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美国两位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M﹒Friedman)与罗森曼(R﹒H﹒Rosenmon)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负责维修病人候诊室里沙发与椅子的人员告诉他,这些沙发和椅子只是坐面前沿部分严重损坏。似乎这些病人都只坐沙发与椅子的前边缘。这一现象促使弗里德曼怀疑这些心脏病患者的总体行为可能有些特异之处,继而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弗里德曼由此提出:A型人格与冠心病之间关系密切,他随后还提出B型人格。这是人类首次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验证了人格特点与心身疾病之间的关系。

心身医学的研究已表明,许多生理疾病都有相应的人格特征模式,这种人格特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生成、促进、催化的作用。

例如,偏头痛患者多有刻板、好胜、嫉妒心强、刻意追求完善的人格特征,具有矛盾、强迫性、吝啬、听话、抑郁特征的人容易得结肠炎、胃溃疡等疾病。而哮喘患者多有过分依赖、幼稚、暗示性很高等人格特征。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它在心理上的作用类似于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人格问题或人格障碍就像是源自身体外部的损伤,它不知不觉地侵入到我们的人格系统,从而削弱了系统的正常功能。正如我们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决定了身体素质的强弱一样,我们的人格系统也决定了我们的心身是否健康。弗里德曼总结的A型人格主要特征:性情急躁,缺乏耐性。他们的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冠心病。总结起来,A型人格集中体现两大心理行为特征:过强的时间意识和过强的竞争意识。当然,A型人格只是可能更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因为疾病的发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A型人格的人,其生活状态类似于“深海鱼”,长期的高压环境导致个体的精神作出无意识的被迫的适应——以改变自身人格特征从而适应高压环境,来避免体会到压力过大带来的焦虑感。但是心理超速并不意味着身体同样可以接受这种状态,这就类似于计算机长期高负荷运转,即使表面看来一切正常,实际对于“硬件”损害极大。美国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一次纵向调查表明,在位患有冠心病的男性病人中,A型人格的人数是B型人格人数的两倍多。善于自我调节的B型人格:B型人格与A型人格相反,属于一种舒缓的、善于自我调节的人格特点。B型人格表现:性情,不愠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认为没有必要表现或讨论自己的成就和业绩,除非环境要求如此,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比A型人好,他们属于比较平凡之人。对冠心病的调查表明,B型人格只占患者的三分之一。关于A型和B型人格的概念,本身并不具备价值观上的判断。A、B型人格特点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结论,主要来自临床的相关研究。此外,研究者们还取得了不少实验性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能较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心身疾病与人格之间的关系。首先,A、B型人格特点对相应的疾病来说只是一个促进因素,而非决定因素,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具有A型人格的人都会患上心血管疾病。人的身体存在一个先天的遗传素质,大多数人都可能表现为某个器官或系统(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相对于其他器官或系统来说其先天功能弱些,这就是遗传素质。其次,后天的环境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比如有些人虽然易怒,但是他善于控制自己的脾气,总是能及时调节过来,那么对他的身体健康就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若此人不善于调节,他不仅当时愤怒,事后仍然愤怒,而且越想越愤怒,那么他的循环系统承受的高负荷就不是一段时间的事,而是长时间的事。如果再加上素有好与人争斗的人格特点(A型人格),那么他可能三天两头地处在愤怒的状态,整个过程就像弹簧被过度拉开之后无法恢复一样,这样就会出现循环系统的功能紊乱,而这正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特征。不管是哪种人格类型,都不要太极端,解除精神压力的秘诀,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头脑之中,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如何认识和应对困境、挫折和各种变化。如果能够学会运用弹性思维,化逆境为顺境、变挫折为动力、化不和为友情,就能为自己创造一个积极、有序、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经验的累积,使得我们对人、对事的看法也会由年轻时的不成熟、冲动、易怒慢慢转化为理性的换位思考。希望朋友们都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好地认识自己,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之舟。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编:吉峰、白波]









































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早期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05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