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常识 >> 女记者因未婚夫情变自杀,伤不起的冲动陷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北京某媒体记者丹丹,因未婚夫出轨轻生。与抑郁症患者“想好了去死”不同,她的自杀更像是冲动型。怎样才能避免“冲动的惩罚”?
记者/陈振宇(三级心理咨询师)
图文编辑/孙燕燕新媒体编辑/陈炫之
这两天,一个不幸的消息传遍了朋友圈:北京某媒体女记者丹丹,在朋友圈和微博发布未婚夫婚前出轨的消息,表达轻生念头。11月27日凌晨,丹丹在朋友圈里做了最后一次更新,她哀怨地说道,“今生今世你欠我一份情和一个已经承诺好的未来。”之后,她在安徽合肥的11楼婚房跳楼自尽。
▲丹丹在朋友圈里做了最后一次更新
29岁的年纪,未来还有多少美好人生,但却这样不告而别,相信很多人都为丹丹的冲动感到惋惜。而因为冲动而结束自己生命的例子,却不止丹丹一个。今年7月,就曾有媒体曝出江西吉安县一名超市收银员,与顾客发生纠纷之后被对方连续打三个耳光后自杀。这些例子让人不禁发出疑问:人在受打击的时候,真的如此脆弱吗?看似不必要的自杀行为,背后都有哪些动机呢?我们又应该怎样避免“冲动的惩罚呢”?
并不是所有自杀行为都伴随着抑郁
说到自杀,我们第一时间很容易想到抑郁症。这也不奇怪,我们之前接触的多起名人自杀的报道,几乎都因为抑郁症,比如前段时间演员乔任梁去世的新闻,就让大众对抑郁症引起了更多重视。不过,虽然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最大原因,但自杀和抑郁症是不能划等号的。
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认为,自杀包括精神障碍性自杀和冲动性自杀,前者一般患有长期的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体会不到快乐,进而发展到通过自杀来解决问题。而冲动性自杀的人往往本身并没有身心疾病,是在遭遇一些负面事件后出现悲观、压抑、狂躁等情绪后无限放大,最后采取了极端的自杀行为来发泄和解脱。
从表现形式来看,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通常有比较明显的征兆,可能会有“不想活了”之类的轻生表现和念头,对于自杀有着较为周密的准备,思维也比较清楚、理性,通常表现为“想好了去死”。而冲动性自杀的人,通常是因为强烈的刺激之后的心理反弹而走向极端,这时候人一般处于应激状态,判断能力、自控能力都有所下降,如果自杀者有幸获救,事后大多会有后悔意愿,所以他们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一时冲动”。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年自杀行为的报告(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在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变快的今天,因为抑郁症导致的自杀的确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但是冲动性自杀作为自古以来一直都潜藏在人们心中的“小魔鬼”,也同样是不能忽视的。
回顾丹丹自杀事件的前因后果,目前没有任何报道称她曾出现过抑郁情绪甚至抑郁症,而未婚夫变心又是一个极为强烈的刺激,所以她更有可能是在身心健康的情况下,由于精神承受了巨大的冲击,一时想不开而造成的冲动性自杀。
当然,精神障碍性自杀和冲动性自杀之间并没有清晰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人平时总是深陷情绪低落的泥潭中无法脱身,甚至已经患上了典型的抑郁症,在受到心理的刺激之后,更容易想不开而走向极端。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年自杀行为的报告(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特定人群,更容易陷入“冲动”
根据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与中国疾控中心等多家单位对自杀未遂人员的联合调查来看,冲动性自杀和非冲动性自杀的人群有着明显的区别。多数冲动性自杀者年纪较轻,是在抑郁程度较低、生活质量较高的情况下,遇到强烈而短暂的负面事件后自杀,求死意愿不强;而非冲动性自杀者往往抑郁情绪较重,有负面事件长期对其造成影响,生活质量相对较低。
袁勇贵指出,相对来说,青少年和女性在自杀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更高。青少年人群的心理不及成年人成熟,生活缺乏明确的目标,易出现低落情绪,面对学业压力、情感伤害和家庭矛盾时又欠缺较成熟的情绪调节能力,容易一时想不开做出不理智行为。
女性与男性相比,情感上更为脆弱,不管是在面对情感伤害还是人生大起大落时,她们的承受和调整能力多相对较差。同时,女性的情绪还受到生理周期的影响,在月经期、怀孕后、更年期情绪波动大,这几个时期发生的自杀事件也较多。另外,农村地区的自杀率也比较高,这与农村居民接触农药、水源的机会多有关,因此喝农药自杀、投河自杀等多见。
当然,每个人的性格有差异,对负面事件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毛洪京认为,通常个性偏执、追求完美、性情急躁的人,压力来临时会容易急躁,相反,稳重自信,自控能力较好的人,心理缓冲机制就比较好,当压力作用在他身上时,反应不会那么大,行为也更温和些。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年自杀行为的报告(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另外,生活中还有一些人,情绪起伏往往非常大,稍微遇到刺激就会做出过激反应,情绪来了不计后果,甚至会以付出性命为代价,比如自虐、自杀。这种的行为,就不是情绪化那么简单了,而是一种心理疾病,它被称为:边缘人格障碍。这样的人通常特别害怕被抛弃,总是以牺牲自己的极端行为来换取和他人的亲密感,但因为情绪波动过大又很难让他人接受,所以往往容易和自己亲密的人陷入“亲密-疏离”的怪圈中,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对症下药,才能避开“冲动陷阱”
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和身边的亲朋友好友避开“冲动陷阱”呢?
首先,要排除自己是否有抑郁症。目前,抑郁症仍然是自杀的首要原因,从目前国内各项研究数据来看,国内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达到了惊人的10%-15%。只要一个人长期处于抑郁的状态,就随时有可能产生自杀的意愿。如果自己有长期抑郁的症状或者已经确定患有抑郁症,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可能拥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群,也应该去相对应的机构进行检测,并且进行相关治疗。虽然在自杀方面,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向来习惯于喊“狼来了”,但其自杀的风险确实存在,而且成功率并不低。
而如果自己或者家人、朋友比普通人更为情绪化,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可以在平时做很多预防工作。从刚才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冲动性自杀的人一般生活质量较高,抑郁程度低,求死的意愿相对较低。只要在关键时刻能够阻止那“临门一脚”,就很有可能将其拉回正常的生活轨道当中。
①首先,我们要在很多渠道上尽量断绝“容易”的自杀方式,比如不让过于情绪化的人过多接触农药、安眠药、高楼、河边等环境。
②科学认识自己的情绪问题,建立相对稳定的世界观,家长和教育机构尤其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努力培养与指导。而如果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家人、朋友情绪平时起伏较大,或者有负面情绪并且持续超过一周或在两周内重复出现,应该引起重视,提前进行预防。可以向相关心理咨询机构咨询,或进行相关自测(如文末《情绪稳定量表》),如果得分超过警戒值,建议求助心理医生。
③平时可以建立起相对融洽的社会关系,努力结交一些亲朋好友,在明确个人边界的情况下学会向好友寻求情感支持。在情况起伏非常大的情况时,应该向信任的人,最好是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袒露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不要选择独立承担负面情绪。
④给遭受重大打击的好友进行鼓励的时候,切勿使用“激将法”,去刺激对方的感情。比如“你去死啊,我谅你也不敢”之类的话,这会让对方感觉你在忽视他,只会适得其反。
冲动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在受到重大打击、理性放松警惕的时候,它有可能会占据我们的心灵。但是无论如何,它最终应该回到理性的控制之下。买醉一场也好,消费一番也罢,但总归不能到了放弃生命的地步。逝者已矣,但愿更多的小伙伴们能做到“适度冲动”、“理性疯狂”。
TIPS:情绪稳定性测验量表1.看到自己最近一次拍摄的照片,你有何想法?
A觉得不称心B觉得很好C觉得可以
2.你是否想到若干年后有什么使自己极为不安的事?
A经常想到B从来没想到C偶而想到
3.你是否被朋友、同事、同学起过绰号、挖苦过?
A这是常有的事B从来没有C偶尔有过
4.你上床以后,是否经常再起来一次,看看门窗是否关好?
A经常如此B从不如此C偶尔如此
5.你对与你关系最密切的人是否满意?
A不满意B非常满意C基本满意
6.你在半夜的时候,是否经常觉得有什么值得害怕的事?
A经常B从来没有C极少有这种情况
7.你是否经常梦见什么可怕的事而惊醒?
A经常B没有C极少
8.你是否曾经多次做同一个梦的情况?
A有B没有C记不清
9.有没有一种食物使你吃后呕吐?
A有B没有C记不清
10.除去看见的世界外,你心理有没有另一种世界?
A有B没有C记不清
11.你心里是否时常觉得你不是现在的父母所生?
A时常B没有C偶尔有
12.你是否曾经觉得有一个人爱你或尊敬你?
A.是B否C说不清
13.你是否常常觉得你的家庭对你不好,但是你又确知他们的确对你好?
A是B否C偶尔
14.你是否觉得没有人十分了解你?
A是B否C偶尔
15.你在早晨起来的时候最经常的感觉是什么?
A秋雨霏霏或枯叶遍地B秋高气爽或艳阳天C不清楚
16.你在高处的时候,是否觉得站不稳?
A是B否C有时是这样
17.你平时是否觉得自己很强健?
A是B否C不清楚
18.你是否一回家就立刻把门关上?
A是B否C不清楚
19.你坐在小房间里把门关上后,是否觉得心理不安?
A是B否C偶尔是
20.当一件事需要你做决定时,你是否觉得很难?
A是B否C偶尔是
21.你是否常常用抛硬币、玩纸牌、抽签之类的游戏来测凶吉?
A是B否C偶尔
22.你是否常常因为碰到东西而跌到?
A是B否C偶尔
23.你是否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入睡,或醒的比你希望的早一个小时?
A经常这样B从不这样C偶尔这样
24.你是否经常看到、听到或感觉到别人觉察不到的东西?
A经常这样B从不这样C偶尔这样
25.你是否觉得自己有超越常人的能力?
A是B否C不清楚
26.你是否曾经觉得因有人跟你走而心理不安?
A是B否C不清楚
27.你是否觉得有人在注意你的言行?
A是B否C不清楚
28.当你一个人走夜路时,是否觉得前面潜藏着危险?
A是B否C偶尔
29.你对别人自杀有什么想法?
A可以理解B不可思议C不清楚
评分标准:
以上各题的答案,选A得2分,选B得0分,选C得1分。
请将你的得分统计一下,算出总分。得分越少,说明你的情绪越佳,反之越差。
总分0—20分,表明你情绪稳定,自信心强,具有较强的美感、道德感和理智感。你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能理解周围人们的心情,顾全大局。你一定是个性爽朗、受人欢迎得人。
总分21—40分,说明你情绪基本稳定,但较为深沉,对事情的考虑过于冷静,处世淡漠消极,不善于发挥自己的个性。你的自信心受到压抑,办事热情忽高忽低,瞻前顾后,踌躇不前。
总分在41分以上,说明你的情绪极不稳定,日常烦恼太多,使自己的心情处于紧张和矛盾中。
如果你得分在50分以上,则是一种危险信号,你务必请心理医生进一步诊断。
(PS:检测结果仅供参考,不代表临床依据,如需进行专业检查,请咨询相关专业机构。)
参考资料:李献云等.冲动性与非冲动性自杀未遂的比较.中国精神疾病杂志
(本文由北京科技报全媒体中心采编制作,转载授权请给“科通社”留言申请同意,违者必究)
赞赏你觉得小编记者不容易,就打个赏吧!
点击下面图片,了解详情↓↓↓
分享获25元知识红包
下载“科学加”客户端,阅读和搜索更多精彩内容
白娘子飞起来为何一只手前摆?来看一本正经的解释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使用抗生素五大误区,整个疗程“药不能停”
广州老人被螃蟹夹伤不治身亡,“食肉菌”不是真的会吃肉
有疑问或寻求帮助,快加入"科学来帮忙"群!
科学通讯社(科通社scipress)
提供每日新鲜科学与生活资讯
组织各类有趣活动
主办:北京科技报社
北科传媒
中科白癜风白癜风医院