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护理 >> 施宇心港究竟什么是人格分裂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人格分裂,也或多或少从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有了自己的认识,大多都体现为内心里有很多个不同的人格,有的时候不同的人格会跳出来支配身体。那么在心理学研究中,人格分裂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又有什么临床表现,又是什么引起的呢?让施宇心港带你了解”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在医学上称为”解离性身份疾患“,或”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种,常与思觉失调症搞混,较早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版本将其命名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PersonalityDisorder,MPD),後来改名为解离性身患(DissociativeIdentity份疾Disorder,DID),多重人格即具有超过一个人格存在(若只有两个则称为“双重人格”),就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著好几个灵魂」。其临床症状特点和病程经过与创伤体验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见急性应激反应及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通过变换环境、支援性心理治疗及镇静安眠治疗,效果较好。
那么人格分裂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通常来讲,人格出现分裂大多是因为人的自我保护,当一个人没有良好的认知教育,而发生被自己的身份无法解决的问题困扰,不得不做出改变时。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就会生效。
举个例子,当一个孩子从小被教育绝对不可以打架,如果打架的话,就会被所有人讨厌。这个认知深深的埋藏在孩子心中,当这个孩子将来被欺负,又没有人可以求助,他渴望一个”哥哥“可以帮他打跑那些欺负他的坏孩子,而又不会违反他从小的不能打架的认知。这时候便很可能会有一个勇于破坏规则,无法无天但是绝对不会被人欺凌的”哥哥“的人格出现。又比如当他从小被教育,必须做一个稳重,文艺的人,但是却发现,周围的所有人都欣赏豪放粗旷的人。但是他从小的教育让他无法接受自己变成那样,在反复的煎熬下只好分裂出一个那样的人格来代替他。
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从小生活在矛盾之中,也很容易造成精神与人格分裂。比如这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反复问:“你到底是喜欢妈妈还是喜欢爸爸啊?”并且当孩子回答一方时,另一方会对孩子施加惩罚。这个时候孩子会真的开始想,我是不是不应该喜欢妈妈(爸爸),而应该喜欢另一方呢?而下一次,天真的孩子选择了另一方,迎来的却是又一顿打骂。孩子也很容易产生人格的分裂。
典型的人格分裂案例:
《告诉我你的梦(TellMeYourDreams)》:西德尼谢尔顿小说,讲述了一个在幼年经受父亲的强暴后,不堪精神重负而人格分裂为一个普通人(本我),一个开朗,另一个抑郁的女性的故事。
《24重人格》:心理学著作,纪实书,作者自己就是人格分裂患者,后来为了解自己就读了心理学博士。他每天会拿一本很大的笔记本,然后把24个人一一请出来交谈。
《人格裂变的姑娘》作者:F·R·施赖勃[美],描述过多重人格的小说。中国引入的第一部关于人格分裂的小说。属于心理学著作。
《亲亲亲吻鱼》:一部很好看的小说,书中的女主角鱼可沁就是典型的人格分裂症患者,她因为无法忘记小时候因为自己的自私“害死”自己的双胞胎姐姐的事实(姐姐其实没死后来又出现在她的生活中)而患上了人格分裂症。
《恐怖宠物店》:动漫的女2号——朱香·润丽·华南(红龙),三世与雷欧的孩子,拥有三重性格的龙,这是因为在出生前被不同的人抚养过。朱香代表三世、润丽代表不小心被三世送错到客人家的小孩、华南代表雷欧。
《喜欢就是喜欢》中的羽柴空与藤守直因在童年惨遭虐待,而产生第二人格,最终,也因自我意念而驱使第二人格的离开。
《病院惊魂》6个人都是艾莉丝精神分裂出来的,但是分裂出来的人合伙杀死了爱丽丝本来的人格。医生杀掉了那些人,还原了艾莉丝本人。但是结局最后,分裂出来的克里斯丁又杀了艾莉丝占领了这个身体。
《双面小辣椒》讲述的是一个有双重人格的女高中生的漫画故事,主体是一个胆小懦弱的女生,叫做阳阳,但客体则是一个暴力、霸气、性格张扬的女生,叫做奈奈。每当主体遇到麻烦时,客体都会出来解决,不过手段就暴力了一点,最后主体接受了客体的存在,总之是算个皆大欢喜的故事。
《白金数据》:东野圭吾著。主人公神乐龙平是DNA科学家,利用DNA数据库帮助政府寻找罪犯。被人故意催眠将主次人格对调,作为科学家的主人格其实是次人格。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一路与保工街路口中海寰宇天下假日酒店旁
-
(崔老师)
(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