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护理 >> 精神分析的创生与黄昏
叙拉古之惑编案:虽然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在今天的心理学界,学科建制合法性地位遭受到了方法论上的质疑,但是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及其门徒的影响力却又此消彼长的渗透到了文化政治领域。因此依然有必要重视这门学科,在此拣选了几本有关书籍,供读者参考。既有研究的,也有批评祛魅的。
内容简介:哲学家、享乐主义创始人米歇尔?翁福雷在本书中攻击一种“宗教”,即精神分析学,或者说是弗洛伊德主义。
本书对有关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主义以及精神分析的种种神话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质疑,认为弗洛伊德主义和精神分析建构于寓言式的一系列传说之上。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提出一个论点,对人们普遍认可的观点进行反驳:一、精神分析拒绝哲学,但它却正是一门哲学;二、精神分析不属于科学,而是哲学自传;三、精神分析不是科学连续体,而是存在的七拼八凑;四、精神分析术属于魔法思维;五、精神分析并非自由主义的,而是保守主义的。
正如本书副标题“弗洛伊德的谎言”所揭示的那样,在翁福雷看来,弗洛伊德主义看起来的确是像无法证明的幻觉,它建立在似是而非之上,其与靠理性得出的常识背道而驰;精神分析并不能达到治疗人的效果,因为人们永远也无法消解本能冲动提出的要求,即便能治疗,这种治愈也是不符合人的期望的;精神分析是一种幻觉,一种集体的幻觉,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充满了欲望的愿望在经历现实存在甚至于现实相悖的情况下的全面获胜。
作者简介:米歇尔?翁福雷(MichelOnfray),法国公共知识分子、当代哲学家,提出享乐主义理论。已出版八十多本著作,部分作品被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翻译出版,主要有《享乐主义宣言》《享乐的艺术》《无神论》等。
目录:前言弗洛伊德的明信片沙龙第一部分症状学心怀邪念者可拒论点一:精神分析拒绝哲学,但它正是一门哲学。第一章焚烧传记作家第二章他说,毁掉尼采……第三章弗洛伊德主义,某种尼采主义?第四章成为哥白尼、达尔文,否则什么都不是……第五章怎样暗杀哲学?第二部分谱系学孩子弗洛伊德的脑门论点二:精神分析不属于科学,而是哲学自传。第六章“十分严重的精神性神经官能症”第七章母亲、金子和西格蒙德的肠子第八章俄狄浦斯,卧铺车厢中的蜃景第九章炽热的乱伦激情第十章取名、命名、决定未来第十一章在癔症标识下出生第十二章俄狄浦斯式人生第十三章“科学神话”的真相第十四章除了弑父,还是弑父第十五章贞洁殉道的安提戈涅第三部分方法论不现实的美梦论点三:精神分析不是科学连续体,而是存在的七拼八凑。第十六章弗洛伊德的奇迹之地第十七章狩猎变态的父亲们/64第十八章模糊光亮中的征服者第十九章无意识的施行式虚构第二十章怎样拒绝身体?第四部分治疗奇术治疗躺椅的内部弹簧机制论点四:精神分析术属于魔法思维。第二十一章弗洛伊德梦游仙境第二十二章魔法因果的国度第二十三章分析躺椅,一张由笑气驱动的飞毯第二十四章只在纸上存在的大量治愈案例第二十五章弗洛伊德没有发明精神分析第二十六章用诡辩来封锁第五部分意识形态保守的革命论点五:精神分析并非自由主义的,而是保守主义的。第二十七章坏事肯定会成真第二十八章见不得光的性解放第二十九章手淫,弗洛伊德主义笔下的儿童疾病第三十章女性那发育不良的阴茎第三十一章弗洛伊德对独裁者们的“致敬”第三十二章弗洛伊德的超人和原始部落结论辩证的幻觉参考文献/索引
内容简介:★弗洛伊德和拉康传记作者、法国精神分析领军人物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汇聚历史、文字、修辞、记忆,在89个词条中破解精神分析迷宫。
★精神分析是0世纪的意识镜像,是现代人的情感、文学、电影、政治的隐秘原点。从福尔摩斯到菲利普·罗斯,从拿破仑到特朗普,从贝鲁特到华盛顿——一切皆可精神分析。
★文风轻快,笔法活泼不失严谨,每个词条都如同一场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思想漫游。突然的切入,错位的呈现,道路颇具迷惑性,读者可按序阅读,亦可跳跃选读。
★拒绝高头讲章,重新激发精神分析的现实阐释力,探索自我、梦境与幻觉,将精神分析恢复为一种具有活力的灵魂医学、一把依然锐利的批判武器。
《精神分析私人词典》是“六点私人词典”系列中一种,围绕89个关键词,剖解与精神分析相关的人物、城市、文学、电影、文化现象、政治风潮,带领读者在意识镜像的彼岸遨游。秉承“私人词典”的一贯风格,《精神分析私人词典》文风轻快,笔法活泼不失严谨,兼具知识性、批判性与趣味性,每个词条都是一篇漂亮的批评文章。
诞生于0世纪的精神分析曾大胆挑战人类的理性世界,展现出强劲的阐释能力,也因此遭到猛烈攻讦。如今,这门奇特的学科却藏进学术的水晶宫,变得日益衰弱,但精神分析的影响已渗透进文化、文学、艺术、政治的方方面面,构成现代人隐秘的精神原点。卢迪内斯库出生于精神分析世家,也曾师从德勒兹、福柯,她挣脱专业化的学科束缚,力图将精神分析恢复为一种具有活力的灵魂医学、一把依然锐利的批判武器。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élisabethRoudinesco,—),法国思想家、精神分析师、巴黎七大的历史研究学者。曾先后师从德勒兹、福柯等学者,并于年加入拉康创办的巴黎弗洛伊德学派,成为拉康核心圈子的成员之一。卢迪内斯库曾参与撰写鸿篇巨制《法国精神分析学史》(HistoiredelapsychanalyseenFrance),为弗洛伊德和拉康写过传记,并在01年获得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年荣获法国“十二月奖”,其作品被翻译成0多种语言。
目录:引言 / 1A爱(Amour) / 1焦虑(Angoisse) / 11动物(Animaux) / 14安提戈涅(Antigone) / 伪经典和谣言(Apocryhes&rumeurs) / 6金钱(Argent) / 9自我分析(Auto-analyse) / 4B费迪南·巴达缪(Bardamu,Ferdinand) / 9柏林(Berlin) / 44贝鲁特(Beyrouth) / 51拿破仑·波拿巴(Bonaparte,Napoléon) / 5幸福(Bonheur) / 56布达佩斯(Budapest) / 58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Aires) / 64C名人(Célébrité) / 68汝何所欲(Chevuoi?) / 70《泽诺的意识》(ConsciencedeZeno[La]) / 71大卫·柯南伯格(Cronenberg,David) / 75库埃纳瓦卡(Cuernavaca) / 78D解构(Déconstruction) / 81最后一个印第安人(DernierIndien[Le]) / 8勒内·笛卡尔(Descartes,René) / 85欲望(Désir) / 90《第二性》(DeuxièmeSexe[Le]) / 9长沙发(Divan) / 98E童年(Enfance) / 10厄洛斯(Eros) / F家庭(Famille) / 11幻觉(Fantasme) / 女性(Femmes) / 疯狂(Folie) / 11法兰克福(Francfort) / 19G乔治·格什温(Gershwin,George) / 16哥廷根(G?ttingen) / 18朱利恩·格林(Green,Julien) / 14战争(Guerre) / H白色哈姆雷特,黑色哈姆雷特(Hamletblanc,Hamletnoir) / 婴儿陛下(HisMajestytheBaby) / 阿道夫·希特勒(Hitler,Adolf) / 好莱坞(Hollywood) / 夏洛克·福尔摩斯(Holmes,Sherlock) / 幽默(Humour) / 催眠(Hypnose) / I乱伦(Inceste) / 辱骂、夸张和诽谤(Injures,outrances&calomnies) / J耶稣会教士(Jésuites) / L《被窃之信》(Lettrevolée[La]) / 0书籍(Livres) / 09伦敦(Londres) / 14M雅克·拉康的箴言(MaximesdeJacquesLacan) / 1墨西哥城(Mexico) / 镜像(Miroir) / 6玛丽莲·梦露(Monroe,Marilyn) / 0N那耳喀索斯(Narcisse) / 6纽约(NewYork) / 8O俄狄浦斯(?dipe) / 48倭格昂(Orgonon) / 5《世界的起源》(Originedumonde[L’]) / 55P巴黎(Paris) / 59美国总统(Présidentsaméricains) / 66未开化的公主(Princessesauvage) / 7精神分析(Psychanalyse) / 76心理(Psyché) / 77精神病学(Psychiatrie) / 8动力精神病学(Psychiatriedynamique)) / 85心理治疗(Psychothérapie) / 86机构心理疗法(Psychothérapieinstitutionnelle) / 87R叛逆(Rebelles) / 88抵抗(Résistance) / 96梦(Rêve) / 99家族传奇(Romanfamilail) / 06罗马(Rome) / 08菲利普·罗斯(Roth,Philip) / 1S圣彼得堡(Saint-Pétersbourg) / 17医院(Salpêtrière) / 0诱惑(Sduction) / 5性、性别和跨性别(Sexe,genre&transgenres) / 8示播列(Schibboleth) / T应许之地(Terrepromise) / 4托皮卡(Topeka) / 8V维也纳(Vienne) / 41城市(Villes) / 49巴西的城市(Villesbrésiliennes) / 50莱奥纳多·达·芬奇(Vinci,Léonard[de]) / 56W《W或童年的记忆》(WouleSouvenird’enfance) / 65华盛顿(Washington) / 71乔治·渥林斯基(Wolinski,Georges) / 7伍斯特(Worcester) / 76Z苏黎世(Zurich) / 78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著作目录 / 84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将精神分析、个人传记与历史时代相结合的著作,显示出探索宏观的时代脉络和微观的个体生平交织辩证的创作理念。本书将个体、社会、政治、文化和心理的大规模传记历史互相整合,读来纲举目张,气象万千。
弗洛伊德生前销毁了大批书信和手稿,因此书中引用的史料更显珍贵。作者彼得·盖伊几乎通读了所有能得到的关于弗洛伊德的资料,并说服其后人让自己参考一些传主仅存的书信,从而完整地再现了弗洛伊德的一生及其学术历程。读者不但能通过本书了解弗洛伊德其人,还可一窥精神分析学的真面貌。
作者简介:彼得·盖伊(PeterGay,19年—年),出生于柏林,后移民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耶鲁大学斯特林历史学荣休教授,前纽约公共图书馆学者与作家中心主任,被美国历史学会(AHA)授予了学术杰出贡献奖。盖伊著作等身,其中包括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启蒙运动:一种解读》(TheEnlightenment:AnInterpretation)和鸿篇巨著《布尔乔亚经验:从维多利亚到弗洛伊德》(TheBourgeoisExperience:VictoriatoFreud)。
目录:导读如何阅读弗洛伊德序前言第一部奠基期:—第一章知识的贪求回忆的滋养研究生涯的诱惑恋爱中的弗洛伊德第二章酝酿中的理论必要的朋友与敌人歇斯底里、投射与困窘自我分析第三章精神分析梦的秘密献给心理学家的心理学从罗马到维也纳:一段缓慢的进展性欲地图第二部深究期:—第四章四面受敌的宗师50岁感官之乐星期三心理学社外国人第五章精神分析政治学荣格:加冕的王储美国插曲维也纳对抗苏黎世荣格:后来的敌人第六章疗法与技术疑窦重重的首演经典性的两课事出有因:达·芬奇、施雷伯、弗里斯事出有因:狼人政治学临床技术手册第七章应用与涵蕴有关品位社会的基础重绘心灵地图欧洲的终结第三部修正期:—第八章侵犯性牵连甚广的重大事件风雨中的和平死亡:经验与理论爱欲、自我,及其敌人第九章生死相争死亡的阴影安娜成名的代价活力:柏林精神第十章黑暗大陆的摇曳火光兰克事件及其结果医生的两难女人,黑暗大陆第十一章人性使然对抗幻象文明:人类的困境丑陋的美国人战利品与讣闻第十二章死于自由灾难政治学反抗之作为自我认同的方法奥地利完了一个斯多葛派之死缩略语文献综述后记致谢索引
内容简介:《精神分析心理模型》从精神分析创立之初的心理模型开始,一直梳理到自体心理学,清晰地呈现了各个主要学派对应的理论重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书末思维导图般的表格更是结构化地呈现了精神分析心理模型的重要内容。
本书的观点是:精神分析心理模型与以脑为基础的观点是一致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与文化性精神治疗是一致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与其他有名的心理模型是一致的,包括认知模型;我们可以用一定的方式呈现精神分析心理模型,从而允许心理学从业者使用一些彼此竞争的模型中各自的方面;精神分析心理模型的基本原理是被实证证据支持的。
对于学习精神分析的心理学学生与心理学爱好者,对于以精神分析流派思想为主要工作思路的心理学工作者来说,这是一本简约的、能够掌握精神分析整体结构的图书。
作者简介:伊丽莎白·L.奥金克洛斯:医学博士,心理动力学医疗机构教育副主席,德威特·华莱士学者,纽约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精神病学系临床精神病学教授,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精神分析培训与研究中心副主管和培训督导分析师。
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内容/第1章概述:为心理生活建立模型/00什么是精神分析/什么是模型/我们为什么需要心理模型/在脑科学的时代构建心理模型/实践中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第章精神分析心理模型的起源/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决定论的兴起/神经科学、神经学和精神病学领域的出现/0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07无意识的“新心理学”:精神分析/08第章动力性无意识的演变/精神分析心理模型中的无意识/对有意识心理的早期探究/无意识:从笛卡尔到弗洛伊德/无意识心理过程与当代学院心理学/关于无意识的争论:自知与自欺/第4章精神分析心理模型的核心维度/心理运作的关键领域/06四种基本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跨越四种模型的核心维度/07第二部分地形学模型/第5章心理地形图/心理地形图:心理的三层领域/动机/结构/过程/发展/08地形学模型能帮助我们理解什么/地形学模型对神经症概念的解释/从地形学模型发展出心理动力学治疗/09意识的本质和功能/本章总结与核心维度表/第6章梦的世界/地形学模型、动力性无意识以及梦的精神分析理论/10梦在当代心理动力学治疗中的用处/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为什么它如此重要/梦的心理动力学理论与神经科学/探索梦的意义/11本章总结和核心维度表/11第7章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的理论:术语和概念/俄狄浦斯情结对地形学模型的贡献/1俄狄浦斯情结的新进展/14俄狄浦斯情结的普遍性/11俄狄浦斯情结以及叙述和幻想的重要性/1修改地形学模型: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模型/14本章总结与核心维度表/15第三部分结构模型/19第8章新装置、新概念:自我/导致地形学模型被修改的问题/14伴随着地形学模型的倒塌,无意识的概念扩展了/自我/自我对结构模型的贡献/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家/结构模型与普通心理学之间的交汇点/15本章总结与核心维度表/第9章本我和超我/本我/超我/本章总结与核心维度表/第10章冲突与折中/位于冲突中的心理/18调解冲突与折中形成/18运作着的冲突和折中:一个例子/冲突和折中对结构模型的贡献/19本章总结与核心维度表/第四部分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01第11章客体关系理论/0客体关系理论:术语和概念/04客体关系理论与地形学和结构模型/05客体关系理论的诞生/07客体关系理论和成人心理病理学/0奥托·科恩伯格:整合客体关系理论与结构模型/客体关系理论和心理动力学治疗/6本章总结与核心维度表/8第1章自体心理学/1自体与自体的发展/科胡特的成人心理障碍理论:自体障碍/4科胡特的心理治疗作用理论:调动自体客体移情/5对比自体心理学、结构模型以及客体关系理论/6自恋型人格障碍:科胡特与科恩伯格/8自体心理学对心理动力学治疗的影响/40自体的其他概念: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家们的贡献/41对自体的研究:普通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贡献/44精神分析心理模型中的自体/45本章总结与核心维度表/46第五部分整合与应用/49第1章朝向整合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51真的有统一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吗/5为什么不同的模型是有用的、重要的/55生物学心理模型的重要性/58整合的风险:给精神分析师们的提醒/59总结/61
内容简介:本书全面易懂地介绍了自弗洛伊德以来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发展的历史,内容涵盖了现代精神分析思想所有的主要分支,如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人际精神分析等,对各学派的缘起、流变作了清晰的阐述。
作者简介:斯蒂芬·A.米切尔(-),美国现代精神分析领域中的一位重要学者。曾任威廉·阿兰森·怀特研究所精神分析培训和督导师,纽约大学心理治疗与精神分析博士后项目的培训教授。
玛格丽特·J.布莱克,斯蒂芬·A.米切尔的妻子,现任美国国家心理治疗研究所的委员会主任暨继续教育部主任。
目录:致谢前言第一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经典精神分析传统第二章自我心理学第三章沙利文与人际精神分析第四章梅兰妮·克莱因与当代克莱因学派理论第五章英国客体关系学派:费尔贝恩与温尼科特第六章认同与自体的心理学:埃里克·埃里克森与海因兹·科胡特第七章当代弗洛伊德主义修正者:奥托·柯恩伯格、罗伊·沙弗、汉斯·洛伊沃尔德与雅克·拉康第八章理论上的争议第九章技术上的争议注释参考文献人名索引主题索引
内容简介:将拉康的思想重新放入它所萌发的场域,追溯他如何让弗洛伊德的精华摆脱奥斯维辛之后被压抑、模糊和稀释的命运……并最终构建出一个晦涩又透彻的思想体系。
本书详述了法国0世纪的精神分析大师、哲学家、思想家的雅克·拉康混乱、固执而传奇的一生,作者以史为线呈现拉康非正统的、错综复杂的学术理念和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影响历程,描绘出法国0世纪最重要的有群知识分子互动和私人生活。
他渴望进入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却被“逐出教门”;创办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学派,又亲手终结了它;渴望得到祖父和父亲的赏识,却选择出走;渴望可控的爱情,又去追求得不到的女人;渴望获得弗洛伊德的认同,但却多次与之擦肩而过;与梅洛-庞蒂、列维-斯特劳斯的友谊和纷争,与巴塔耶妻子西尔维娅之间的爱恋,对科耶夫的推崇,对波伏娃的决绝,对萨特态度大转变……
拉康一生的经历、他的学术思想和他所处时代的历史语境形成了奇妙的纽结。
作者简介: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élisabethRoudinesco,—)法国思想家、精神分析师、巴黎七大的历史研究学者。曾先后师从德勒兹、德赛都、福柯等学者,并于年加入拉康创办的巴黎弗洛伊德学派,成为拉康核心圈子的成员之一。卢迪内斯库曾参与撰写鸿篇巨制《法国精神分析学史》(HistoiredelapsychanalyseenFrance),为弗洛伊德和拉康这两位精神分析大师写过传记,并在01年获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年荣获法国“十二月奖”,其作品被翻译成0多种语言。此外,她也为自由报和法国世界报撰稿,被法国知识分子界称为部分思想家神庙的守护者。年申请加入法兰西学术院,但几天后又撤回申请。
目录:推荐序/i前言/vii第一部分父亲形象第1章制醋商人/00第章病房里的侧面像/第章精神病学导师/04第二部分疯女人第4章玛格丽特的故事/05第5章妄想狂的颂词/第6章阅读斯宾诺莎/第7章帕潘姐妹/第三部分成人第8章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第9章法西斯主义:维也纳史诗的终结/09第10章哲学学派:亚历山大·柯瓦雷及其他/第11章马里昂巴德/第四部分家庭史第1章乔治·巴塔耶及其同伴/15第1章吕西安·费弗尔和爱德华·皮雄/
第五部分战争与和平第14章马赛、维希、巴黎/第15章对人类自由的思考/第16章双重生活/第17章与梅兰妮·克莱因的失之交臂/1第六部分思想体系的要素第18章治疗的理论:亲属结构/第19章向马丁·海德格尔致敬/4第0章交织的命运:雅克·拉康和弗朗索瓦兹·多尔多/57第1章《会饮篇》与风暴/70第章结构与父姓/88第七部分权力与荣耀第章与路易·阿尔都塞的对话/5第4章“我以此创立……”:康德和萨德/4第5章《文集》:一名编辑的肖像画/55第6章革命:让-保罗·萨特和雅克·拉康,交替的同辈/69第八部分寻找绝对第7章东方的渴望和丧亲之痛/91
第8章数素与波罗米结/98第9章回到零的精神分析/48第0章法老的坟墓/第九部分遗产第1章“研讨班”系列的历史/第章弗洛伊德的法国:当前状态/致谢/附录缩写/尾注/拉康作品目录/56附件/61家谱/名词索引/概念索引/译后记/
内容简介:《拉康选集》是拉康对其代表作品的选编,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拉康主要的理论学说,也可以感受到其文字的隐晦艰涩。
《拉康选集》出版后被译成英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等多国文字,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巨大影响。中文版最早由上海三联书店于年出版,断版已久,此次重版对译文进行了修订。
本书汇集了拉康一生最主要的学术研究论文,涉及精神分析领域的方方面面,其每一篇论文的发表,不仅在法国,乃至在英美学界都引起极大的震动和反响。
拉康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法兰西化,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伊德的学说,其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mirror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
拉康在精神分析学史上第一个给予这门学科以哲学根基,他的思想渗入到哲学、文学评论、语言分析等邻近学科。法国作为欧洲精神分析的主战场,拉康的学说,无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欧洲学人。
作者简介:雅克·拉康(JacquesLacan,1—),法国著名的作家、医生、学者、精神分析学家,被誉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之一,是“法国的弗洛伊德”。
译者褚孝泉,年出生,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7年毕业于法国普罗旺斯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语言学、语言学思想史、符号学等。在国内外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
目录:译者前言1卷首导言1关于《被窃的信》的研讨会1关于我的经历54超越“现实原则”6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精神分析经验所揭示的一个阶段8精神分析中的侵凌性91精神分析学在犯罪学中的功能的理论导论谈心理因果14逻辑时间及预期确定性的肯定——一种新的诡辩就转移作的发言05终于谈到了主体17精神分析学中的言语和语言的作用和领域6典型疗法的变体1弗洛伊德事务或在精神分析学中回归弗洛伊德的意义54无意识中文字的动因或自弗洛伊德以来的理性90论精神错乱的一切可能疗法的一个先决问题48治疗的方向和它的力量的原则48男根的意义主体的倾覆和在弗洛伊德无意识中的欲望的辩证法译名对照表拉康著作表拉康生平年表
内容简介:本书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的经典之作,由三篇论文构成,在年夏便已完成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出版。直至年,三篇论文才陆续公开发表。
在这部作品中,弗洛伊德通过对摩西传说的深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摩西是埃及人,他传给犹太人的宗教是从埃及带去的。弗洛伊德先从语言方面论述“摩西”是个埃及词汇,进而推测摩西是个埃及人。随后,弗洛伊德从神话的模式展开叙述,结合他本人所擅长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犹太教的起源做了推论。文中逻辑环环相扣,让人信服。
此书是毕生坚持无神论的弗洛伊德对犹太宗教起源问题的一次开创性的探索,作为他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他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最后一次贡献。
作者简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目录:第一篇摩西,一个埃及人第二篇如果摩西是个埃及人第三篇摩西,他的人民和一神教
内容简介:
欧文·亚隆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作!当名医遇到哲学超人,演绎出心理咨询的诞生过程初级心理咨询师推荐必读书目!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
主角:
尼采,著名的哲学家及诗人,其著名的“超人哲学”备受争议。
布雷尔,19世纪末欧洲最负盛名的医生,弗洛伊德的导师。
主要配角: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曾与布雷尔合著《歇斯底里症研究》。莎乐美,一位才华洋溢的文学女性,也是一名职业的精神分析学家。贝莎,心理学史上著名的“安娜·欧事件”的原型人物。这是一本经典的心理推理小说,书中人物多来自真实的历史,作者假托19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尼采和布雷尔,基于史实将两人合理虚构联结成医生与病人,开启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
故事开始于身陷对病人肉欲幻想而无法自拔的名医布雷尔,突然被陌生女子莎乐美邀约咖啡馆。大胆美丽的莎乐美到底会提出什么请求?
布雷尔表面上和谐的婚姻生活与正值*的事业能否持续下去?
他能否从令人备受折磨的幻想中解脱?
尼采的生命困境又是什么?他与布雷尔医生怎样联结在一起?
究竟谁是病人?谁是医生?
如诗般的语言,理性缜密的思辩,情节充满悬疑,高潮迭起,结局却出人意料……
作者简介:
欧文·亚隆,当今世界上最著名、著作流传最广、最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大师之一,被评为美国至今健在的三位最重要的心理治疗学家之一,是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权威、精神医学大师、存在主义治疗三大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许多著作不仅给心理治疗师带来启发,也深得普通读者的喜爱,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发行。其作品多次荣获欧美小说和非小说类奖项,其中《当尼采哭泣》就曾荣获包括年“TheCommonwealthClub”小说类金牌奖在内的多项奖项,被翻译成4种语言,出现在许多*畅销书榜单上,销量超过00万册,并在年被拍成同名电影。
目录:
导 读 当名医遇见超人第一章圣萨尔瓦多的钟声打断了约瑟夫·布雷尔的沉思……第二章四个星期后,在位于贝克街7号的办公室内,布雷尔坐在他的书桌前面……第三章从窗边回过身,布雷尔甩甩头,好把路·莎乐美赶出脑海……第四章两星期之后,布雷尔身着白色医师袍,坐在办公室里,读一封路·莎乐美的来信……第五章90分钟以来,两位男士交谈着。布雷尔坐在高背皮椅中,飞快地做着笔记……第六章“请提出你的问题吧,尼采教授,”布雷尔说,悠闲地坐回他的椅子……第七章隔天凌晨点钟,布雷尔再度感觉他脚下的地面在液化。在试图找到贝莎……第八章清晨时光在布雷尔家中是一成不变的。街角的面包师傅在6点钟送来刚出炉的帝王面包卷……第九章不过,没有一件事得以解决。尼采闭着眼睛,坐在那儿待了很长时间。然后……第十章布雷尔在门关上时并没有动,在贝克太太匆匆忙忙跑进来时,依旧动也不动……第十一章那天晚上,布雷尔躺在床上,依然想着王后起手布局以及麦克斯对美丽女子……第十二章星期一早上,尼采来到布雷尔的办公室。仔细研读了布雷尔逐项列举的账单……第十三章那天以后,当他们搭乘马车前往医疗中心的途中,布雷尔提出了保密的问题……第十四章尼采的确准备充分。隔天早上,等布雷尔一结束检查,尼采就接管了一切……第十五章在他们第一次聚会之后,布雷尔只在尼采身上花了几分钟的公务时间,他在……第十六章作为一位医术卓越的开业医生,布雷尔通常以床边医院探访……第十七章劳森医疗中心很少谈起穆勒先生,布雷尔医生在1号房的那位病人……第十八章对路·莎乐美的造访想得越多,布雷尔就越生气。不是生她的气,而是……第十九章“我们没有做到任何事情,弗里德里希,我变得更糟了……第二十章隔天早上布雷尔进入尼采房间的时候,依然穿着他皮毛衬里的大衣……第二十一章放走鸽子,几乎就像告别家庭一样困难。在他打开铁丝网的门……第二十二章麦克斯是对的,是停下来的时间了。即使如此,星期一早上走进1号房宣布自己……后记
导读
当名医遇见超人
易之新
有个嘲笑心理学的老笑话,也可以套用在精神分析或哲学上面:“所谓心理学,就是用艰深晦涩的说法,来解释生活中简单的道理。”本书作者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深谙存在主义哲学的欧文·亚隆(IrvinD.Yalom)刚好相反,他极力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来说明心理治疗与存在哲学的观念与历程,让人了解原来这些观念和历程都是每个人生命的焦点、生活的重心,是值得关切、追寻的“终身大事”。他传达的方式之一就是写心理治疗小说。
亚隆继承新弗洛伊德学派(neo-freudism)大师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StackSullivan)的理论,沙利文提出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理论,亚隆将其发扬光大,成为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当代权威。亚隆的心理治疗背景还融合了存在心理治疗(existentialpsychotherapy),罗洛·梅(RolloMay)是在美国将存在议题与心理学结合起来的第一人,而存在心理学与人本心理学之间也有密切的关联。亚隆精于人际心理治疗和存在心理治疗,在美国西岸斯坦福大学细心耕耘数十年,早已是美国当代精神医学的大师级人物。除了关于团体心理治疗和存在心理治疗的数本经典教科书以外,他还写了多本心理治疗小说,将他最关心的存在问题和关系议题融入情节动人的小说,其文风向来着重以平易近人的语言阐释佶屈聱牙的专业观念和用语,就如本书,在曲折的情节和行云流水的对话与反思中,自然地深谈许多“存在”和“关系”的问题,确实令人感受到这些主题在真实人生中的分量。本书也一如作者许多其他著作一样,名列小说畅销书榜。
至于书中主角尼采、布雷尔,配角弗洛伊德、路·莎乐美、安娜·欧(贝莎·帕朋罕)等人物在真实生活中的历史背景,作者在后记中均有注记,笔者在此不再赘言。
关于这本小说,从情节来看,是一篇高潮迭起的心理推理小说。作者假托19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存在主义大师尼采和医学大师布雷尔,透过史料和名著中呈现的真实历史、思维观念和人格特质,将两人联结成医生与病人,开启了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疗法”。故事开始于身陷对病人肉欲幻想而无法自拔的名医布雷尔,在善于撩拨男性的路·莎乐美的引诱下,试图治疗根本不愿接受帮助的哲学大师尼采的“绝望”,并以奇特的诱饵劝服尼采接受治疗,却面临自己的“绝望”,于是历经一场不知谁是病人、谁是医生的心理治疗,在治疗可能随时胎死腹中的情形下,经过几许峰回路转,面临高处不胜寒的疑虑,最后两人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得以超越自己的人生困境。
从形式来说,故事在诉说心理治疗(谈话疗法)的源起与形貌,是虚拟的源起加上真实的形貌。在文中,以生动的故事不着痕迹地描述各种心理学派的理念与治疗技巧,包括催眠、行为疗法、完形疗法,等等,当然了,着墨最多的就是书中配角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与其后衍生发展的动力心理治疗,以及作者专精的存在心理治疗。从书中的论点来看,作者也是一位不囿于特定心理学派,只要是有效的做法,就雍容接纳的实践者,但仍不脱离人本学者的立场,深深质疑行为学派中“人”的观点。
从内容来说,本书探讨的话题涵盖面很广,你可以看到中年危机、女性意识、婚姻问题、操纵与索求、情绪勒索、自我探索、现实问题等话题,以及歇斯底里症、强迫性思想、偏头痛、焦虑等病征的描述。可是,这些话题都不脱离主轴:存在(existence)的问题,可说是哲学和心理学对存在的探索,亦可说是血肉生活中所需要面对的存在问题,也就是人生的四大终极关怀(ultimateconcerns):死亡、自由(包括意志的选择和因自由而有的责任)、孤独、人生的意义(或无意义)。书中这四个主题不断浮现,或是在各种身体、心理、人际、环境问题的背后现身,或是隐身在梦境、幻想之中,令人于天地间无所逃遁。文中生活优裕却恐惧年华老去、怀疑整个人生的名医布雷尔,如何从控制不住的色欲幻想和婚姻风暴中走出来呢?拥有卓越理性的超人尼采,身陷激烈的情绪与恶性偏头痛,不得自由,他又如何超越而出,继续走先知的道路呢?读者与其把字字珠玑的对话看成真理的陈述,还不如看成缜密的思辨与人性的探索,可以引发人与自我的对话,一探真实而可贵的自己。
从过程而言,本书呈现出治疗师与被治疗者在心理治疗进行时,彼此的关系对治疗的影响以及自我探索与助人探索的心路历程。在治疗关系中,到底是受病人影响,仍感自我怀疑的治疗师,还是充满真理权威的导师,能有较深刻的治疗呢?治疗师和病人必须“真诚”以对,治疗才能有真实的进展吗?博览理论、娴熟技巧,却不肯、不敢面对自我内在的治疗师,能不能帮助病人探索自我呢?书中的治疗过程,一如真实的人生,呈现出“关系”与“情感转移”的问题在心理治疗与自我探索时的关键角色。布雷尔与贝莎·帕朋罕到底是男女关系、父女关系,还是母子关系呢?布雷尔与尼采是在什么关系下,才使尼采能勇于面对自己的残缺呢?对“背叛”深恶痛绝,因此不相信人而感到孤独的尼采,又为什么接纳坦然说出自己背叛尼采过程的布雷尔呢?这些耐人寻味的“关系”与“探索”,只有请读者亲自品尝和咀嚼了。
假托历史名人所呈现的种种问题以及超越的过程,其实反映的是世间的人性与生活,故事虽然精彩,但不难在生活中似曾相识,主角虽然特别,却不是人性的异数。当名医遇见超人,所发生的事情,和你我这些凡夫俗子相遇所发生的事情,其实是大同小异的。
作者简介:
荣格,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对现代心理学甚至东西方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所开创的分析心理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大量的心理学家以荣格分析师的名义开展工作,许多专家致力于研究他的思想、理论和生平。荣格的字词联想实验依然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式,他所提出的分析师必须接受分析和督导才能进行分析实践,和面对面分析的设置等,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临床心理学。荣格与弗洛伊德共同开创了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范式,共同建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荣格担任主席;设立第一份国际精神分析杂志,荣格担任主编;医院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代精神分析师实习的地方,由他担任负责人和督导师。国际心理分析协会也是在荣格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的。荣格提出的有“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著有《无意识心理学》《心理类型》《集体无意识原型》《心理学与文学》等。
编者简介:
索努?沙姆达萨尼,资深荣格学者,致力于荣格及其理论研究,推动荣格所有著作的编辑出版,现就职于伦敦大学学院(UCL)人文艺术学院,任心理学历史研究中心和健康人文中心主任,被誉为“除荣格之外最了解荣格的人”。
索努教授自7年开始阅读《红书》,年被荣格家族基金会委任负责编辑《红书》,到年将《红书》出版,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在这1年中,索努教授的足迹遍布荣格曾经去过的每一个地方,广泛且深入地调查研究荣格所有的经历,熟读荣格的作品,全身心地投入到《红书》的编译中,最终使这部作品得以出版。如果没有他,《红书》将不会出版。
00年,索努与斯蒂芬?马丁共同创立了腓利门基金会,专门致力于整理和出版荣格的所有著作(包括大量未曾面世的手稿和信札)。索努作为腓利门基金会的总编辑,主动承担起荣格的《红书》与《黑书》的编译工作,并深入探索荣格完成这些作品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将荣格的思想置于整个19世纪到0世纪的历史过渡进程中,同时又全面地将心理学的发展和历史的发展相结合,从而建构出完整的现代心理学史。
内容简介:
心理学自开创以来,从来没有哪一本书像《红书》这样,从开始写作到出版面世,历经如此漫长的岁月和波折。也很少有著作像《红书》一样,在未曾出版之前,就对0世纪的社会和思想史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红书》可以被视为荣格的私人日记,记录了他在4~年间的“自我实验”,荣格曾为它花费16年时间精心雕琢,将它视为自己后期著作的核心与关键来源。在此之后,他却又令人费解地突然中断了继续写作,将之束之高阁。直到荣格去世后几十年,荣格继承人协会才授权委托资深荣格学者索努?沙姆达萨尼教授进行编辑、翻译、出版。索努教授为《红书》耗费了1年的心血,才终于使得它面世出版。这本充满神秘色彩的“时光之书”,为充分理解荣格的作品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它打开了一扇独一无二的窗口,让世人可以看到荣格是如何在他生命中的特殊时期修复了他的灵魂,继续研究心理学,从而成为一代大师。不论是它在荣格一生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还是作为一件艺术品,《红书》的出版都堪称一个里程碑。
国内首次授权出版,市面上仅有的一字未删的原版作品。
资深荣格学者呕心沥血1年考证解读,撰写近0万字导读及全书注解,帮助读者精确理解荣格思想。
领略荣格瑰丽奇绝的想象,驾驭文字在神话世界和梦境中遨游。
欣赏荣格天赋异禀的艺术才华,近距离观摩荣格令人叹为观止的绘画和书法。
援请专业荣格学者精心翻译中文,呈现能够让人读得懂的荣格。
装帧制作精良,全彩四色精装,双封套,四版随机封面,另附赠四张精致明信片,奉献极致阅读体验。
目录:●前言●致谢●导读:新书—荣格之《红书》●中译者按●英译者按●编者按第一卷序 言 来者的路第一章 重新找回灵魂第二章 灵魂与神第三章 灵魂的恩宠第四章 沙漠+沙漠中的经历第五章 未来的地狱之旅第六章 精神的分裂第七章 谋杀英雄第八章 神的孕育第九章 神秘?遭遇第十章 引导第十一章 终解第二卷序 言 犯错者的意象第一章 红人第二章 森林中的城堡第三章 卑微的人第四章 隐士?逝去I第五章 逝去II第六章 死亡第七章 早期神庙的遗迹第八章 第一天第九章 第二天第十章 咒语第十一章 蛋的打开第十二章 地狱第十三章 献祭性的谋杀第十四章 圣愚第十五章 第二夜第十六章 第三夜第十七章 第四夜第十八章 三个预言第十九章 魔法的礼物第二十章 十字架的道路第二十一章 魔法师●审视●后记●附录A●附录B●附录C
内容简介: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对现代心理学甚至东西方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所开创的分析心理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荣格与弗洛伊德共同开创了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范式,共同建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由荣格担任主席;设立第一份国际精神分析杂志,由荣格担任主编;医院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代精神分析师实习的地方,他所提出的分析师必须接受分析和督导才能进行分析实践,以及面对面分析的设置等观点,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临床心理学。
当荣格还在誊抄和绘制《红书》的时候,他在年用英语展开了一系列的讲座。荣格在这部讲座集中对自己的思想和理论的来源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阐述了他的博士论文内容以及他的表妹的故事,同时他还指出了自己和弗洛伊德之间的差异。通过引用《红书》中的内容,他将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发展与个人的经历结合在一起,完整地呈现出分析心理学的起点和基础。而这些讲座是在他创作《红书》的后期进行的,此前荣格没有公开讲过这些内容,之后荣格也没有再如此系统地谈过。书中还包含大量荣格与自己早期的学生进行的互动,通过解答第一代分析师在讲座中的提问,荣格将自己的思想起源公开地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
本书曾在9年出版,但没有得到广泛的理解。年《红书》的出版使这部作品有了新的意义,资深荣格学者索努·沙姆达萨尼认为本书在荣格所有作品中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于01年将本书重新修订并编辑出版。本书可以被视为《红书》的姊妹篇,对于理解分析心理学提供了重要的入门辅助材料和理论研究资料,独一无二,非常珍贵。
目录:
01版腓利门系列丛书前言:索努·沙姆达萨尼导读(01年版)索努·沙姆达萨尼导读(9版)威廉·麦圭尔致谢讲座的成员缩写表序言:卡莉·F.德·安古洛/ 第1讲/ 第讲/ 第讲01/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9讲/ 第10讲/ 第11讲/ 第1讲/ 第1讲15/ 第14讲1/ 第15讲17/ 第16讲索引/.通用索引/.案例/19.梦、幻想和幻象/.引用和讨论的荣格作品年代表/荣格作品全集/
经典课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西方政治史上最重要的5本书,都在这里了《马勇·中华文明通史》徐贲:读懂文艺复兴,从但丁到莎士比亚
西南联大的国文课本为何让人念念不忘?5倍人生·戴锦华大师电影课许子东《0世纪中国小说讲》0世纪十位最重要思想家的10种远见如何理解日本之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