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精神分析取向系列项目—核心理论与实践技能(第二届)

张海音、张天布,李晓驷、郝滨四位老师联袂主讲

    

尊敬的同道,您好!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奥地利医学家S.弗洛伊德创建的治疗神经症的一种方法,自诞生之日起以其笃定的临床实践和不断加深细化的理论发展,现已成为影响力最大的心理治疗学派之一。

由张海音、张天布、郝滨三位老师联袂主讲的“北京精神分析取向系列目—核心理论与实践技能(首届)”受到参加者的广泛好评。现应广大同行需求,为普及精神分析理论及技能,提高心理卫生同道专业水平,“北京精神分析取向系列项目—核心理论与实践技能(第二届)”,将于年3月10日在北京开班,本届将由张海音、张天布,李晓驷、郝滨四位老师联袂主讲,诚邀您的加入。

      项目简介:

(一)本项目共计八大模块

既全面系统,又注重实用。

1,核心理论2,评估诊断3,临床实践4,个人成长

5,特色专题6,专业伦理7,职业发展8,技能训练

(二)本项目共计六次集训:

既有利于连续学习,也可以选择单次主题学习。

集中培训六次,每次3天,18天系统课程,两到三个月一次集训;

首次集训年3月10日至12日,预计年12月份完成。

(三)项目师资:

张海音、张天布、李晓驷、郝滨四位老师轮流主讲。

四位老师各自奉献专长:既有轮流主讲,又有联合案例督导。既有经典理论,又有特色专题。后续有神秘嘉宾,奉献晚间公开讲座。

          

授课专家简介:

    

张海音教授近年来从事强迫症、焦虑症、心理创伤、心理治疗、职业场所心理健康等方向的治疗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出版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为我国心理治疗及咨询专业的发展做出了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

作为第一位在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发表论文的中国大陆治疗师,张天布老师与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国际促进中国精神分析发展协会等专业学术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并多次应邀历届中国精神分析年会和第21届IFP世界心理治疗大会等国际会议上,组织和主持佛学与精神分析方面的分会场,为精神分析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以及佛家哲学在心理治疗应用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李晓驷教授从事精神卫生临床工作30余年,曾在德国进修精神医学。他是国内最早接受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培训者之一,并长期担任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员。李晓驷教授擅长系统心理治疗,尤其擅长精神分析和梦的解析。他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专业论文余篇,参与著书10余部,并主持多项科研课题,为我国心理治疗及咨询专业的发展做出了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

郝滨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以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精神分析四大主流视角综合理解来访者,累计精神分析取向的临床实践约00余小时。郝滨老师在从业期间重视个人成长,长期接受国际精神分析组织专业会员的个人分析,已经接受个人分析0余小时,至今依然持续。郝滨老师现已经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多个城市开展心理咨询的培训与教学工作,并出版专著一本,撰写论文十余篇,并受邀在多个国际学术会上进行专业交流,拥有丰厚的专业底蕴和教学经验。

四位老师分别来自国内心理治疗与咨询三个重点区域(医院心理科、医院心理科、社会机构)助您在职业生涯中,全方位总括不同区域的专业优势。

      

本届课程内容:

      

张海音老师主讲内容:

客体关系理论:克莱因、温尼科特、费尔贝恩、马勒等人的理论概念;

客体关系发展心理学:早年的心理成长与母亲的应对,冲突三角与人物三角;

客体关系临床应用:分离个体化、投射性认同、抱持与容器;治疗关系与专业伦理;案例督导。

张天布老师主讲内容:

防御机制;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性心理发展;俄底浦斯三角;精神分析视角下的个案概念化:三轴诊断;自杀的精神动力学;健康的自恋和病态的自恋;佛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成为自己与放下自己--精神分析与佛学的对照;禅宗与精神动力学治疗的结合--公案与话头;案例督导。

李晓驷老师主讲内容:

分离转换障碍的诊断;分离转换障碍的精神动力学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躯体形式障碍的精神动力学治疗;精神分析的梦工作原理;精神分析的释梦技能;案例督导。

郝滨老师主讲内容:

心智模型:精神层次与人格结构;驱力的种类与临床表达;自我本能与性本能;生本能与死本能;焦虑的种类与作用;冲突理论;

精神分析的工作方式与作用机制:精神分析表达性治疗:操作模式与主要技术;精神分析支持性治疗:治疗师任务与联合治疗;治疗同盟;移情反移情的识别及处理;

整合的客体关系理论:整合的发展理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治疗;心理师的职业风险防范;案例督导。

          

课程安排:

1,每天上课时间安排:

上午

理论:9:00-10:20课间休息:10:20-10:40案例督导:10:40-12:00

下午

理论:14:00-15:20课间休息:15:20-15:40案例督导:15:40-17:00

2,各次集训安排

集训次数

授课主题

第一次集训

张天布、郝滨

年3月10日至12日

心智模型:精神层次与人格结构(郝滨)

驱力的种类与临床表达(郝滨)

自我本能与性本能(郝滨)

生本能与死本能(郝滨)

焦虑的种类与作用(郝滨)

心理冲突与症状形成(郝滨)

防御机制(张天布)

性心理发展(张天布)

俄底浦斯三角(张天布)

案例督导(张天布、郝滨)

第二次集训

张海音、郝滨

年4月14日至16日

客体关系理论:克莱因、温尼科特、费尔贝恩、马勒等人的理论概念(张海音)

客体关系发展心理学:早年的心理成长与母亲的应对,冲突三角与人物三角(张海音)

客体关系临床应用:分离个体化、投射性认同、抱持与容器(张海音)

治疗关系与专业伦理(张海音)

联合案例督导(张海音、郝滨)

第三次集训

年6月16日至18日

张天布、郝滨

精神分析的工作方式与作用机制(郝滨)

精神分析表达性治疗:操作模式与主要技术(郝滨)

精神分析支持性治疗:治疗师任务与联合治疗(郝滨)

治疗同盟(郝滨)

移情反移情的识别及处理(郝滨)

三轴诊断(张天布)

自杀的精神动力学(张天布)

健康的自恋和病态的自恋(张天布)

案例督导(张天布、郝滨)

第四次集训

年8月25至27日

李晓驷、郝滨

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精神分析取向治疗(郝滨)

复杂性创伤的精神动力学治疗(郝滨)

分离转换障碍的诊断和精神动力学治疗(李晓驷)

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和精神动力学治疗(李晓驷)

精神分析的梦工作原理(李晓驷)

精神分析的释梦技能(李晓驷)

案例督导(李晓驷、郝滨)

第五次集训

郝滨

年10月27至29日

整合的客体关系理论(郝滨)

整合的发展理论(郝滨)

精神病性人格结构(郝滨)

边缘性人格结构(郝滨)

神经症性人格结构(郝滨)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郝滨)

自恋障碍(郝滨)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治疗(郝滨)

案例督导(郝滨)

第六次集训

张天布、郝滨

年12月1至3日

心理师的职业风险防范(郝滨)

防止替代性创伤的技能训练(郝滨)

佛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张天布)

成为自己与放下自己--精神分析与佛学的对照(张天布)

禅宗与精神动力学治疗的结合--公案与话头(张天布)

联合案例督导(张天布、郝滨)

注:课程内容、师资及开课时间可能依据情况有所调整。

      

培训对象及报名方式:

          

1、培训对象:

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及有志于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者。

2、学员甄选:

即日起接受报名,限招30人,额满为止。(本项目老学员复训不占用名额)

须提交电子版《报名表》一份(报名表见附件,或长按本







































鼻净粉鼻炎患者的福音一次治愈
行业动态创意农业引领传统农业转型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186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