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常识 >> 心辰网父母需谨记别把自己的问题传给
记得有次聊起老公吃饭慢的习惯,他说,从小他就习惯了一家人在吃饭时一起聊天,爸爸妈妈会聊聊白天的事,也会听他讲学校里发生了什么,饭桌上总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对他而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家庭时刻,也是必不可少的家庭生活。
老公还说,他记得周末或放假时,一家人要么出去玩,要么就一起坐在床上打牌,输了的人还会互相在脸上贴纸条。想一想这种嘻嘻哈哈亲密无间的场面,我就羡慕得要死。
我也回忆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记性太差,竟然搜索不出这种温馨的小细节。在我印象里,一家人很少有一起出去玩的欢笑。记忆最深的是一个节日,屋外是噼噼啪啪热闹绚烂的烟花,屋里是家人各自在各自房间看书,我突然想起这个节日竟是国庆中秋重叠,刚要跑去告诉妈妈,想了想又觉得意味索然,还是继续看书了。整个家继续被一种冷清的氛围笼罩。
至于晚饭,也不会聊得热火朝天。自己或学校的事我说得很少,因为要么总觉得一说话就会被驳斥,要么说两句就觉得妈妈没什么反应,好像不感兴趣,就不想再说什么了。对,从小到大无论在小家庭还是在重男轻女的大家庭里,这种“你说的话无关紧要,你这个人也无关紧要”的感觉始终存在。
以至于我带娃回家,偶然间看到一家人都围着另一个小朋友转,娃自己在沙发上悄悄玩没有人理的时候,难过的感觉无以复加。
除了难过,还有生气。自己身上发生的怎么可能再让孩子经历一遍?!可能因为这种心理,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甚至更早,我就坚持甚至有点执拗地,要给她完全的爱,尽我的全力,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快乐。
读《theroadlesstravelled》这本书时,更坚定了这种想法。书中提到一类有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人,他们“总是急于被爱,而没有多余的能力去爱。他们就像饿坏了的人,四处讨要食物,却没有食物能给别人。他们内心空落落的,就像有个无底洞,总希望能被填满,但永远都填不满。他们永远没有‘满足感’,也永远没有‘完整感’。”
因为缺乏完整性,他们没有真正的自我意识,而是仅仅依靠与别人的关系来界定自己。对于那些总是渴望别人来爱和照顾自己的人,“要保证自己被爱的唯一方法是,成为一个值得别人爱的人。但如果你把被别人爱作为主要的人生目标,你就无法成为一个值得别人爱的人。”
被动依赖性人格的根源就是缺乏爱。他们内在空虚感的直接原因是,父母没能满足他们童年间对爱、注意力和照顾的需要。持续得到爱和照顾的孩子会坚信他们是可爱的、有价值的,也深信只要能保持真实的自我,就可以一直被爱、被照顾。而在缺乏爱和照顾的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就没有这种内在的安全感。他们会觉得“我得到的不够”,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可爱和有价值。所以他们会随时随地寻找爱和别人的注意力,一旦找到了,就会紧紧抓住,变得爱操控别人。
被动依赖型人格的人不愿或不能延迟满足感。他们没有对自己的责任感,而将别人或甚至自己的孩子视作幸福和满足感的源泉。他们不幸福和不满足时,会觉得这是别人的责任。于是他们总是生气,因为在现实中,别人无法永远满足他们的需求或“让”他们快乐起来,所以他们总是对别人很失望。
“依赖别人是最坏的。如果你指望靠另一个人来让自己快乐起来,你就总是难免失望。”
记忆中,妈妈就总是在生气或者随时可能生气。我知道她的不容易,婚姻一直不幸福,离婚后一个人带孩子,比别人要辛苦很多倍。回溯起来,她也成长在一个缺少爱和关怀,母亲非常强势的环境里,但我不希望这样的循环延续到下一代。我希望孩子在完整的家庭中长大,希望她能听到、看到和相信,爸爸妈妈有多爱她。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对妈妈说:“你不开心就离婚呗,再找一个人嘛。”妈妈惊奇于我的懂事,但我清楚地记得,我说这句话是为了讨好她,让她高兴。我从小就是一个不提要求不要零食,会压抑自己、取悦他人的人。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这样。
我不想让孩子在缺乏爱、注意力和照顾的环境下长大,因为这样的人可能穷尽一生都很难真正快乐。于是娃很小的时候,我会满足她所有的需求,因为她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的,也是建立安全感的基础。一岁半前,我从没对她不耐烦过;第一个叛逆期到来后,虽然越来越难控制自己的脾气,但也会刻意提醒自己,要完全接纳和理解她隐藏的需求,安抚和引导她的情绪。
尽管每个人的脾气都印刻在遗传基因里,很容易就延续上一代人粗糙的处事方式,可能某天突然发现,“我怎么越来越像我妈了?”但很多事还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去克服和修正。因为不这样的话,孩子早晚也会继续这一路径。
一到周末,我们会带着孩子到处游走,在草坪上、大海边晒太阳、玩沙子的“家庭日”每周必不可少。这不是刻意的坚持,对我们而言,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但我心里或许也有期待,想让这些瞬间自然而然地印刻进孩子的性情中,让她感受到天地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也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持续、温柔的守护和陪伴。
每当我看着老公给娃讲故事,和她一起大笑,用天底下最温柔的语气跟她说话,早早地就为她以后嫁人而难过和不舍;每当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坐在饭桌前,在家里跑跑跳跳打打闹闹,玩着各种小游戏时,我都会觉得,天啊我可从没想过能有这种家庭生活。还真是幸运。
而这很大程度上,应该要感谢我老公。他是我最羡慕的那一种人:有深切的爱的能力。有的人总是在等待爱的一场大雨,而他自己就是一场大雨。我想,这是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因为只有自爱,才有自律和自重,才有可能实现更多自我价值,也有可能真诚深切地去爱另一个人。
我想让孩子在他那样的家庭中成长,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
文章来源:网络文/Annie文章内容略有删节
扩展阅读:
《换一个角度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阅读文章,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0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