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常识 >> 我这辈子最爱的人是我自己丨自恋型人格揭秘
那耳喀索斯的美貌让全希腊的女性为之倾倒,但他对所有前来求爱的女人都无动于衷。后来掌管赫利孔山的仙女厄科也被他的美貌迷住,陷入对他的爱情无法自拔。那耳喀索斯对厄科的求爱也同样加以拒绝,导致厄科伤心而死,只留下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厄科的名字?χ?意为回声)。被他拒绝的女子们都要求复仇女神涅墨西斯惩罚那耳喀索斯。涅墨西斯同意了她们的请求。一次那耳喀索斯打猎归来时,在池水中看见了自己俊美的脸。他于是爱上了自己的倒影,无法从池塘边离开,终于憔悴而死。这样就实现了提瑞西阿斯在他幼年时所作出的预言。在那耳喀索斯死去的地方生出了一株水仙花。后来,心理学家把自爱成疾的这种病症,称为自恋症(Narcissis),近水仙花(Narcissus)。自恋的概念就来源于这个故事。
维基百科对于自恋的解释如下:
自恋(英语:narcissism),形容自我陶醉的行为或习惯,可被视为是一种性格,或是一种集体行为造成的现象。自恋者的定义和归类比较复杂。在临床心理学中,则对病理性的自恋有相对清晰的诊断标准和定义,临床心理学家把他们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类人群大概占总人群的1%。但是,在社会/人格心理学中,自恋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是可以在普通人群中被测量的,有自恋特质的人被称为拥有“自恋型人格特质”。也就是,你我等健康的正常人都可能拥有自恋特质,只是程度轻重不同。不过,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拥有自恋型人格障碍以及有明显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个体。
1关于自恋型人格及其障碍“自恋”型人格,是指个体需要不断从外部获得认可来维持自尊的一种人格特质。自恋型个体十分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时常感到自己因名不符实而招人厌恶。最明显的两大特质是:1.对自己高度 自恋是个相当广泛的基本病理,自恋性、边缘性、分裂性、癔症性、强迫性、双向性、抑郁性、精神病等人格障碍和疾病里均可见自恋的障碍。2、假性自恋(神经症性自恋): 在某些神经症人群中也可见到明显的自恋性障碍,这被称之为假性自恋。Akhtar()认为:假性自恋者童年时无严重的创伤性经历,不同于自恋性人格,他们表现了一种成功的个体分离的过程,较重的内化了的冲突,较好的超我整合,统一的认同感,压抑作为主要的防御,具有深层客体关系的能力。3、自恋型人格的特征: a.无所不能 b.对赞美成瘾 c.较好的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甚至在公众场所在较好的人格评价 d.亲密关系的困难 e.高智能或漂亮的外貌4、DSM--5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一种需要赞美的,包括幻想和行为上漫延的无所不能模式。缺乏共情的能力。开始于成年的早期,并一直持续到目前。且符合下面五条以及五条以上标准: ①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比如:夸大成就和天赋,在没有相应的成就下,期待被看作最优秀的。 ②被无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 ③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相信自己仅能被其它同样特别的或高地位的人理解,或应该被联想到与上述的人为一类。 ④要求过度的赞美。 ⑤有种特权者的感觉,比如,无由的期待特殊的好的对待或他人对他或她的期待自动的顺从。 ⑥是人际间的冒险者,比如,攫取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⑦缺乏共情的能力,无欲望去认识或认同其它人的情感和需要。 ⑧常常嫉妒他人或相信其它人嫉妒自己。⑨表现一种高傲自大的形为或态度。
2自恋型人格障碍-成因关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成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患者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体上,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恋性人格障碍者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客体”,通俗地说,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在早年的经历中体验过人际关系上的创伤,如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对其态度过于粗暴或过于溺爱等等。有这样一些经历,使得患者觉得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应当的。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的。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同时养育者如果是情绪经常有问题的,则早期也同时会把自己的自恋失败的暴怒反映出来,而在与婴儿的互动中之间内化到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所以在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著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观点:转变的内化作用。长期如此,则对于婴儿成人时候的人际感情能力直接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影响了婴儿今后发展中的内部期待的基础。
3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一)系统分析病理性无所不能:对自恋型人格的分析式心理治疗最重要的是系统地分析患者病态的无所不能。它弥散在分析过程的移情中。分析师应对这种弥散的无所不能加以治疗性利用。以避免治疗场合出现dissociated(分离),repressed(压抑)或projected(投射)的紧急状况,这种状况将不利于病态的无所不能以及最原始的客体关系的展现。在分析场所被激活的病态无所不能给人一种距离和情感上的空白感。在这种难以捕捉但作为一种“正常”的恶性呈现,或在患者与分析师之间“真实”的人际关系中。在患者这方,被激活的病态的理想化的自身,投射到分析师身上。搬运(convey)来一种印象,在这间房里只有一个理想的无所不能的人和一个影子式的,赞美的补充物。在病人和分析师之间,时常角色颠倒,这一点,是这种自恋移情的基本表达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分析师必须清楚,患者这种无所不能的机制是患者试图去再设计分析师以适合自己的需要,此时,分析师必须给病人聪明,博学的印象,以致于病人感觉到自己是和最优秀的治疗师在一起。在随后的治疗中,分析师必须不要太显聪明,以免引起病人的嫉妒和怨恨,必须表现得与病人一样聪明,即不比你好,避免引起嫉妒,也不能比病人差。避免让患者觉得自我贬值,以致导致完全崩溃的局面。分析师系统地分析这种移情的属性,也要满足一些病人对赞美、再次证实自己无所不能的需要。这种无所不能特征性地引起愤怒、生气或对分析师本身和分析师的评价突然地贬值。但对移情属性的分析更重要于后者。当病人感受到来自分析师真正的理解和帮助时,一个重要的特征会出现在分析场所中。这种来自分析师的理解和帮助痛苦地带领患者觉醒到分析师的自治和独立的功能。分析师要忍受、宽容这段时期出现的生气和贬值,分析师对这种原因的解释要逐渐地进行,要允许病人去整合正性和负性移情,整合理想、信任和生气、轻蔑、偏执的不信任。(二)继发性特征性防御a.As.if特征阻抗这里不是指好像人格,但有些自恋人格患者有时表现得好象演戏,有时,他们可能去模仿“完美的被分析者”,搬运来过去的一些被欣赏的思想和戏剧性的发现。他们学习去“完美地联想”,包括欣赏的从情感到思想、从现在到过去、从幻想到现实。但在治疗中,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他们与分析师的情感关系是失败的。这是典型的“好像”特征。这种偏执恐惧的是,当不演戏时,将会面对由分析师的解释所须面对的关键性冲突,激活的焦虑和痛苦可能会导致这种行为功能探险的开始。b.偏执性显微精神病连续剧:这种情况见于当自恋的阻抗被修通时,也可见于其它种类的心理病理。当坚实的投射机制被分析时,病人尝试着防御,以抗拒他经历的不可忍受的内疚情感。病人表现出一种遭受了分析师攻击的感觉。反复说明,分析师在对他撒谎、欺骗他、背叛他,想让他们痛苦从他或她身上获得施虐的快乐。象这类问题有可能被一个保证来解决,甚至,这种保证比真正的修通更重要。病人深层的对分析师无用的定论被压抑,或从其它移情发展中分离,折衷的方法可短暂地支持病人的安全和自尊,但它基本上导致这种偏执连续剧的复活,病人对分析师是坏的评论一场接一场逐渐积蓄。一般来说会导致巨大的“见诸行动(actingout)”,治疗突然的崩溃,或人为的终止治疗。病人坚持,他从没有相信过分析师,终止治疗是从一个危险的敌人那儿逃跑。这是一个令人痛苦的治疗失败的场面。因为分析似乎正走在治愈这种严重人格障碍的路上。这种特征性的阻抗带来分析过程的中断和僵持,kernberg认为这类病人也许不能被分析。c.继发性获益这与神经症的症状性继发性获益很难区别。如果病人所处的是个自恋的环境,许多种严重人格障碍的适应部份提高了病人的功能因而也减少了他改变的动机。经典的例子是当病人处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时,而某些自恋习性又可使他她们获益,这将使治疗在这个时期的预后不好。然而,象这些病人在中年期,或当自恋性的赞美癖下降时,预后较好。 d.特征性的自恋某些自恋病人的病态的无所不能被原始的攻击性所浸润,他们的施虐是种自我协调。对这些病人,分析的场合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它能消除改变的需要,它导致治疗的停滞。分析师如对病人持有不受虐的共情,并对现实进行严厉的限制,这种限制不带有见诸行动的反移情的态度,可能对这些特征性阻抗的治疗结果带来决定性的影响。e.特征性防御(严重的抑制:迟钝的人格)有些自恋的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给人一种什么都懂的感觉。但与这些病人的接触,总使人感觉到情感的缺乏。与他们的交流感受不到情感的沟通。给人一种迟钝,木然的感觉。临床中,他们甚至也没有明显的自恋特征的显示。虽然搬运来一个对治疗的假性适应态度,这些与他们外在“僵硬”生活相对应。他们体验分析仅仅作为一次受教育的机会,但并无深层动力性的潜意思冲动的体验。最好的治疗是让这些病人进一步的暴露,这样的一些病人常常会误诊。(三)进一步的治疗:a.让病人在与分析师的关系中,内化并变更客体关系;
b.重建依赖;
c.允许病人再现自身(self)的移情,宽容攻击,以及攻击后的内疚感;
d.分析正性、负性移情,整合部分客体和完全客体关系同时导致自身好和坏客体的整合。
(四)支持性心理治疗
在整个治疗中,支持性心理治疗都是必要的。当病人体验创伤性经历、或原始的攻击性、内疚感、防御被分析时,都需要给予支持。(五)总的治疗态度:共情(empathy) a.靠近病人的人格; b.谦逊的态度; c.与病人一起体验; d.对病人的情感保持心理学上的敏感,对病人的行为保持临床上的机警; e.对自己的反移情保持敏锐的洞察力。-THEEND-在社会工作,遇见未知的自己!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是多少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