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人格或人格转换同属同一性意识障碍,在本文中简单回顾这两个术语的相关内容。

交替人格

核心症状交替人格是在不同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伴有口吻、语调和行为的改变。如女患者在魔鬼附体期间,以魔鬼的口吻和语调对妈妈恶狠狠地说“我要你女儿死!”。

双重和多重交替人格分为双重交替人格和多重交替人格。双重交替人格是指不同时间段表现出两种人格特征;多重交替人格是指不同时间段表现出3种及以上的人格特征。

重症重症交替人格患者平时的自传性记忆(清醒的自我)突然消失,代之以另一个自传性记忆,患者以另一人的身份在担任角色,在“清醒的自我”那里被压抑的激情此时能表现出来,平时不可能做的事情此时能做出来,而忘记了“清醒的自我”。过一段时间,这种自传性记忆突然消失,又回到平时的自传性记忆,患者对前一个身份遗忘,但可能意识到有一段时间空白。由于遗忘,患者不会主动报告交替人格症状,通常由家人报告。患者还可伴意识模糊、长期人格解体和非真实感、假性幻听、Schneider一级症状的幻听(争论性、评论性、命令性幻听,思维鸣响),但对外界保持有现实检验能力,无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诊断分离性身份障碍。

例如某病例为30岁已婚女性,丈夫述患者经常做事后不能回忆,有时害怕地躲在橱里或床下,好像不认识丈夫。当医生问患者时,患者起初不愿讲,在医生的反复保证下,才讲了自己常有几小时、几天或甚至几周的遗忘发作,包括忘掉她生过两个孩子,她的婚姻,她的性经历以及她童年和青少年的几件事(平时的自传性记忆消失),也经常发作人格解体和非真实感,脑中常听到其他人的声音,一些是愤怒的,另一些是安慰性的(假性幻听),这些声音改变了她的身份,此时能回忆出平时不能回忆的近事和远事(另一个自传性记忆出现)。患者童年时有严重的躯体被虐待和性虐待史。诊断该患者为分离性身份障碍共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在治疗早期,对患者指出:“你是一个个体,而不是交替转换的两个个体,恢复其连贯的记忆;在治疗中、后期,医生帮助患者回忆童年的躯体和性被虐待,当患者能回忆并能接受时,发作性身份改变次数开始减少,人格解体和非真实感发作次数也随之减少。

轻症轻症交替人格患者也有平时的自传性记忆被另一个自传性记忆代替的发作,但事后不遗忘,诊断为非特异性分离障碍。例如,某病例女患者在嫂子的饮食店里工作,嫂子经常说她,心里生气,因为嫂子害怕老公公,因此患者发作性感到老公公附体,以老公公的口气来训斥嫂子,潜意识感到为自己报了仇(获益行为),此间没有自己的精神活动,完全是老公公在主持患者的精神活动,患者事后能回忆老公公附体的过程。

病因以父母身份引起的童年虐待,具有反复性和不可逃避性,最易引起分离障碍,其中性虐待比其他虐待更易引起分离障碍。分离障碍包括人格解体、分离性神游症、分离性遗忘和分离性身份障碍,以分离性身份障碍最严重,当患者既有其他分离障碍,又有分离性身份障碍时,以分离性身份障碍为上级诊断。

分离性身份障碍是一种催眠状态,此时忘却非创伤性回忆相关背景(平时的自传性记忆),而将平时压制在潜意识中的创伤性回忆相关背景激活,患者呈现出创伤性回忆相关背景的另一个自传性记忆,并以另一个身份出现。当催眠状态解除时,另一自传性记忆又进人潜意识而遗忘,患者回到平时的自传性记忆。

双重交替人格就好像是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贴两了幅画,第一幅画是平时的自传性记忆,第二幅画是与创伤背景有关的另一个自传性记忆,打开手电筒相当于意识,手电筒在同一时间段只能照亮一幅画,平时就照在第一幅画上,发病时转而照在第二幅画上,病情缓解时,又重新照在第一幅画上。多重交替人格则是在房间里贴上三幅以上的画,其他一样。

共患分离性身份障碍是童年虐待所引起,故最常共患创伤后应激障碍,次常共患抑郁症、焦虑症、转换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多有头痛)、回避性人格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

鉴别当患者有附体体验,并以附体者口吻说话时,应问患者感觉是只有附体者,还是既有附体者,又有自己。若只有附体者,是双重交替人格,若既有附体者,又有患者自己,则是双重人格。

病程和问诊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病率为1.5%,女性为多,可以持续存在,也可以在应激时才出现,这种患者有高度暗示性,不要用引导式或暗示性提问。国外许多法律程序暗示,分离性身份障碍是诈病或被治疗者操纵引起的。

人格转换

概念人格转换又称自身变换症,是指患者相信自己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动物或事物,如果是人变动物,称变兽妄想;如果是动物变人,称动物化身,人格转换不伴有口吻、语调和行为的改变。例如,患者说,“我的脑子是时髦的,被人换掉,所以别人时髦,我就时髦不起来。”此时说话的口吻、语调和行为与平时比无改变,见于精神分裂症。

病例1女患者说,看到文字,我就是文字(变成事物)看到苍蝇,我就是苍蝇(变成动物,变兽妄想);看到小树,我就是小树(变成事物);看到别人,我就是别人(变成另一个人)。

病例2女患者说,我晃了一下,别人顶替了我(变成另一个人),我死了,过一会别人走了,我又活了;患者身子一歪,可将那顶替的人顶走,或大声拒绝那人来顶替;妈妈砍鱼头,我就顶替了这条鱼(变成动物,变兽妄想),砍鱼头就是砍我的头,妈妈煮鱼头,我的头顶替那鱼头在煮,故头痛;我去顶替死人,所以我死了,又顶替活人,所以我又活了;看电影中的人跳悬崖,我顶替了他,跳悬崖死了。

鉴别交替人格和人格转换都相信自己可变成另一个人,但交替人格伴有口吻、语调和行为的改变,而人格转换不伴有口吻、语调和行为的改变;交替人格是完全沉浸在另一个人的角色中,而人格转换只是相信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但没有完全沉浸在另一个人的角色中。

持续时间我们见到的人格转换患者持续时间都较短,国外报告有的病例持续时间较长,例如,患者说,他病前是一个人,病后变成另一个人,旧名下的他已经死掉,现在作为一个新人在活着。

作者:南京医院张心保;期刊来源:《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欢迎您







































北京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北京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wh/177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