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爆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是青少年期和中青年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又分为主动型人格障碍和被动型人格障碍。

主动型人格障碍常表现为:

1、情绪易躁易怒,存在没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

2、性情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

3、冲动的动机构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

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以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责或罪恶感;

5、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法偏向。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则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偏向。这类人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内心却充满着敌意和攻击性。

病例

1、不尊重父母的待业青年

葛×,男,23岁,高中文化,待业。患者上有一姐、自幼跟外地的奶奶生活,6岁回京上学时方回到父母身旁。小学学习成绩好。平素寡言少语,同学关系好。父母对患者学习要求较高,初中2年级时因父亲劝其学习与父争吵,尔后常常言语顶撞父亲。待业经常因细故骂父母“废物”,“老不死的”。

19岁一次父子吵架后患者动手打父亲,尔后常常动辄打父亲,开始是争吵后再打,渐发展为稍不如意就动手打人。几近每天要打父母一次。平常对父母讲话不是命令指责便是漫骂。此种情形在入院前半年尤重。父母(主要是父亲)被打后只能忍气吞声,从不敢追究患者,更不敢对其批评、指责。入

院前两个月患者父亲一直住在自己单位不敢归家。患者虽在家里很凶。但在外从不与人打架,乃至很少与人争吵,当临时工时与工友能保持较好的人际关系,患者被骗住院后精神检查未见精神病性症状。对医务人员有礼貌。对父母骗其住院愤愤不平。对打父母绝不反悔。认为自己没病。“该住院的是他(指父亲)!”“为何两个人打架把我一人关在精神病院里?”

2、孤僻的杀人者

患者牛某,25岁,因杀人而蹲监狱。下面是牛某的经历:

虽然当牛某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但是他一般说来还是有一个愉快的初期童年。一天,当11岁的牛某正坐在卧室里玩游戏时门铃响了。当他起身去开门时,他妈妈大声告知他不要开门。作为那个年龄孩子的典型,他把妈妈的话当作一种挑战接受了并打开了门。他的妈妈的男朋友(情夫)走了进来,当他妈妈从厨房里出来时,她的情夫取出手枪打死了她。在以后的几年里,他哥哥和姐姐常常对他说:“你就是妈妈的死因。”牛某也日趋变得退隐了。

除在体育活动时之外,牛某的同伴都躲避他。在体育活动时,由于他纵情地玩,所以他很出色。同伴们都知道虽然他很快就会理解他们挖苦人的话,但是如果他终究产生反应的话,那将是带有一种危险的暴怒。他在学习的作业愈来愈低劣而且有些老师认为他的智力落后。夏季,一个宁静的下午,当时他18岁,他站在市商业区的交叉道中间用手枪开火打死了一个人并打伤了几个人。当他把子弹打完后,他还在不断地扣扳机直到他被抑制住为止。

在监狱里,虽然牛某在其他方面很亲切并且抱合作态度,但是由于他偶尔向别的犯人发火,所以很多时间他都是被孤独地关禁闭。

3、1句不合砍妻子

患者,男,30岁,农民。家中兄弟4人,排行老四,从小就得到祖父祖母的宠爱,父母亲的厚爱,家中好吃的都要先让他吃,姐姐,哥哥遇事都让他三分,因而培养他骄横跋扈,简直是家中的皇帝,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发起脾气来敢放火烧房子,谁也不敢招惹他。

长大后在媒人的搓合下,同邻村的1女人结婚,婚后从没有给妻子甚么恩爱之情,性情凶暴,稍不如意就对妻子非打即哭,打起人来从不知深浅,乃至有时拿刀动杖。有一次只为了一句话没说好,生气,就用切菜刀把妻子头部砍伤。他这样莫明其妙地发脾气,一年不知有多少次,其妻痛苦不堪,只好与其离婚。

诊断分析

三位患者的病发缘由虽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属于主动冲动性人格障碍。主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和前面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很是类似,但二者仍有所区分,主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行动以自控能力低下为特点,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则以情感和意志行动诸方面的缺点为特点。

通知:年7月考试延后到9月17号一起考继续报名中……11月国考继续报名中......考试科目有: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社会工作者,礼仪主持人,艺术化妆师,创业咨询师,育婴师,幼儿园院长证,育婴师等多个科目高过班开始报名了有需要的小火伴赶忙联系高老师报名,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16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