始感官体验。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把它(本我驱动力)彻底端掉,一个人就会变成“枯木死灰”,表面上看起来心如止水,有可能已经抑郁症。)

M先生:很有道理,我已经接受您的启蒙点化一阵子,我深谙其中的感觉,实在是有感觉。只是我最近有个小困惑,我老婆在骂儿子的时候是不是也是一种变相的性压抑,最近我时常有这种感觉,请老师点化一下。

韩非:实际上一个女人用嘴巴骂孩子是一种退行防御机制,快感欲望的满足退行到嘴巴(口欲期遗留的施虐情结),通过这种方式与孩子互动,即施虐。当女人打算再次不停的抱怨孩子的时候,她需要对自己说:我在骂孩子的时候是在寻找性快感,我怎能对自己的孩子下手!(而后或许就可以解决这个爱指责孩子的问题)

M先生:您这么一说,我非常惭愧呀,她的性压抑估计是我造成的。您分析的完全正确,我现在感觉到一股屈辱感。

韩非:你为何需要有这份屈辱感?

M先生:因为我是男人,我好像在性能力方面逐年下降,心有余而力不从心......

韩非:恩!我们确定伴侣只是在乎你的“床上性魅力”抑或“激情四射”?她是否还会在乎一些其他方面的感受?比如她有可能最需要的是有个男人懂她感觉的感觉?

M先生:这个......我似乎也能够有所觉察......可能这个想法有偏差......嘿嘿!韩老师,你知我心呐......

韩非:夫妻性生活不一定非得是性交的,性交的快感都是十分短暂的,而相对长久的快感应该是互相满足对方人格系统中的“子人格”的各种诉求的那种倾听,支持与抱持对方软肋的温暖感。

否则,即便你每次都服用“伟哥”来威猛自己,你的伴侣也只会感到更加的痛苦与被吃的感觉。其实女性并没有那么喜欢性交,即便有些女性这方面欲望强烈,更多的或许也只是把它当成是“从紧张里释放出来的目的”,她们的意图是为了释放紧张,背后是一种重返原始状态的一种冲动。

韩非:你是不是AV片看多了,以为女性真的喜欢被SM?被持续的性折腾?实际上这种女人只占少数,多数女性需要的是心理层面的快感,而非赤裸裸的性交。

精神分析师对性心理研究是全天下最多的,我也曾经研究过日本的AV文化,我发现也只有精神分析这门学问可以究竟的分析为何日本人喜欢拍出那些充满SM情结的情色片,我们不能从表面去理解。日本AV文化是把许多人类潜意识中的俄狄浦斯爱恋,以及阉割焦虑,恋母焦虑,排斥同性父母的焦虑,攻击家族权威焦虑,填补肝欲期/口欲期焦虑等等且以扭曲的赤裸裸方式来演绎而已。同时也是表达对权利的控制欲望,包括主导亚洲抑或称霸天下的焦虑。

M先生:您怎么一说,似乎很有感觉。只能跟您谈性心理,才会如此放松。我认为小日本的确把自身复杂的民族潜意识情结投注到了性文化产业中,把那种痛苦的,自虐的,恶心的,反转成快感的,优越的。实际上可以反应出日本民族的一些与生俱来的压抑情感。

韩非:基本同意你的观点,虽然还不够全面。

言归正传。实际上最好的两性关系与教育孩子时候的关系是一样的,简单讲如果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分清界限:我们的快乐是我们的,你的快乐是你的,而不能说只要你快乐我就快乐。这种只要你快乐我就快乐的说法表面上还挺崇高的,实际上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格绑架行为,绑架了孩子某个子人格的行为。

何解?

韩非:如果一个妈妈对孩子说“你快乐我才快乐”,从潜意识上,妈妈已经把孩子的某种律动的情感给捆绑了,已经间接的剥夺了孩子“不快乐的权利”。孩子会变得不愿意在父母面前展露脆弱。而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最大的过失就是不被允许表达自己的脆弱。这种男孩子长大后,就容易得焦虑症与隐匿性抑郁症。

M先生:他妈的,韩老师,我曾经或许就是此类孩子,他妈的,太不可思议了......

韩非:一些母亲打孩子,通常都不是为了孩子的人格好,只是为了先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先倒掉自己的一些潜意识里积压的毒素甚至也包括一些性压抑情绪。待这步满足后,她们的“本我与超我”才开始讨好孩子,甚至用自责的口吻说:哎曰,是妈妈不好......妈妈爱你......

许多善良的女人其实教育手段都是带有三分毒性的,因为她们的善良中缺乏一些锋芒。缺乏了这股锋芒的女人就很难学会先爱自己,因此她们在每天出门前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本我”猛揍一顿,而后再对自己的“超我”猛吹一顿抑或理想化一下,这样一来就容易在体内堆积自我攻击能量的毒素。那么孩子就容易成为她们下班后的情绪攻击对象。只是很多妇女是不会承认这点的,她们会用“净相”与道德幌子来掩盖。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自动变疯的孩子或自动变成抑郁症的孩子,除了一些遗传因素与医学未知因素外,已知的很大部分都是源自父母的失误教育。

动力学探秘“无意识忠诚原理”:要让一个孩子忠于原生家庭最伟大的方式就是把他搞成精神分裂或抑郁症。(天下所有人原则上都有变相的强迫行为:不断重复六岁左右已经基本定型的人格“忠诚”模式与子人格命运脚本)

总之,从人类历史进程来看,没有一个人变成了公认的可以被看得见的“神仙”,但是变成怪物与疯子的却不计其数,这究竟是为何?

M先生:我想所有的疯子最初一定是经历了惊天动地的自我攻击程序。

韩非:许多教育者把自己压抑的性能量投注在教育后代的互动中,所以他们/她们表现出来的就是孜孜不倦的马不停蹄的让孩子报这个培训班,那个培训班,这种“精进”的背后实际上是在满足他们自己的无意识性快感。而忽略了孩子的本质感受,这样一来即便孩子成绩年年优异,却又可能已经是半个人格障碍患者。

去查一查,北京大学(包括留学生)与一些排名前列的著名高校在过去30年里无意间培养了多少个“杀人犯”抑或恶作剧者?这些作出极端行为的莘莘学子,他们曾都是学校公认的顶级智商者或学霸,但是他们的父母在早年已经把他们的人格内聚力摧毁的差不多,他们一旦遇到不顺意的,就很容易开始自我攻击,而后攻击到一定程度,就想通过惊天动地的悲剧方式来象征性的表达一种“优越感”。在他们的潜意识情结中,自杀是一种带有英雄色彩的行径,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表达力量的杀手锏。

M先生:是呀,我的儿子,有时候会采取一点点自虐的方式来控制父母,来威胁父母。而我一点办法也没有。我突然想起您说的,儿童也是成年人的爸爸,突然明白了点什么。

实际上孩子也是父母最好的天然导师,只是一开始我们把成年世界的很多价值观强加给了他们,所以他们失去了最本然的律动。从天然的导师变成了问题导师。

韩非:这些选择轻生的孩子其实都是很可怜的孩子,他们的性心理也都没有合理的成熟过度,一直被学业与父母期望压制着,所以当他们有一天“反向自恋能量”暴怒到极致时,就会开始强烈的自我攻击,那股压抑的性能量会成为他自己的最大合谋者,来进一步自我攻击,威力是很大的,惊人的,所以有些大学生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抑郁症。中国每年自杀倾向者逾2百万之多,自杀成功者逾20万上下。自杀的背后都是一种潜意识报复,都是在报复某个人,以及象征性的表达一种畸形的“英雄主义式的优越感”。

不少资深的精神分析师抑或发展心理学家都会发现,那些轻生者(包括大学生,娱乐圈,社会各个领域的各个行业),他们的轻生行为背后是隐藏着一份“光荣”。这关系到会有许多人为他们的自杀叹息与喝彩,这份“光荣”在抑郁情绪的干扰下,会隐蔽到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程度。

诚然,如何预防轻生,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与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社会的更多







































武汉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宁夏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wh/177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