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常识 >> 克恩伯格Kernberg论人格
本文根据克恩伯格近期发表在《人格障碍》杂志的文章WHATISPERSONALITY?编译,感谢杨立华老师提供原文。
克恩伯格首先对人格进行了定义,他认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主观体验与行为模式整体的动态整合。包括(1)意识的,具象的,习惯性的行为,自我的体验以及围绕在世界、意识的明确的精神思考,以及习惯性的欲望和恐惧。以及(2)无意识的行为模式、体验与观点,以及内在状态。
克恩伯格在对人格的研究和形成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之后,认为作为保护组织的人格之构成要素有是:气质、客体关系、性格、身份、伦理价值系统、与认知能力(智力)。
气质
气质是人格结构构成的基础,代表了有机体,特别是精神运动、认知和情感反应的常规心理反应。情感反应是有机体的心理运作的基本反应,在构成的主动机系统中,涉及个人对环境的方面积极的,有益的,或是消极的,厌恶的情感状态的反映,尤其是极端情绪状态下的活化。在讨论了战斗-逃跑的神经和生物系统的运作机制之后,作者说,早期发展中相关的依恋-分离的恐慌系统,促使婴儿寻找母亲的胸部以及和母亲的身体接触,这代表了与重要他人(客体关系)建立关系的原型。这个系统决定了内化表征的建立,以二元的形式与母亲互动建立。情感记忆单元在确定的范围内由自我表征和“客体”的表征构成,并支配着积极或消极的主要情感。
性格与自我同一性
这些内在的情感记忆的痕迹构成了与重要他人关系的内部表征的构建模块。重复的激活既非常愉快又非常不愉快的和潜在的创伤性情感体验,决定了接近或逃离一个客体的主要动机。相对于当代依恋理论,就是内化的分裂的“理想化”和“迫害”的内部客体客体关系的组织结构。由于内化了重要他人的这种关系表征,行为的内部模式也就来自于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并在动态整合中最终形成性格特征。同一性和性格特征互惠的表达了精神生活的组织。
同时,性格特征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有时是用来反对性格特征中冲动行为的表达。防御的性格特点是刚性的,并被习惯性的激活,无论其是否是某一点的适应性指征。人格特征的僵化是人格障碍的特点。总之,防御性性格可能是抑制性的,夸张的,或“反向形成”。
当三元关系出现在自我和客体的二元关系之中时,导致了婴儿关于性、侵略和依赖的重大冲突。这种三位一体的关系,有助于自我和重要他人在人际关系和内化的内在客体关系的评估。
正常认同与认同混乱
性格的动态组织的主要面向形成了认同,主要的发展过程从2~3岁到儿童后期主要发展阶段,接下来就是青春期。形成整合的自我表征。
防止压倒一切的恐惧的,原始的心理防护机制,导致了上述的分裂组织的防御的维持。这些原始的防御,可以在有严重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行为表现中看到。
整合过程的失败,加上持久性的缺乏自我与重要他人的整合构成了身份的混乱,理想化与迫害的永久分裂经验的建立,干扰了自我与重要他人的概念的整合。在混乱的模式中,很多不安全的情绪,快速在自我评估和自我白癜风专科诊疗医院郑州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